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麻豆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国产 高清 在线-国产 日韩 欧美 亚洲-国产 日韩 欧美 综合-日日夜夜免费精品视频-日日夜夜噜

重生之一世如蓮(重生之這一世換我來愛你)

  • 生活
  • 2023-04-26 13:08

畹町整理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中國傳統花鳥畫,以小見大,透出生命真章,令人“暢神”。“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獲悉,“2021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繡羽銜花——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藏近現代花鳥畫精品展”近日正在展出。“物·我”、“致祥”、“德志”三個篇章,包含李鱓、朱夢廬、任薰、吳昌碩、張大壯、唐云等名家之作。

因防疫要求展覽暫未對公眾***,通過云賞作品,可一覽草木蟲魚之美。

展廳現場,本文圖片由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提供。

花鳥畫——以花卉、蔬果、禽鳥、魚蟲、走獸等動植物為描繪對象的畫,與人物畫、山水畫并稱中國畫的三大畫科。《宣和畫譜·花鳥敘論》曾云:“詩人六義,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而律歷四時,亦記其榮枯語默之候,所以繪事之妙,多寓興于此,與詩人相表里焉……展張于圖繪,有以興起人之意者,率能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臨覽物之有得也。”可見花鳥畫能夠“興起人之意”,因此歷代花鳥畫家流連于草木蟲魚之間,并對這些生動生命進行了敏銳的觀察與高度的概括提煉,塑造出了無數“形神兼備”的經典花鳥形象。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不同于山水畫那種廣袤壯闊、神秘悠遠的圖式,花鳥畫所繪內容往往具體而微。畫家將審美情趣、價值追求以及對自然生命的理解感悟寄托在這些身邊現實中的可觸之物上,以小見大,透出生命真章,從而引發觀者的共鳴,達到“奪造化,移精神,促遐想,終有得”的“暢神”境界。

據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典藏部介紹,展覽分為三個章節:探討以畫家為表征的人與自然萬物之間關系的“物·我”部分,即畫作中透露出的嚴謹的“格物”治學態度和萬物平等的“齊物”觀念;從花鳥畫創作意圖出發的“致祥”部分以及畫家自我表達的“德志”部分。觀眾在欣賞畫家的藝術特色和純熟技法的同時,也可嘗試理解畫家在這些花鳥意象中所寄托的堅持本心、積極樂觀的情感精神以及矢志不渝、砥礪奮進的志向追求。這一份心意可以超越時光而歷久彌新,并且與每一個人都心靈相通。

展廳現場

展覽第一部分為“物·我”。

自唐宋以來,儒家的“格物”思想深刻影響了花鳥畫的發展,注重寫生與自然觀照,造型嚴謹寫實。尤其是五代兩宋時期的院體花鳥畫達到高峰,造型慎嚴精謹,用筆工整嚴謹,賦色沉著明麗,表現出了富麗精微的藝術風格。另一方面,文人畫的興起,不囿于客觀形象的束縛,不求形似而求神似,強調“寄興”、“自娛”、“寫心”,抒發胸中逸氣。其實無論是哪種技法和風格,都離不開畫家憑借“格物”精神對自然萬物進行觀察與探究,在“應物象形”的基礎上,或是進行精確再現,或是進行夸張形變,最終創造出新穎獨特、“氣韻生動”的藝術形象。

除去形而上的片面性,出自莊子的“齊物觀”則表達了物我交融,尊重生命萬物的平等觀念。體現在花鳥畫上,畫家筆下的一草一木無不透露著這種平等看待萬物的“齊物”思想。

以上兩種觀念都表明了以畫家為表征的人如何處理與自然萬物即“物·我”之間的關系。“方其落筆之際,不知我之為草蟲耶?草蟲之為我耶?”只有將這種真摯熱愛的情感與審慎的探索精神注入到繪畫中,才能達到“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古柏紫藤牡丹》李鱓清

題識:乾隆九年嘉平月,復堂懊道人李鱓寫。

鈴印:馬逸之印(白文)、南坪(朱文)、竹溪居士(白文)

李鱓(1686-1762),江蘇興化人,“揚州八怪”之一。《古柏紫藤牡丹》繪于李鱔花甲之年,筆墨酣暢,縱橫奇肆,淋漓潑辣,天趣橫生。紫藤纏繞,串串簇簇,含蕊吐艷,紫藤花開,有著紫氣東來的長壽寓意。此時李鱔已離開宮廷,他逐漸將倫理意識摒棄,藝術主體意識復歸用筆活脫奔放,章法樸茂,粗放中求真求法,雖生活落拓不羈,卻執一畫念堅守而行,展現其物我相融之境界。

《蕉鵝》李鱓1746

題識:乾隆十一年春月,復堂李鱓醉后指墨作于平山草堂。

鈴印:宗揚(白文)、鱓印(白文)

