鳶,翱翔,弋于天;善翱翔于天。
“鳶”,是中國境內唯一的一種中型猛禽。
正因此,
也成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要一個組成要素。
紙鳶,鳶飛戾天,
中國還有句古話說:“鳶者長壽”!
什么意思?
那就,
一起鳶·弋翔游于天——
01
“鳶”,在小學課文中
—紙鳶
詩文中的“紙鳶”
在部編版小學二年級(下)語文課本中《村居》詩中,
《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其中“紙鳶”是什么?
那么“鳶”作為一種鳥,指的是什么?
沒有見過它的樣子,還是傻傻分不清,
還是只能停留在“鳶”字是一種鳥。
紙鳶,
紙風箏,
紙做的象鳶鳥一樣翱翔在天空的風箏。
02
“鳶”,在初中課文中
—鳶飛戾天
在部編版八年級(上)語文課本中《與朱元思書》
《與朱元思書》
南北朝·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鳶飛戾天】出處及本義
“鳶飛戾天”出自《詩經·大雅·旱麓》:
“鳶飛戾天,魚躍于淵。”
其中,“鳶”又名黑鳶,黑耳鳶或黑翅鳶。
是一種猛禽,屬于鷹科隼目,也俗稱老鷹,善高飛。
“戾”就是“至、到、止”之義。
詩中“鳶飛戾天,魚躍于淵”的字面義是——
“鳶鷹在天空中翱翔,魚在淵潭水中跳躍”。
指“鳶鷹自由翱翔天空,魚自由游躍在淵潭水中”,
“鳶”、“魚”很自由自在,自得其樂。
以此,來比喻形容
“天地萬物各得其所,自得其樂。”
而“鳶飛戾天”——鳶鷹在天空中翱翔;老鷹高飛入天。
“鳶飛戾至、止于天”——飛上天,心比天高,欲步登天。
以此比喻人野心大欲登天。
后以此引伸
比喻為功名利祿而極力高攀的人。
在吳均《與朱元思書》文中“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就用的此引伸義——
03
“鳶”,“弋”游在字中
按照現在字形解釋,
弋鳥為鳶,
“弋”,木制,可投擲飛出;
表達鳶在空中游弋滑翔之義。
飛“弋”之“鳥”為“鳶”,
指的是游弋滑翔在天的鳥。
按照金文,
戈弋同自然屬性,木制,可投擲而飛出。
按照《說文》
許慎《說文》中并沒有“鳶”的小篆字形,而是“”。
04
“鳶”,在課外詩文中
《觀村童戲溪上》
宋朝·陸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竹馬踉蹡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清明日貍渡道中》
宋·范成大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
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
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
墦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
05
“鳶”,在紙鳶典故中
風箏,為什么叫紙鳶?
紙鳶的由來——
風箏起源于中國春秋時期。
最早的風箏是仿鳶鳥之形而做,木制的,稱為“木鳶”,
其發明者是春秋時期墨子墨翟。
早期風箏主要用作軍事傳遞信息。
在《韓非子·外儲說》中記載:
“費時三年,以木制木鳶,飛升天空”
“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
意思是說
墨子曾就研究試制了三年,以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鳥,將其放飛并使其成功飛起,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
這里所說墨子制“木鳶”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
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
而在《墨子·魯問》中記載,
魯班發明的“木鵲”比墨子的“木鳶”更加精巧:
“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在漢代造紙術出現之后,才開始出現紙做的風箏,才稱為“紙鳶”。
紙鳶丨飄在天上的中國傳統文化(風箏紙鳶圖案)
“風箏”,唐時又稱“風鳶”。
在【唐書·田悅傳】中記錄:
“臨洺將張伾,以紙為風鳶,高百余丈,為書達馬燧營。”
這里的“風鳶”是紙做的,其實就是“紙鳶”,
做什么用?“為書達馬燧營”,
就是為書信傳遞到馬燧營,軍用通信用的。
而在南北宋間之書【續博物志】中記錄:
“今之紙鳶,引絲而上,令小兒張口望視,以泄內熱。”
這里其實在說,放風箏,可以泄內熱。
按中醫來說,“紙鳶”可以“去火”。
去火,身心爽
所以中國有句古話說:“鳶者長壽”!
