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安財險)被罰202萬元!
8月2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眾安財險因網絡宣傳、未按規定使用保險費率以及提供虛假材料的問題被處罰。但是,記者發現,眾安財險旗下仍存在表述不規范的產品。
追責眾安財險“四宗罪”
從處罰書來看,眾安財險因存在在自營網絡、第三方網絡平臺宣傳銷售頁面欺騙投保人,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準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編制或者提供虛假報告、報表、文件、資料的問題被處罰的四個問題被給予處罰。
首先是宣傳銷售用于上存在的問題。眾安財險在自營網絡平臺——官網和眾安保險APP銷售的“尊享e生醫療險2017”“尊享e生旗艦版”“女性尊享百萬意外險”等5種產品的宣傳銷售用語與條款或事實不符。在第三方網絡平臺,眾安財險銷售的“重疾險”“600萬醫療保障”的宣傳銷售用語與事實不符。
而在保險費率的規定外,2017年8月18日至2018年10月31日,眾安財險在某APP司機端銷售“拉活寶”車主保障計劃,使用重大疾病保險條款(A款)、個人重大疾病保險條款和個人輕癥疾病保險條款,突破對應保險費率表上下限收取保費。2018年11月9日至12月22日,眾安財險在某APP乘客端銷售重疾保障計劃,使用重大疾病保險條款(A款)、個人重大疾病保險條款也犯了同樣的問題。
此外,眾安財險向原中國保監會報送的2017年個人醫療保險理賠數據中,存在以業務結案時間代替賠款指令發出時間,拒賠案件作正常給付、協議給付案件處理,結案賠款金額為0的問題。眾安財險存在將2018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部分拒賠案件作正常給付或部分給付案件處理,結案賠款金額為0的問題。
旗下產品仍存在表述不規范現象
針對8月2日銀保監會下發大額罰單事件,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表示,監管檢查中發現的公司2018年前后業務中的相關問題,公司上下高度重視,已全面完成了整改工作。
目前,奧一新聞記者在眾安財險的官網和app上都已經查看不到被處罰的“尊享e生醫療險2017”“尊享e生旗艦版”“女性尊享百萬意外險”幾款產品,幾款產品的相關介紹文章也已下架。
但是,記者在瀏覽眾安財險的其他保險產品時,卻發現仍存在表述不規范的現象。眾安財險的官網展示的一款“尊享e生爸媽版”產品,宣傳頁面出現了“續保年齡最高可至105歲”。
圖:眾安財險“尊享e生”爸媽版宣傳頁面
按照此前銀保監會下發的關于短期健康險的規定,條款中不得包含“本產品可續保至××周歲”“續保時最高年齡可至××周歲”等類似表述。同時,在其產品保險條款中,“續保”一欄寫到,“保險人不會因為某一被保險人的健康狀況變化或歷史理賠情況而拒絕該被保險人的續保申請。在眾安重疾險(多次賠付版)同樣有表述“保險人不會因為某一被保險人的健康狀況變化而單獨調整該被保險人的續保費率。”而按照規定,條款不得包含“您重新投保時,我們不會因為被保險人的健康狀況變化或者理賠情況而拒絕您的投保申請”等類似表述
圖:“尊享e生爸媽版”產品條款續保表述
在女性高發疾病保險產品條款表述里,其條款的續保要求提及,“本合同期滿15日內,經投保人申請,保險人簽發保單,且投保人按約定繳清保險費,則視同為續保;若在保險期合同期滿15日后,申請投保本保險,則視為重新投保。”但是,按照短期健康險的規定,要求條款中不得包含“續保時保費交納寬限期為60天”等類似表述;條款中不得包含其他容易讓消費者混淆長期健康保險和短期健康保險的表述。
作為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財險因互聯網健康險被熟知。在2015年百萬醫療險萌芽之際,眾安保險推國內百萬醫療險雛形產品“尊享無憂”,此后眾安保險的“尊享e生”、重疾險等多款產品帶動了眾安保險在健康險領域的高收入增長。從其2020年的年報來看,作為核心業務之一的“健康生態”為眾安財險實現總保費66億元,占比其全年總保費收入約40%。
銀保監會:持續加大產品核查力度
而就在上周五,平安人壽、人保健康、泰康人壽等15家人身險企才因產品條款表述、費率厘定等問題被點名通報。
銀保監會指出,部分保險公司對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監管規定理解不充分、執行不徹底,存在產品開發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如,三峽人壽、和諧健康報送的4款短期健康保險、弘康人壽報送的某醫療意外保險,條款中關于不保證續保的表述不符合監管規定,存在較為嚴重的誤導隱患。
近幾年,短期健康險發展迅速,尤其是百萬醫療持續火熱,根據眾安聯合艾瑞調查研究顯示,2019年中國百萬醫療險用戶規模達到6300萬人,2020年突破9000萬人,保費規模有望在2022年突破千億,2025年達到2010億。而關于短期健康險的規范發展問題也備受關注.
銀保監會指出,下一步,將持續加大產品核查力度,常規核查與重點抽查相結合,并著力針對報備產品違反“負面清單”或歷次問題通報中列明的不合理、不規范情形的,依法對公司采取監管措施或行政處罰,并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奧一新聞記者麥妙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