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的臺山我們看見了一種叫紅絲線的植物。
老黃是個廣東的臺山本地人,他告訴我們說這是紅絲線。別名又叫:青絲線、山藍、紅蘭、四川草、肺癆草、紅菅草、青紅線、咳嗽草。十萼茄、衫鈕子、野燈籠花、血見愁、野花毛辣角。紅絲線為爵床科植物山藍的全草入藥。本草生于山坡、路旁,多為栽培。花期5-8月,果期7-11月。全年可采。
他說;這種植物廣東臺山人本地叫紅欖(注:疑為紅藍音誤),臺山人一般將肥豬肉伴上剁碎輕炒的紅欖,用來作為"臺山咸肉棕"的香料,腌制過的肥豬肉能發出很特別的香味,所以作為正宗"臺山棕"的標志之一!!全廣東乃臺山一帶的地區的本地人才懂得使用此植物。
老陸是個廣西人,他一聽到老黃說只有本地人才懂得使用此植物的話后,就立即接上了老黃的話題說;用這紅絲線燉湯能去火,消炎,對盆腔炎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我在自己的屋前屋后都種了一些,是用來去濕當涼茶喝的。在以前我們那里到處多有,現在因為開荒人多了,所以在外面已經很難見到了。
我們這些北方來的外來客原來都以為這種植物只有在廣東才能看得見,聽了老陸的話候,我們才知道這種植物在廣西也會有。老陸看見我們用非常詫異的神態在看著他的時候,竟然非常自豪地告訴我們說;他們那里做的五色飯的紅色就是這貨染的。在壯族三月三也是拿這種植物染糯米飯的。并且還告訴我們說;紅絲線有2種顏色(紅色、紫色的),從植物上好難分的,只有用來泡米后才知道。他們家里的人在做糯米飯的時候,是先把紅絲線徹成小節,和葉一起徹細后,再放在鍋中炒,葉干去,加水煮出計,瀝去渣,泡上糯米,上色到最好后瀝出米上鍋蒸熟即可,泡米的時候不能夠泡太久,太久反而會腿色的。紅色一般葉面有細毛,紫色則沒有。紅色和紫色還分別有多個品種的。一般莖較粗的染出來的顏色偏暗,不太好看;莖較細的染出來的顏色偏亮,很好看的。我是個吃貨,喜歡色香味俱全,所以幾個品種我都種了,打算淘汰掉一些不太漂亮的。我在家如果不干活,就搗弄點吃的,剛好又對植物很癡迷,紅絲線搗爛置開水中,片刻即見水中有紅線狀滲出物,稍久,水全部紅色,故稱“紅絲線”。
當聽了老陸的繪聲繪色地描述著做糯米飯的一些話后,使得我們大家都分泌出許多酸酸的唾液,很想吃一口那種從來沒有看見過的用紅絲線染糯米飯。老陸見我們聽的入了迷,就開始講紅絲線的藥性了。他說;紅絲線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其性味甘、淡、涼。具有清熱解毒、行氣止血之功效,民間多用于治療毒蛇咬傷、中暑、扁桃體炎、傷風、氣喘、小兒驚風、散瘀止血。用于肺結核咯血、肺炎、糖尿病;外用治跌打損傷腫痛。
內服:煎湯,15~30克,(鮮者30~60克)。具體的民間便方有;治療肺熱咳嗽或者內傷咳血;可以用紅絲線30-60克,水煎沖蜜服,每日1劑,連服七天。治療流感、或者麻疹;可以用鮮紅絲線30-90克,水煎服。治療跌打瘀腫;可以用紅絲線60克,水煎服,或鮮品搗爛外敷。治療癰、癤、疔;可以用新鮮的紅絲線30-60克,水煎服,別用鮮品搗爛敷患處。治療咽喉腫痛:可以用新鮮的紅絲線30至60克,水煎服。
在最后,當他談到治療小兒出現了驚風、肝熱的時候,他十分嚴肅地告訴我們說;這種病已經是非常危險的,一般都應該上醫院去了。只是在無法可想的情況下才使用新鮮的紅絲線15至20克,水煎,調冰糖服,試試看。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
謝謝關注《認識是寶>>每天來這里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歡迎關注,收藏,轉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