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系養護是葡萄生長的基本功,但實際生產中往往存在很多誤區,先搞明白這些誤區,才好講透養根。
一、生根劑越早用越好,越多用越好?這是不對的,土壤溫度大于7度,根系開始吸收養分,大于13度,毛細根才開始生長。
早春萌芽時,土壤溫度不適合新根生長,主要靠老根吸收養分,這時因為土壤溫度低,老根功能又不夠,所以萌芽主要依靠樹體和枝條積累的養分。枝條定量養分定量的前提下,強行生根實際上消耗了枝條養分,客觀上造成養分的分散,地上地下都長不好。
二、葡萄怕斷根,越少傷害越好?這不完全對,要分時候。萌芽前后,沒有新根,旋耕斷老根反倒出現新的生長點,會促進新根生長(土壤溫度達到13度后,新根長得更快,新根更多)。
上架前后,地溫夠了,葉面積也夠了(葉子可以反哺枝條和根系了),新根開始旺長,這時不能斷根,旋耕至少離根系30公分。
花前花后不能傷根,不解釋;套袋后,可以傷根開溝,毛細根總量夠了,適當斷根可以促進新根生長,膨大期吸收更好;連續陰雨前,斷毛細根,是為了減少吸收量,從而減輕裂果。
秋喂肥斷根沒問題,特別是秋分前后。
總之,掌握好斷根的時機,就可以很好地控制根系,更新根系,該長的時候長,不該長得時候斷,總之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三、葡萄根系養護到底怎么做?當然,根系養護不僅僅是掌握根系生長規律就可以的,還需要合理的土壤管理和水肥管理。如下解析:
1、養根首先要養土,土壤條件是關鍵,pH值不能低于5,不能大于7,富含有機質的松軟的土壤才會有好根系。實在短期內做不到就減輕單株負載,保證根系周圍土壤條件好。
2、養根需要養分均衡,特別是磷和鈣,兩者很難兼容但又缺一不可,分開施肥是可行的。
3、生根劑的合理使用,上架前后、套袋前后兩個節點必須使用,其他需要看田間長勢。
4、合理斷根,開頭有,不啰嗦。
5、病蟲害要管控好,主要是線蟲(危害癥狀:新梢發黃,然后往下老葉也逐次變黃),地蛆,金針蟲(危害癥狀:中等葉片邊緣發黃“鑲金邊”),爛根(危害癥狀:沒有新根,老根腐爛)。
線蟲一般用噻唑膦,阿維菌素等解決,生長期阿維菌素比較安全,采收后可以用噻唑膦。
根結線蟲危害
地蛆,金針蟲對辛硫磷比較敏感,每畝6瓶(辛硫磷屬于無公害農藥,殘留期7天,因為見光易分解所以傍晚使用),注意不是毒死蜱。
爛根需要分兩步解決,第一步四霉素或者春雷霉素灌根,每畝4斤~6斤。第二步沖施微生物菌型生根劑或者直接沖施菌種。
6、合理負載,累壞了很難當年緩過來。
四、說說具體步驟1、提升土壤有機質,首要工作當然就是進行葡萄園的土壤改良,一般秸稈還田、根域覆蓋、綠草鮮肥等是提高土壤有機質的三大法寶。有條件的還可以用草木灰調節酸堿度,不建議用石灰。
2、萌芽前后,澆大水,透水,但不能勤澆水,避免地溫升不起來影響根系生長。
第一次水在扒土7天后澆一遍透水,每畝加硝酸鈣40斤,澆水太早土壤溫度回升慢,太陽曬幾天地溫升起來再澆水更合適。另外注意速效性生根劑不宜過早使用;調酸正當時;巨峰和藤稔這時要補充硼和鋅。
3、合理調整土壤酸堿度。
4、上架前后,用微生物菌型生根劑,最好廠家推薦用量的上限。此時是第二次關鍵水,加入微生物菌型生根劑,注意葉片質量。
5、套袋后,開溝斷根施肥,距離定植行40公分以上,施肥量為葡萄產量的3%,配合施入復合肥總量4倍以上的有機肥和菌肥(避免生理性脫水)。喂肥后,沖施生根劑促使新根生長。
「補充:所謂生理性脫水是指單純施入復合肥后,局部鹽分過高,葡萄樹體內的水分回流來稀釋根系周圍的水分,達到自我保護的作用,植株上表現為新梢打蔫,中等葉片褪綠,老葉變小,7~10天不長。」
6、保持土壤濕度,做到見干見濕,不能干透了再澆水,這不僅保護根系,還減輕裂果。
7、晚熟品種9月上中旬(青島地區氣候),需要澆水并旋耕斷根,促使根系下扎找水,避免早來的冷空氣凍壞表皮根系。
總結葡萄根系的養護不是簡單一句施什么肥就可以搞定,更多是需要我們大家從頭到尾都要注意,每一環節盡量做好,根好了,營養才能吸收好,葡萄自然也會好!
來源:大豐收葡萄植保
感謝閱讀!快快關注我們,獲取更多***農技知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