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由于漫威宇宙的成功,很多漫威的超級英雄都成為價值很高,名氣很大的角色。
不過,在漫威宇宙之前,則是相反的。
那個時候的漫威英雄,除了蜘蛛俠可以說已經是“火出圈外”以外,剩下的基本都只是在北美地區那些漫畫粉的圈子里有名氣。
放眼到路人觀眾乃至世界范圍,沒多少人認識的,也沒有多少商業價值。
今天要講的雷神托爾,就是這么一回事。
1990年,當時的山姆·雷米(日后《蜘蛛俠》三部曲的導演)在拍攝完自己的電影沒多久,接到了一個人的邀約。
這人名字叫斯坦·李。
斯坦·李讓山姆出來,兩人一起吃吃飯,由于本身山姆也很喜歡漫威英雄,當然是答應了。
在飯館里,兩人聊著聊著,斯坦·李表示很喜歡山姆的電影,并且問他感覺如果是要把漫威英雄電影化的話,哪個最合適?
當時山姆給出的答案不是蜘蛛俠,而是雷神。
兩人越聊越興奮,還談到如果將雷神電影化的話,要怎么設計他,怎么讓他帥氣出場,怎么設計他的故事,怎么保留原作漫畫的精髓等等。
聊到最后,山姆和斯坦·李決定,說了那么多,為何不干脆將這些都實現出來呢?
于是,他們在準備好資料以后,便跑去福克斯影業那里,商談關于《雷神托爾》電影的項目。
然而,福克斯高層在聽到他們的建議后,表示:“沒有任何意義,我們絕對不答應這個項目,靠他(托爾)的漫畫書能拍出什么好電影?”
于是,雷神的第一次電影化道路,就這么失敗了,而且被拒絕的非常干脆,沒有任何余地。
需要知道的是,不說超人、蝙蝠俠跟蜘蛛俠這三個很早就在全球都有名氣的英雄,即使是漫威本身的,當時美國隊長、神奇四俠等也是有電影化的打算。
當然,最后是否成功了另說,但至少那些影業不會拒絕得這么直接。
毫不猶豫地說不,理由只有一個。
你雷神商業價值太低。
很快,時間來到了1997年。
當時的索尼影業,打算花費700萬美元從漫威手上購買蜘蛛俠的影視版權。
漫威當時財政不理想,總裁就跟索尼高層提了個建議,2500萬美元,所有漫威英雄的影視版權都給你們怎么樣?
索尼高層的回應是哈哈大笑,然后一通踩踏:
“開什么玩笑,你們那些英雄除了蜘蛛俠以外有哪一個是有價值的?”
當時的托爾,自然也是被歸類到“毫無價值的漫威英雄”一欄,被***方當成一柄生銹的錘子。
3年以后,由于《X戰警》在電影上獲得了成功,再次促使了《雷神》的影視項目。
大概是知道憑托爾的人氣要拍成大***的電影是不可能的,所以漫威是打算將之拍攝成電視劇。
當時也有一些電視臺表示愿意放映。
然而,結果這項目搗鼓了4年都沒個著落。
為什么?因為壓根找不到愿意投錢的影業。
直到2004年,索尼影業才算是接下了這個項目,但也只是名義上的接受,項目基本沒有任何推進,雙方無法就工作上達成一致,也沒辦法找到合適的導演乃至編劇。
就這樣又過去了2年,項目被轉移到了派拉蒙影業,而這次漫威影業則打算“親自操刀”,破釜沉舟地向銀行抵押自家旗下的英雄換來資金,并將《雷神托爾》作為漫威宇宙第一階段的一部分來進行拍攝。
不過,雖然是如此,但過程其實并不順利。
主要是,漫威得花精力壓下其他人的聲音。
首先,最初的導演馬修·沃恩打算將雷神拍攝成一部3億美元的超級大***。
雖然因為后來漫威宇宙的關系,很多人都認為漫威里能跟超人對標的英雄是驚奇隊長,但在原作漫畫里,漫威真正跟超人對標的復仇者是雷神。
戰斗力跟超人同檔次的雷神,要電影化的話肯定是非常燒錢的,馬修明顯是將拍成那種典型的打打打商業電影。
但這個想法很快就被漫威高層否了。
原因也很簡單。
第一,3億美元的預算,相當于《復聯1》的1.5倍,當時漫威手上的資金可不多,哪里能這么胡亂揮霍錢?
第二,凱文·費奇對于建立漫威宇宙一事早就有了比較完整的規劃,同時也極力避免出現“鶴立雞群”的情況出現。
要是你雷神完全還原原作漫畫那個匹敵超人的戰斗力,那電影化以后還要其他英雄做什么,你一個人把所有反派都解決了。
第三,以雷神當時那個知名度,完全不值得漫威投那么多錢,因為極大可能是賠本買賣。
最終,馬修出局,漫威影業經過一段時間,終于確認了新導演肯尼思·布拉納。
肯尼思的一個優點就是比較聽話,雖然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最后還是以漫威高層的想法為主,于是《雷神托爾》的故事則確定了以打造仙宮以及擴展世界觀為主。
同時托爾這名角色的戰力被大幅度削弱,這是為了迎合第一階段復仇者們的整體戰力。
選角方面也沒有含糊,漫威并不想找什么大明星出演托爾,畢竟片酬是很現實的事兒,他們希望能找到一個性價比高的演員。
錘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最初雖然有去試鏡,但很快就被刷了下來,原因是凱文·費奇對他不滿意。
然而,后來他還是被再次邀請試鏡,還擊敗了同樣來競爭托爾這角色的抖森。
原因?其實還是比較簡單的,性價比高,夠便宜。
當時的錘哥片酬僅僅15萬美元。
在《雷神》項目持續推進的時候,《鋼鐵俠》的成功也讓漫威高層越發的自信,果不其然,這部電影上映后也同樣拿到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當時的《雷神》在全球范圍斬獲4.49億美元的票房,在漫威宇宙第一階段里僅次于《鋼鐵俠1~2》跟《復聯1》,排在第四,要勝過《無敵浩克》跟《美國隊長1》。
而如今在鋼鐵俠跟美國隊長都隱退的情況下,雷神還是新世紀以來第一位擁有自己第四部個人電影的超級英雄。
想了一下也是挺有意思的,二三十年前的雷神被人唾棄毫無價值,現在個人系列都出到第四部了。
當然,所謂千里馬常有但伯樂不常有,現在雷神背后是自家人,漫威當然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大價值了,不鐵了心去捧才怪。
且看《雷神4》出來后又會怎么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