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能爬能走的寶寶特別好動,但這個時候他們的身體平衡性很弱,時不時會摔倒,嚴重時會傷頭部或身體其他重要器官。寶媽寶爸必須要懂得應急處理辦法和急救措施,保護孩子的身體,保證他的健康成長。
第一判斷傷情:
嬰兒出現跌倒是經常的事情,而且大部分是“皮外傷”(頭皮皮下血腫也是最常見的一種),不會有“顱腦損傷”。
一般摔傷后,寶寶能哭、伸手給抱的親人,眼球無“快速震顫”、無“嘔吐”,30分鐘后也無以上情況出現,那么就可以基本上排除“顱腦外傷”的可能,而是“皮外傷”而已。
一般摔傷后,不要馬上去搖、大力胞嬰兒,一定要先冷靜,排除“顱腦外傷”的可能,因為:如果在有“顱腦傷”的情況下,去搖、大力抱小孩反而會加重“顱腦損傷”,導致更加嚴重后果。(正確情況是:固定***包括頭部并平放身體觀察,而不是去“搓損傷處”,更加不允許突然抱起來);
二、在排除“顱損傷”的情況下,確定為“皮外傷”,可以用“冰塊”包毛巾(沒有冰塊的,可以用其他冰凍的物體包括食物代替),對有磕碰、紅腫的地方進行“冰敷”(這一點非常重要,可以快速收縮血管,止血,達到消腫的目的);
注意:每一下敷10秒,停5秒,再敷,總共要15分鐘以上(或在受傷的12小時內,可以反復進行),這樣就可以盡量減少皮下出血,也不會形成“血腫”,或者控制血腫的規模,同時此法有“止痛”的效果,并為以后的康復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切忌:用手進行“搓揉”和“按壓”,12小時內忌“熱敷”(因為這會加重血腫和炎癥,導致疼痛加劇)
三、冰敷后,可以輕輕的涂上“萬花油”(注意不要沾到眼睛),如果沒有,用“普通的感冒藥、退熱藥”粉涂在上面也是有很好的效果,有破皮的除外。
四、受傷24小時后,就可以采用“熱敷”,***也“冰敷”相同,只不過“冷改為熱”而已,(熱敷必須在受傷24小時后,至少18小時),熱敷可以多進行幾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也有利于炎癥消退和消腫。
五、這種***同樣適用于身體其他部位的表面損傷。
六、如果四肢的損傷,有明顯畸形,或者不敢活動的部位,不要自己強行去活動或者掰正,需要用木棍、雜志或者雨傘等堅硬的物件和肢體綁在一起,這樣可以防止搬運的過程中活動了受傷的部位,導致可能存在的骨折加重移位和損傷。
七、如果發現孩子脊柱的損傷或者孩子哭喊脊柱疼痛,包括腰椎、胸椎、頸椎,則不能自己搬動,必須由多人一起平托,把孩子放在木板上或者擔架或者床板上,并且必須一個人專門固定頭部,保證頭部不發生轉動。
八、在運送的過程中,必須由一個人專門扶著頭部,或者脖子兩邊用沙袋或米袋固定。防止頸部損傷因為扭轉而加重。
祝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清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