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nóng)聊天的時候聊到了關于房屋的壽命的話題上了。老農(nóng)說,所有的房屋也與人一樣,都是有壽命的,當房屋的壽命將盡的時候,都是有特征可以觀察的。在咱們農(nóng)村就有這么一句俗語:“屋頂瓦松一命亡,老少搬家不用想”。其實,這句俗語就是用來觀察房屋的壽命的。
“什么?咱們農(nóng)村還有這么一句俗語?這句俗語作何解釋呢?”我疑惑地問。
老農(nóng)說:在咱們農(nóng)村的確是有這么一句俗語。如果你不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可以給你絮叨絮叨。
接下來,老農(nóng)就開始給我講解起這句俗語來了。老農(nóng)說:
瓦松是一種景天科、瓦松屬的草本植物。瓦松的葉片互生,上面有刺,呈線形至披針形,總狀緊密花序,顯得非常緊密,大部分呈金字塔形,8-9月開花,9-10月結(jié)果。
瓦松是一種野生花卉,常常生長于山坡、巖石園或屋頂上面,在我國的許多省份都有分布。資料上稱,瓦松是一種兩年生的植物,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大多數(shù)瓦松的壽命都非常長,只要環(huán)境適宜,能夠生長百年以上,在咱們這里的百年老房子上,我們可以經(jīng)常看到生長有百年的老瓦松。
瓦松非常喜歡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因此,在屋頂上生長的瓦松長勢非常好。一般情況下,生長在屋頂上的瓦松看上去葉片非常飽滿,株形非常緊湊,葉短節(jié)密,葉片隨光照的強弱,能夠由碧綠色變成紅色,在環(huán)境溫度較高的情況下,還能夠變成鐵紅色或暗紫色。
瓦松是一種非常耐旱的植物,生長在屋頂上的瓦松能夠在百日不下雨的情況下也能夠生長良好,因此,有些農(nóng)民朋友戲稱瓦松為“旱不死”。但是,瓦松非常害怕長期水漬,在長期水漬的情況下,瓦松容易爛根,從而導致瓦松因根部腐爛而死亡。因此,長在地面上的瓦松就沒有長在屋頂上的瓦松壽命長。
瓦松是一種既耐熱又耐寒的植物,既能夠忍受-20℃的低溫,也能夠忍受40℃的高溫。不過,要想使瓦松生長良好,冬季夜間的溫度不應低于5℃,冬季白天的溫度應該在15℃以上,但在夏季的時候,最高溫度最好不要超過35℃。
民間有一種說法,說瓦松為“圣物”,因為人們沒有弄明白瓦松是怎樣“跑”到屋頂上的,所以,人們認為瓦松是上天播下的種子,非常神圣。其實,瓦松之所以能夠“跑”到屋頂上,應該是鳥類的“杰作”,是因為鳥吃了瓦松的種子后在沒有消化的情況下就以糞便的形式排泄到了屋頂上,從而使瓦松在屋頂上安了家,所以,瓦松并不是上天播下的種子,并不神圣。
但不管怎么說,在一般的情況下,瓦松在屋頂上都能夠正常。不過,一旦瓦松的根部***,被太陽長期暴曬,瓦松就會死亡。
那么,瓦松的死亡與搬家有什么關系呢?
上面我們已經(jīng)說了,當瓦松的根部***并被太陽長期暴曬后,瓦松就會死亡。而瓦松根部的***是有前提條件的,其前提條件就是屋頂已經(jīng)嚴重開裂,屋頂?shù)慕Y(jié)構(gòu)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否則,瓦松的根部是不會***的。
試想:屋頂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嚴重開裂的現(xiàn)象,房屋是不是就要倒塌了呢?將要倒塌的房屋還怎么適合住人呢?在不適合住人的情況下,齊家老小是一定要搬家的,否則,其生命安全是無法保證的。
其實,這就是農(nóng)村俗語“屋頂瓦松一命亡,老少搬家不用想”說法的來歷,也是農(nóng)村用于觀察房屋是否安全的一種***。
聽了老農(nóng)的解釋后,我總算是弄懂了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究竟是什么了。由此看來,勞動人民的生活經(jīng)驗還是非常豐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