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作為建立太空部隊、發(fā)展太空武器的重要舉措,美國國防部日前在國防預算報告中披露,將在未來4年打造具有“革命性影響”的粒子束武器。按照規(guī)劃,美國國防部將于2023財年正式開展在軌中性粒子束武器相關測試,用于摧毀航天器和彈道導彈。一旦這一構想付諸實施,科幻電影中出現的“死亡射線”或將成為現實。
粒子束武器是指將中子、電子和質子等微觀粒子加速到每秒26萬公里高速后發(fā)射出去,由無數粒子匯合成的一道直束,抵達被攻擊目標實施破壞。由于粒子束帶有巨大動能,接觸被打擊目標一瞬間可將能量傳遞給對方,導致目標外表溫度迅速升高被汽化,或內部器件被燒蝕損壞。
粒子束武器不受云、霧、煙等自然環(huán)境影響,抗干擾能力強,可全天候作戰(zhàn),被視為真正的新概念武器,因此備受各軍事強國重視。早在冷戰(zhàn)時期,美蘇兩國已展開研究。
1967年,美國偵察機發(fā)現蘇聯(lián)在賽米巴拉金斯克核試驗場開展粒子束武器研究。為避免落后對手,美國也展開相關研究。1989年,作為“星球大戰(zhàn)”計劃的一部分,美國在探空火箭上安裝粒子束發(fā)射系統(tǒng),將其發(fā)射出地球大氣層以驗證有效性。另據統(tǒng)計,冷戰(zhàn)時期美國在粒子束武器上的投入高達7.94億美元。“星球大戰(zhàn)”計劃下馬后,美國國防部對粒子束武器的相關技術探索仍在繼續(xù)。
如今,美國高調宣布進行粒子束武器研制計劃,增加太空軍事競爭力。未來,美國國防部將重點研究如何利用粒子束摧毀彈道導彈,提高助推段導彈攔截能力。另外,由于中性粒子束攜帶射線能使一定范圍內的電子設備失效,不排除將用于打擊衛(wèi)星等航天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