李鱓《蕉鵝》以指代筆,用勢奔放,淋漓酣暢,以墨與水不同比例的結合,繪制鵝、花、石、河流、蕉等,蕉蕭散雅意。鵝線條簡樸,淡墨之下,流水潺潺,是其晚年著重用“水”的典型作品之一。筆墨間應物象形,作者在細致觀察、嚴謹索驥下抒暢自身。此刻,筆即為我,水墨相融下,已漸漸尋到自然之趣、肆意之魄。

朱夢廬(1826-1900),浙江嘉興人,初名琛,字夢廬,號覺未,晚年號胥山樵叟,上海畫派先驅者之一。

《花鳥》朱夢廬清

題識:開到海棠春正好,江波水暖鴨先知。辛未秋七月之望,夢廬朱偁。

鈴印:夢廬繪事圖章(白文)

朱夢廬《花鳥》造型生動,一枝一葉一花一鳥,花香、鳥語若可聞可覺,主體之間,疏密得當,輕重相宜,應物象形,洋洋灑灑中見深思熟慮,多一筆顯贅,少一筆見缺。技法純熟,皴擦點染,錯落有致,濃淡干濕,運用自如。“開到海棠春正好,江波水暖鴨先知”,海棠花開,設色淡紅,鴨戲江波,明動歡快,簡練活潑。于動靜之間,蘊含自然和諧之美,彰顯了作者自然志趣。

唐云(1910-1993),浙江杭州人,字俠塵,別號藥城、藥塵、藥翁、老藥、大石、大石翁,畫室名“大石齋”、“山雷軒”。

《八哥梅花》唐云1948

題識:今年拋得故園梅,想像八哥聲婉娩。戊子歲暮,杭人唐云。

鈴印:唐云私印(白文)

唐云《八哥梅花》畫風清麗瀟灑,復色交融,八哥毫毛間柔軟細勁而有彈力,形神兼備。在大結構上以梅展開,充分調動開、合、藏、露等藝術手法,使畫面有所起伏。動靜之間,旨趣活潑,整個畫面的和諧統一、張弛有度。題中指出八哥是依照回想而作,可見作者對故園一草一木的早已了然于心。

展覽第二部分為“致祥”。

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積淀產生了許多富有象征意義的視覺符號與圖式。尤其是農耕文化背景下,使得許多動植物等自然對象因宗教神話、民俗習慣、諧音等原因被賦予了固定語義,這就為花鳥畫家表達自我、寄托情感提供了豐富靈活的可能性。畫家們往往憑借對這些物象的不同組合寄托了對人生的美好愿景和企盼,如祝壽慶節、祈求富貴平安等題材比比皆是。于是中華傳統文明中的長壽、吉祥、財富、功名、婚嫁等關鍵詞都成為了中國花鳥畫藝術中經久不衰的藝術創作主題。

任薰(1835-1893),浙江蕭山人,字舜琴,又字阜長,室名怡受軒,受揚州畫派影響,為“海上畫派”前期主要代表畫家。《富貴神仙》筆法精雅,用色濃麗,對比強烈,水仙花之姿屹立崛起,極有風趣。線條清圓細勁、勁挺流動,造型略顯夸張。舒展的構圖逼近邊緣,重彩著色,色調統一,使畫面之景更為壯麗,雅俗共賞之中透出古樸意趣。

《富貴神仙》任薰1872

題識:富貴神仙同治壬申初夏阜長任薰寫于吳門。

鈴印:任薰(白文)

吳昌碩(1844-1927),浙江安吉人,后寓居上海。清末民初以詩、書、畫、印四絕雄視一世,是中國近現代書畫藝術發展過渡時期的關鍵人物。

《牡丹四尺堂》吳昌碩1918

題識:貴壽無極酒滿金罍,富貴花開,詠花媿乏青蓮才。戊午夏四月,吳昌碩。

鈴印:吳俊之印(白文)、吳昌石(白文)

吳昌碩《牡丹四尺堂》題為“貴壽無極”,牡丹鮮艷奪目,與石頭、題跋交相呼應,為大寫意花卉。對角斜勢,氣象崢嶸,用色大膽,塊面體積感極強,筆力扛鼎,畫風老辣、渾樸、古艷,極富生氣。牡丹又稱“花之富貴者”,象征富貴、美滿、繁盛。畫中牡丹枝葉繁茂、藤蔓相繞,與壽石組圖,意作“長命富貴”,寄托作者祈求富貴長壽之意。

張大壯(1903-1980),浙江杭州人,當代海上“四大花旦”之一。《竹簾菊蟹》筆墨渾厚蒼潤,率性自如,整體畫面簡潔,有遠近之分,增添了畫面縱深感、空間感。紅蟹賦色明麗鮮亮,生動活脫,頗具“現代感”,縱放灑逸,形神俱備,盡顯天真爛漫的生活之趣。俗語“菊花黃時蟹正肥”,持螯飲酒賞菊歷來為金秋時分的風俗雅事,該畫為典型的時令節慶作畫。