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說,經常放風箏的人壽命長!
06
“鳶”,在科普屬類中
鳶是一類中小型猛禽的通稱。
如果按照鳥類動物分類來說,
猛禽分為“鷹、隼、鸮”
再下細分就是“隼、鷹、雕、鸮、鳶、鵟、鷲、鶚、鷂”
而作為猛禽的“鳶”
屬于“隼形目、鷹科、鳶亞科”,
其下再分,共有5屬8種。
鳶類有長而狹的翼,分叉很深的尾,薄弱的喙,
兩足只適于攫取昆蟲、蛙類和小爬行動物,
主要捕食蛇、鼠、蜥蜴、魚等,
在食物短缺時也食腐。
各種鳶均善于在天上做優美持久的翱翔動作。
體長通常在500mm到600mm左右。
06
“鳶”,留在中國各地
“鳶”,是中國境內唯一的一種中型猛禽。
在中國分布的“鳶”,主要是黑鳶、黑耳鳶、黑翅鳶。
“黑鳶”,別名“老鷹、鷂鷹”,
在中國國內分布幾乎遍及各地,終年留居。
脊椎動物,鳥綱,隼形目,鷹科。
俗稱“老鷹”。
為中國境內唯一的一種中型猛禽。
體長約65厘米。
上體暗褐色雜有棕白色。
耳羽黑褐色,***大部分為灰棕色帶黑褐色縱紋。
翼下具有白斑,尾羽叉狀,當展開翅膀回旋地飛翔時極為明顯。
一般獨來獨往,常見于城鎮、鄉村附近,多在高樹上筑巢。
主食嚙齒動物,有時也襲擊家禽。
空中滑翔時兩翅極少振動,好像高懸空中。
棲息于開闊平原、草地、荒原和低山丘陵地帶,
主要以小鳥、鼠類、蛇、蛙、魚、野兔、蜥蜴和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一般通過在空中盤旋來觀察和覓找食物。
黑耳鳶,
是黑鳶的亞種之一,也稱黑鳶東南亞亞種。
是在中國最常見的猛禽。
留鳥分布于中國各地,包括臺灣、海南島及青藏高原。
被列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黑翅鳶:
多數地區系留鳥不遷徙,
中國在云南省為留鳥,在浙江、廣西、河北為夏候鳥。
春季于4-5月到達繁殖地,秋季于10-11月離開繁殖地。
主要以田間的鼠類、小鳥、野兔、昆蟲和爬行動物等為食。
07
“鳶”,在相關成語中
鳶肩鵠頸
如鳶之聳肩,如鵠之伸頸。形容伏案苦思的樣子。
鳶肩羔膝
肩似鳶聳,膝屈似羔。形容卑微之態。
鳶肩豺目
聳肩似鷹,目兇如豺。形容人相貌陰險兇惡。
出自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梁冀傳》:
“冀字伯卓。為人鳶肩豺目。”
狼顧鳶視
如狼鷹視物。形容兇狠而貪婪。
鳶飛魚躍
也作“魚躍鳶飛”
鳶:老鷹。指萬物各得其所、放任自然的樂趣。
出自《詩經·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
08
“鳶”,在不同狀態中
“鳶”:振翅起飛
“鳶”:展翅翱翔
鳶展翅翱翔
“鳶”:俯沖捕食
鳶俯沖捕魚
“鳶”:捕食瞬間
鳶捕鼠
鳶捕鴨
我是@漢字谷主,歡迎關注!
【人字學習體系、說文解字、快速識字、漢字思維、國際中文,漢字博物】
想提升自己的漢字教學能力!請關注本號,私信留言: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