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地球能自轉一樣,你可能想知道—太陽是不是也會自轉呢?太陽確實會自轉,但是它并不像地球或者其它同我們星球相似的行星那樣自轉。
和我們的地球不同,太陽是一個巨大的充滿等離子體和氣體的球體。它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因此,和那些行星或者衛(wèi)星不同,它不是固體或者堅硬的巖石。當我們想到地球,我們都知道地球的所有部分都是繞著軸同時轉動的。
這意味著我們的北極和南極都在相同的時間以相同的速度旋轉著。我們的赤道也以和兩極完全相同的速度和時間轉動著。太陽是不同的,因為它并不都在相同的時間轉動。由于太陽是由氣體和等離子體組成,因此那些氣體和等離子體轉動的速度因它們在太陽上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在太陽赤道附近的氣體和等離子體繞著太陽軸每25天轉動一次。越向太陽兩極移動,轉動速率就越慢。在太陽的南北兩極附近,太陽每36天自轉一次。這就意味著太陽的南北兩極繞著太陽軸轉動的時間要比赤道繞著太陽軸轉動的時間多11天。自轉速度的不同被稱之為較差自轉,意味著不同的部分以不同的速度轉動。事實上,科學家把太陽分為四個部分并且每個部分都以不同的速度旋轉。
太陽最內部的轉動和外層的轉動也不同。科學家聲稱太陽最里層部分確實像固體物質那樣轉動。而且,內層也比外層的氣體層轉動得更快。
科學家傾向于通過觀察太陽黑子來測量太陽的自轉。太陽黑子,或者太陽表面更黑,溫度更低的部分,是由太陽的磁場產生的。科學家認為太陽內層的運動以及向外層移動的輻射有助于太陽磁場的形成。科學家用太陽黑子來觀察運動情況是因為內層氣流從太陽內層攜帶等離子體到外層并且有助于磁場和自轉的形成。
太陽的運動可能看起來有一點混亂,尤其是考慮到我們整個地球繞著它的軸以恒定的速度旋轉。然而,你應該記住太陽和地球是不一樣的。太陽由氣體組成。它不像我們的地球一樣是固態(tài)的。氣體以不同的速度旋轉。因此,盡管太陽確實繞著其軸旋轉,但是太陽的不同部分的旋轉速度不同。它并不像固態(tài)的地球一樣以恒定的速度旋轉。太陽的較差自轉有助于太陽黑子,磁場以及輻射的形成。
太陽太陽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恒星。它是一顆幾乎完美的熱等離子球體,并且它內部的對流運動能夠通過動態(tài)過程從而產生磁場。它是目前為止地球生命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它的直徑大約為1.39x10^6千米(8.64x10^5英里),或者地球直徑的109倍,并且太陽的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太陽大約占據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太陽質量大約四分之三是由氫組成(~73%),剩下的大部分為氦(~25%)以及更少量的包括氧,碳,氖和鐵這些重元素。
基于它的光譜類別,太陽是一顆G型主序列恒星。就其本身而言,通俗地將其稱之為矮黃星是不完全準確的(它的光和黃色相比更接近于白色)。太陽大約形成于46億年前一片大分子云區(qū)域內物質的引力坍縮。這些物質大部分都聚集在中心區(qū)域,然而剩下的則變平為軌道圓盤,形成了后來的太陽系。中心部分的物質則變得如此熾熱稠密以至于最后在其核心開始了核聚變。據說幾乎所有的行星都是通過這個過程形成的。
參考資料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C.-spacedictionary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于三十日以內聯(lián)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