《竹簾菊蟹》張大壯現代

《柿子松鼠》王雪濤1942

題識:藜青先生雅正。壬午展重陽,雪濤。

鈴印:遲園(朱文)、王雪濤印(白文)

展覽第三部分為“德志”。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愛蓮說》北宋周敦頤

“君子比德”是孔子的重要哲學思想和自然美學觀念,意謂以自然對象之美來比喻、象征君子之美德。“托物言志”亦是古典文學中常見的表現手法。梅、蘭、竹、菊“四君子”便是傳統文人畫中常見的“比德”、“言志”對象,其代表的品質分別是:梅,探波傲雪,高潔志士;蘭,深谷幽香,世上賢達;竹,清雅澹泊,謙謙君子;菊,凌霜飄逸,世外隱士。實際上很多動植物因其自身的天然生長特征或歷史文化典故被賦予了固定的人格化象征語義,比如“出淤泥而不染的”的荷花,“常青不老、堅韌不拔”的松,“自強不息、龍馬精神”的馬等等。這些符號化的視覺形象表達了文人畫家對某些特定的志向精神、理想人格、自我價值的追求與肯定。

《天竺蠟梅》吳昌碩1915

題識:紅珊瑚間黃琉璃乙卯十有一月,擬竹葉亭生筆意于扈上。吳昌碩老缶

鈴印:俊卿之印(白文)、昌碩(白文)

吳昌碩《天竺臘梅》左側隱沒一株臘梅,右側天竺紅果累累,正向S型構圖。題中以“紅珊瑚”比天竺果實,以“黃琉璃”比臘梅花,兩者交纏相沒,疏密之間,虛實錯落,整體布局巧妙,并給人以澎湃的動感享受。作者于左上角作題款,右下角施印,創作出奇妙的畫面重量的平衡之感。臘梅乃公認的花中君子,傲雪迎霜,凌寒飄香。天竺同樣不畏嚴寒,果實至冬季成熟呈殷紅色。作者曾在另一幅《天竺圖》中題到天竺“歲寒不改色,可以比君子。”

潘天壽(1897-1971),浙江寧海人,早年曾從李叔同,后得吳昌碩指授,主張“中西繪畫要拉開距離”。《荷花》線條遒勁古拙,畫風勁健霸悍、雄渾大氣,畫面大面積為荷葉,荷花卻為主體,顯得明快突出,有遠近大小之分,留白之處便為流水。“翠痕擬水玉屏風,艷映華光扇扇紅。醉后六郎頹甚矣,憑誰扶入綠帷中。”詩畫俱佳,透露出“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高潔之感,猶如他在中西藝術之爭中探索中國畫的發展,體現其崇高的生命尊嚴及民族精神。

《荷花》潘天壽1959

題識:翠痕擬水玉屏風,艷映華光扇扇紅。醉后六郎頹甚矣,憑誰扶入綠帷中。一九五九年初夏,壽。

鈴印:潘天壽(朱文)

《猿馬》倪墨耕1916

題識:時丙辰三月中浣,邗上倪田墨耕寫于璧月盦。

鈴印:墨耕(白文)、千乘(朱文)

《蘭石》潘天壽現代

題識:風瀟瀟,吟楚騷。鼓(素)琴,霜月高。錄缶翁詩句。一九五九年初夏,壽者。

“鼓”下脫“素”字。壽又記。

鈴印:潘天壽(朱文)、潘天壽印(白文)

展廳現場

此次展覽藝術總監為李小山,學術主持為孔六慶,策展人為張安平。因防疫要求,目前展覽暫對校內師生***。對外***如有調整可關注美術館官方微信公共號AMNUA視野。

展覽海報

展期:2021年9月7日—2021年10月27日

地點: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5展廳(江蘇省南京市北京西路74號)

責任編輯:陸斯嘉

校對:丁曉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三级做爰全过程 |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_中 |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 亚洲热播| 九九精品视频一区在线 | 亚洲精品91香蕉综合区 | 99爱免费视频 |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97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美女在线播放 | 亚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2020 | 欧美一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看一级毛片国产一级毛片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越南 | 久久久久视频精品网 | 美女黄色一级毛片 | 天天看片天天爽_免费播放 天天看夜夜 | 日本a一级片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网站在线观看 | 无限资源中文免费 | 欧美极品在线 | freexxxx性特大另类ww | 黄色三区| 亚洲偷偷 | 欧美一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 女人扒开双腿让男人捅 | 国产一级爱 |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 三级免费网站 | 欧美一级久久久久久久大 | 一级毛片私人影院老司机 | 网友自拍第一页 | 日本www视频 | 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 |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 97一级毛片全部免费播放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gg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