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過完農歷4月,端午節就近在眼前了,可今年過完農歷4月,端午節似乎更遙遠了。我們又期盼了那么多天,才即將迎來粽葉飄香的5月,端午節前夕,孩子們盼望著吃粽子,大人就要忙碌起來了。包粽子的前期工作是準備粽葉,雖然現在菜市場里,到處都能買到現成的粽葉,但很難買到新鮮的粽葉。粽葉在水里浸泡時間久了,就沒有粽葉的清氣了,而且顏色會泛黃。
在湖北荊州地區,都是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野外的一些溝渠河坎邊,長滿了高大茂密的蘆葦,隨便在蘆葦林邊走一圈就能采摘不少,回家稍作處理,就能包粽子了。下面我就來和大家聊聊,怎么把蘆葦葉變成粽葉?
一、野外采摘蘆葦葉
蘆葦一般長在溝渠邊的淺水里,草深溝滑,打蘆葦葉首先要注竟安全,一防落水,二防蚊蟲和蛇,最好穿長衣長褲和套鞋,有人結伴而去。蘆葦是野生野長的,誰想吃粽子了都可以去采摘,也有一些勤快人,采摘蘆葦葉拿到菜市場去買。挨著路邊易采摘的,總是最先被人采走,好的蘆葦葉藏在蘆葦林深處,在雙手夠不到的地方,如果你不想下水,出發前最好扛一把鋤頭。
采摘蘆葦葉時可以兩人合作,一人用鋤頭把遠處的蘆葦勾過來,一人抓住蘆葦桿采葉。采葉要有選擇性,其一瞄準又寬又長且沒有破損的采摘,其二看好中上部的葉片采,下部的老葉上有枯黃的斑點,并且容易破爛。用鋤頭勾蘆葦桿時要注意,別把蘆葦桿弄斷了,蘆葦桿頂端幼小的嫩葉,長大后還可以再采摘,要為后來的人著想,說不定自已也還會再來采摘。采蘆葦葉時最好在陰天,或者太陽光不太強的時候,因為采下的蘆葦葉,會很快被曬得卷曲起來,盡量用毛巾之類的東西,把采摘的蘆葦葉遮蓋住。
二、開水快速氽葉
蘆葦葉采回家后,就可以燒水氽葉了,等鍋里的水燒開后,就可以把蘆葦葉放在開水里汆了,用鍋鏟翻動讓蘆葦葉氽均勻。當蘆葦葉的顏色變成深綠,并且葉片也變得柔軟時,就可以把葉片撈出來了。蘆葦葉瀝干水后,再放進涼水里冷卻,翻動蘆葦葉,使其快速變冷。
如果家里沒有大鍋大灶汆蘆葦葉,也可以先把熱水器的水溫調到最高檔,把蘆葦葉裝在一個大盆里,把蘆葦葉攤開,不要使其彎折。等熱水器里的水燒開后,把開水直接放在大盆里,直到蘆葦葉全部淹沒。翻動幾次,浸泡5分鐘右右,就可以撈出來放入涼水里冷卻了。天氣晴好的時候,也可以用太陽能里的熱水浸泡,水溫達到80℃左右就可以了。
三、修剪洗凈粽葉
冷卻后的蘆葦葉變得碧綠光亮,柔軟而不易破損,這時蘆葦葉就已經完全變成了粽葉。粽葉端頭有硬硬的葉柄,以防包粽子時戳破粽葉,要用剪刀剪掉,粽葉細細的尾梢影響美觀,也可以剪掉。為了節省時間,不必一片片的剪,可以把粽葉理順,數張疊在一起剪。
蘆葦葉是在無主的荒地上自生自長的,平常別說誰會去管理,如果不是為了包粽子,哪個會去光顧它。粽葉上難免會有一些灰塵和蟲子,粽葉修剪完畢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清洗粽葉。用干凈的刷子,把粽葉的正反兩面都洗刷干凈,這時就不要為了圖省事隨便洗了,一定要一片一片的洗,正反兩面都要兼顧。
四、防止葉片破損和保色
1、防止葉片破損
新鮮的蘆葦葉是脆的,很容易裂開,在采摘的時候,要一只手抓緊蘆葦桿,另一只手順著蘆葦葉的長勢掰斷,不要用力拉扯,也不要扭轉彎折。采下的蘆葦葉要攤開,有人喜歡用方便袋裝蘆葦葉,這樣雖然提著輕便,但當方便袋提起時,蘆葦葉彎曲過度,還是會有一些破損。我經常都是用長竹藍裝的,將蘆葦葉舒展的放在長藍里,葉片一直到從開水里氽出來都完好無損。蘆葦葉在開始下鍋氽水時,也要輕拿輕放,只要蘆葦葉下入開水里,馬上就會變軟,你就不用再那么小心注意了。
2、保持碧綠的顏色
粽葉最講究的除了完好無損外,再就是要保持綠色不變黃,氽蘆葦葉也跟氽青菜一樣,在鍋里煮的時間久了就會泛黃,令人一看就沒了食欲。我氽蘆葦葉時,都是等鍋里的水燒開后才下葉,葉片入水后用鍋鏟翻幾下,馬上停火。只要葉片的顏色全部都變成了深綠色,就可以起鍋了,把它盛在菜藍里瀝干水后,快速倒進早就備好的冷水里,用手翻攪幾下,使粽葉滑開,以免夾在中間的難于散熱漚黃了。如果容器小水溫一時難于冷卻,還要再換一次冷水,直到粽葉完全變冷,碧綠青翠的粽葉就可以包粽子了。
農歷4月已接近尾聲,端午節馬上就要來了,現在正是蘆葦葉寬大肥美的季節,趕快動手去采摘吧,可別被別人捷足先登了。端午節可是一年一度喲,否則你錯過了這個點,5月初6的粽子可就成了過時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