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白犀牛通信(公眾號)
12月21日,中國移動有限公司召開了公開發行A股網上投資者交流會,包括楊杰董事長、董昕總經理在內的五位高管現場結合中國移動的發展情況,回答了記者們提出的100多個問題。
其中,在楊董和董總的發言中,多次提到“移動云”。
比如,楊董介紹道,“中國移動加快向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轉型升級,持續推動產品創新、科技布局,推出移動云產品220余款,支撐全社會“上云用數賦智”。移動云等算力網絡相關業務收入持續保持快速增長,2021年1-6月,移動云收入97.21億元,同比增長118.11%,公有云排名進入業界前十(第八)。”
此外,董昕總更是在回答記者關于“公司移動云業務的競爭優勢及特色?”的提問中,大篇幅地就移動云業務的競爭優勢及特色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移動云的差異化優勢包括云網一體、云邊融合、數智賦能、貼身服務、隨心定制、安全可信、自主可控。
云網一體是指融合云網的產品及解決方案能力,公司具備遍布全國的網絡資源及云基礎設施資源,網隨云動、云網一體;
云邊融合是指公司依托5G網絡,隨需部署貼近生產、生活場景的低時延、高可靠邊緣云,打造“數據不出場,時延幾毫秒”的協同優勢;
數智賦能是指云服務與九天人工智能平臺深度融合,構建云+AI一體化智能場景解決方案,為經濟社會注智賦能;
貼身服務是指公司具備下沉至區縣的屬地化支撐和交付體系,“一點受理、全網響應”的運維和服務體系;
隨心定制是指公司面向中小企業可提供“云+網+應用”靈活組合,面向行業客戶可提供“云網DICT”專享解決方案;
安全可信是指完備的網絡與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公司的央企屬性使得公司在安全可控方面也有天然優勢;
自主可控是指公司全力推進技術自研,多項核心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整體性能躋身業界前列,同時構建了覆蓋建設、研發、運營等多環節的一體化組織體系,實現云業務發展自主可控。
中國移動高管如此重視移動云,那到底移動云在中國移動“力量大廈”中是什么樣的角色,發揮怎樣的作用呢?我談談我的理解。
當前,中國移動的發展主線很清晰——“推進數智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那何謂數智化轉型,又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呢?
簡單來說,數智化是將數字化、智能化有機結合,形成以高速泛在網絡為基礎,信息技術、數據等新型要素為驅動的新增長模式,實現對傳統要素價值的放大、疊加、倍增。在這個過程中,云計算作為信息技術的關鍵角色、數據的存儲和計算載體,一方面發揮著驅動器的角色,另一方面還發揮著催化劑的作用。
而具體到業務層面,當前中國移動要實現“三轉”,要從單純的通信服務轉向全面的信息服務,從獨大的ToC市場轉向多元的CHBN市場,從資源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這“三轉”都離不開云計算,離不開移動云。
比如,中國移動要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務,肯定離不開數據的感知、傳輸、存儲和運算全流程,這個過程中,移動云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底層能力,通過實現云網、云數、云邊、云智的融合來支撐上層全面的信息服務。
再比如,中國移動要全面拓展C(個人)H(家庭)B(政企)N(新興)市場,個人市場-個人云業務是重要組成部分;家庭市場-家庭云是未來家庭的信息載體;政企市場-決勝在云,未來政企業務肯定是全面融云的,移動云是政企業務統一入口,是決勝產業制高點的關鍵;新興市場-云業務也是不可或缺的。
再看如何實現創新驅動,一方面云計算是重點數字技術,能夠在業務層面變現,驅動收入增長;另一方面云計算也是孵化器,在云的環境中能夠更高效率地催化出核心技術(比如網絡智能化、物聯網芯片等)和前沿技術(比如6G、量子計算等)。
此外,中國移動正在積極推動“智慧中臺”的建設,并以此來推動數據、技術要素與生產運營全流程、全環節深度融合,打造“智慧企業”。在這個過程中,移動云也將是一切“智慧”的承載,畢竟中國移動的目標實現實現全面云化的,移動云將成為中國移動推進融合、融通、融智的主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