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30日,香港佳士得正在進行一場令人矚目的拍賣會,因為當天拍賣品是圓明園的兩件獸首。大家都知道,圓明園獸首是八國聯軍侵華時從中國掠奪走的,所以對獸首進行拍賣,引起國人的不滿和***,拍賣會一度中斷長達半小時。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
此時,保利集團的兩位代表坐立不安,心急如焚,因為他們當天肩負著重要的使命,那就是代表國家將圓明園獸首拍下,讓其重回祖國懷抱。到當天拍賣會云集了很多中外有實力的買家,他們都對圓明園獸首虎視眈眈。面對復雜的局面,保利集團總部果斷給兩位代表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將獸首帶回內地,不能再讓獸首流失海外。
為了盡可能減少拍賣過程阻力,保利集團代表悄悄向參加拍賣會的中方買家表明了身份,當中方買家知道保利集團將代表國家拍下獸首時,大家紛紛表示會退出爭奪。
保利集團
兩件拍品分別是圓明園猴首和牛首,雖然中方買家退出了競爭,但外方買家頻頻舉牌,兩分鐘內竟舉牌25次,從起拍價200萬元飆升到700萬元,但保利集團表現出勢在必得的決心,最終以774萬元和818萬元的價格拍得猴首和牛首。當拍賣師手中的拍賣錘落下時,場內想起雷鳴般的掌聲。在不久后的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保利集團再次代表國家以1400萬元將圓明園虎首收入囊中。
能夠如此豪氣的屢次拍下國寶,離不開保利集團強大的背景。那這家實力雄厚的央企是如何誕生、發展、強大起來的?
1983年,中國宣布在次年裁軍100萬。為了安置裁撤的100萬軍人和相應的裝備,保利集團應運而生,保利意為保國利民。1984年7月,保利集團完成了第一單生意,以700萬美元從美國購買了24架S-70黑鷹直升機。保利集團成立的初衷并不是買,而是賣。當時軍事裝備的出口被美英蘇法壟斷,成立保利集團就是為了打破這種壟斷,將國產軍事裝備推向國際市場。自此,保利集團成為了國際市場軍事裝備出口的新生力量,憑借著國產軍事裝備的性價比優勢,短短數年為國家創匯數百億元。
黑鷹直升機
1992年,鄧公南巡講話后,市場經濟開始蓬勃發展。保利集團將目光投向了改革***的前沿陣地廣州,并在廣州成立了保利地產公司從事房地產開發。剛開始保利地產公司職工只有8人,全部為轉業軍人,辦公場所不足20平米,賬面資金只有12萬元,他公司的口號卻很是響亮—打造中國地產長城。90年代后期,保利集團瘋狂擴張,旗下子公司有300家之多,竟連種樹養豬行業也去涉獵。但最終保利集團為這種無序擴張付出了代價。1998年金融危機,導致保利集團大批子公司壞賬纏身,貸款逾期無法償還。
1999年,國家實行“軍企分離”,保利集團正式脫離了軍隊屬性,失去了軍隊的背景,軍品貿易業務收入大幅下降,一時難以適應這種局面,保利集團不得不實行變革,學習現代企業管理知識,對企業管理運行機制重新構造,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之后保利集團對旗下業務進行了整合,重整后的保利集團僅剩下五個一級子公司,分別是保利影視、保利科技(法拉利和瑪莎拉蒂中國唯一代理商)、保利礦產、保利民爆和保利地產,如今這五個子公司在各自的行業都已經成為佼佼者。截止2020年,保利集團資產總額突破1.5萬億元,年營業收入超過4000億元,利潤接近600億元,各項指標都位居中國央企前十。更加令人驚嘆是,如此龐大的企業,總部管理人員竟不足百人,成為中國央企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