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上面的機油類型你能看懂嗎,每個字符又代表什么意思呢,來,讓小編為您一一解答。
機油的分類
衣服即穿于人體起保護和裝飾作用的制品,其同義現在國內對機油也采用了美國API性能分類法和SAE黏度分類法。
按用途主要分為汽機油、柴機油和二沖程汽機油三大類。
機油因其基礎油不同又分為礦物油、半合成油及全合成油。
API—油品
API主要是根據機油的品質來分級,它的分級采用兩個字母組合。
第一個字母表示--適合哪種類型的發動機
第一個字母為S則表示--適合汽油發動機。
第一個字母為C則表示--適合柴油發動機。
當一瓶機油瓶上出現"SN/CF"時,則表明這個機油同時適用汽油和柴油發動機。
第二個字母表示--機油的等級
第二個字母從A到N油品逐漸提升,
目前級別最高的是SN的機油。
SAE--粘度
SAE是根據機油粘度進行分類,將機油分為:
夏季用的高溫型
冬季用的低溫型
冬夏通用的全天候型
W前面的數字表示對應的是最低溫度不同。
在不同的地區可以根據情況選擇。如果標識只有10W那就說明是冬季低溫型機油。
第二個數字表示機油在高溫下的粘度指標,數值越大粘度越大,對發動機保護越好,但也相應的費油。
每款車對機油粘度要求都不一樣,比如一般的日系車一般是30左右,德系車就在40左右。
拿10W-40為例,符號W表示冬季用油,W前的數字越小,越能適應更低的氣溫,40表示適合在0~40℃之間使用。10W-40表示的是夏冬通用的機油。
主機廠認證標準
通過以上兩個機構的油品認證就絕對是屬于好機油了,但是還是有更嚴格的標準,那就是主機廠對機油的標準了,不同主機廠標準不同,所以沒有統一標識,每個主機廠認證有專門的標識,比如:
寶馬集團:BMWLL-04
保時捷:PORSCHEA40
在選好的機油之前,我們要選對機油。用錯了機油,不僅可能油耗異常,還可能加速發動機磨損。
那我們該如何選擇對的機油呢?
選機油,主要看粘度
>>粘度等級——選擇合適機油的重要信息
在一款機油產品的外包裝標簽上,除了最顯眼的品牌logo之外,另一個醒目的標識便是機油粘度等級。粘度等級是機油產品最重要的參數,車主想為愛車選擇一款合適好用的機油,就必須要讀懂機油粘度等級。
以下圖為例,標簽上的“0W-30”便是機油的粘度等級。這個粘度等級是以SAE(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標準劃分的,而目前市售的機油產品都采用SAE標準。
>>機油粘度不可隨意變化
有一位豐田車主,發現最近油耗異常升高,去4S店檢查后發現,硬件方面沒有任何問題,最后問了用的什么粘度機油。車主說在網上買的40粘度的機油,然后在路邊一個小店添加的。
原來車主這款車保養手冊推薦的是用20或者30的機油,而車主加的是40的機油,這才導致缸內運轉阻力過大,油耗增加。
得知原因后,車主又懊惱又詫異,一直聽說機油粘度越高,對發動機保護越好,怎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重新更換了粘度為30的機油后,油耗才恢復正常。
其實,在發動機運行時,油耗和機油粘度關系非常大。發動機運轉的時候,內部構件的摩擦力就是取決于機油的粘度。
選擇粘度過高的機油,流動阻力增加,不僅會造成油耗增加,還會降低天冷時啟動速度,甚至還可能造成機油泵阻塞等問題,得不償失。
但我們也不能為了省油盲目降低機油粘度。機油需要足夠的黏度來保護發動機,選擇的機油粘度過低,可能就會因為機油太稀了而達不到發動機的最低潤滑要求,從而加速發動機磨損,縮短壽命。
>>如何選機油最省事?
其實,選擇對的機油最省事的辦法就是,按照官方說明書的機油粘度來選購。
官方推薦的機油粘度等級及質量等級,是根據發動機結構及一系列實驗總結而來,另外,建議前往4S店更換原廠機油,可以更好地保護你的愛車發動機。
除了機油粘度,我們還需要注意
>>機油如果添加過多
添加機油的時候,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適量,如添加過多(略多一點無事),會有如下幾個影響:
①降低發動機輸出功率
因為添加過多后,曲軸箱內曲軸柄攪動機油消耗的力會更多,相應油耗也會更大。
②冒藍煙
添加過多后,曲軸柄等攪動機油,會使機油飛濺,大量飛濺的機油會竄入燃燒室出現“燒機油”現象。
③加劇積碳產生
添加過多,在燃燒的時候會因為燃燒不完全而產生積碳。
>>機油添加過少
過多了不行,過少了更不行。若機油添加過少,會有如下幾個影響:
①機油少了可能會引起拉缸燒瓦
機油在發動內主要起著潤滑的效果,如過少,則會出現潤滑不良,引起機件磨損。
②發動機高溫
機油除了潤滑效果外,還起著輔助發動機降溫的效果,過少,則相應的發動機溫度會上升。
③部分機件工作不良
如VVT系統,機油過少,建立不了足夠的油壓,則VVT系統,會工作不良。
為了機油添加過多或過少,我們平時可以多多檢查機油尺。
機油是發動機的血液,我們只要根據說明書選擇合適的機油粘度,選購高品質的正品機油,就能避免很多用車問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