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有個很奇妙的現象。男性被期望成隱忍、抗壓、少說話、多做事、不尋求依賴的角色。而女性則不同——女性往往被允許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就造成了一個矛盾:
很多男生和女朋友發生矛盾之后,往往都沒辦法去應對女性的情緒。
就像之前遇到的一個案例里,一位男士,和女朋友常常發生爭吵。但每次他都吵不贏。因為每當他列出了1、2、3點,有理有據去分析和反駁邏輯漏洞時,女朋友卻哭了,說“你居然吼我?!”。
這可以說是他的軟肋了,一方面,他會覺得對方楚楚可憐,不忍心繼續辯駁下去;另一方面,他從小受到的教育也會告訴他自己,男人嘛,應該大度一點,讓著自己的女人。這么認真地去吵吵,干嘛呢?
這下可好了,每次吵架,變成了他先認輸。但久而久之,他又覺得心里憋屈得很。
想要打破這個魔咒,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有這么幾個小妙招:
一、重視互相的情緒。情緒上頭的時候,雙方往往試圖按住對方的情緒,試圖告訴對方“你就不該生氣,你就該按我的想法這樣那樣”。但是,這種情緒上的忽略,只會讓情緒繼續發酵,無法創造一種良好的溝通氛圍。
如果當前其中一方確實聽不進去,那么可以暫時脫離。但一定不是永久性的逃離和擱置。比如,男生可以告訴女生:“我很想好好討論一下這個事情,不過現在確實心情很糟糕。我出去抽根煙,20分鐘之后,我們再一起好好聊聊?!?/p>
二、表達想法的時候,不要向對方提要求,而是訴說自己的訴求。想說出自己的訴求,其實不容易。因為你可能會覺得不好意思、可能覺得丟面子、可能覺得傷自尊。
但是,你不說出來,對方永遠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情緒上的發泄,并不能讓對方聽懂你的訴求,只會造成更多的問題。溝通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爭輸贏,更不是為了發泄。
三、認真傾聽對方的話。這意味著,需要你保持冷靜,先放下自己的情緒,去理解對方的言行。
不要急著給對方貼標簽,下定義。
很多人急著給對方下判斷,假裝自己聽懂了。但其實,只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多機會說話。比如女朋友生悶氣,你說“遇到什么事了你可以告訴我”。女朋友說“和閨蜜吵架了”。你就開始上去告訴她“你們發生了什么,怎么吵起來的,誰對誰錯,怎么處理人際關系,怎么平衡利益等等”,balabala一大堆的道理就來了。
但其實,女朋友只是想要一句安慰。
如果能做到這幾點,你將不會再面臨“你居然吼我?!”這種世紀難題。
這種難題多了,就不是應對的問題了,而是面臨感情破裂了。
#婚戀手冊##情感點評大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