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芯片發展到今天已經累計走過了十多個年頭,這十多年里,一代代的海思人不斷攀登一個又一個的高峰,為我們帶來無數的驚喜。本文就來看一看,麒麟芯片是如何一步一步發展到今天的:
入場級芯片
--K3V1;制程110nm;試錯產品;--K3V2;制程40nm;當時業界最小的手機SoC芯片;搭載機型:華為AscendD2、AscendP2、和AscendMate;
低端6系列
--麒麟620:制程28nm;8核;該芯片采用華為自主研發的第三代LTE基帶技術,并選用了當時全球領先的通信算法;搭載機型:榮耀暢玩4X、華為P8青春版;--麒麟650:制程16nm;8核;該芯片最大的特點是功耗控制很出色并且集成了華為自主研發的PrimISP;搭載機型:榮耀暢玩5C、華為G9青春版;--麒麟655:制程16nm;8核;搭載機型:榮耀暢玩6X、榮耀8青春版;--麒麟658:制程16nm;8核;該芯片是麒麟655的小幅升級版;搭載機型:華為nova青春版;
--麒麟659:制程16nm;8核;該芯片是麒麟658的小幅升級版;搭載機型:華為暢享7S、榮耀暢玩7X、華為Nova2、榮耀9青春版、華為麥芒6等。
入門7系列
--麒麟710:制程12nm;8核;該款芯片華為第一次使用臺積電的12nm工藝制程;搭載機型:榮耀10青春版、華為暢享9Plus、榮耀8X、華為麥芒7、華為nova3i;
終端8系列--麒麟810:制程7nm;8核;該芯片的NPU采用了華為自研的達芬奇架構,數據顯示,其AI跑分超過3.2萬分;搭載機型:榮耀9X、榮耀9XPro、華為Nova5、華為nove6SE等;--麒麟820:制程7nm;8核;該芯片集成了麒麟9905G同款基帶,是5G方面支持SA/NSA雙模;搭載機型:榮耀30S、華為nova7SE、榮耀X10。
旗艦9系列--麒麟910:制程28nm;4核;全球首款四核SoC芯片;搭載機型:華為P6,華為Mate2、榮耀3C4G版等;--麒麟920:制程28nm;4核;麒麟芯片第一次達到與高通對抗的地位,集成自研全球第一款LTECat.6的Balong720基帶;搭載機型:榮耀6;
--麒麟925:制程28nm;4核;925配置了代號為“i3”的微智核協處理器,負責收集手機的陀螺儀、加速度傳感器以及電子羅盤的運動數據;搭載機型:華為Mate7、華為榮耀6Plus;
--麒麟930:制程28nm;8核;搭載機型:榮耀X2、P8標準版等;
--麒麟935;制程28nm;8核;搭載機型:華為P8、華為MateS;
--麒麟950;制程16nm;8核;業界首款采用16nmFinFET制程的旗艦SoC;搭載機型:Mate8、榮耀8、榮耀V8等;
--麒麟955;制程16nm;8核;該款芯片的單線程的跑分高達2018,而多線程的成績也達到了7313,與麒麟950處理器的差距拉開了1000分的差距。搭載機型:華為P9,華為P9Plus等;--麒麟960;制程16nm;8核;當時第一款集成了全網通基帶的手機SoC芯片;搭載機型:華為P10、華為P10Plus、華為Mate9Pro等;--麒麟970;制程10nm;8核;海思首次在SoC中集成了人工智能計算平臺NPU,開創了端側AI行業先河;搭載機型:榮耀Play、榮耀Note10、華為P10Pro等。--麒麟980;制程7nm;8核;業界首次采用7nm制程,集成了雙核NPU,集成了69億個晶體管,且具有GPU增強功能“GPUTurbo”;搭載機型:華為P30Pro、榮耀20PRO、華為P30、榮耀Magic2等;--麒麟990;制程7nm;8核;首次將5G芯片巴龍5000集成到SoC上,率先支持NSA/SA雙架構和TDD/FDD全頻段,且集成了約103億晶體管;搭載機型:華為Mate30Pro5G、華為Mate305G、華為P40Pro、華為P40、華為P40Pro+等;--麒麟9000;制程5nm;8核;集成了多達153億個晶體管,比蘋果A14的118億個晶體管還要多出將近30%;搭載機型:華為Mate40、華為Mate40Pro、華為Mate40Pro+、華為Mate40RS保時捷等。
最后,雖然現在麒麟芯片的暫時放緩了,但我們相信海思在華為的帶領下必定會克服這短暫的困難,讓我們等待海思王者歸來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