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隨著社交網絡的不斷發展,如今我們接觸到社交軟件的次數在愈發增多。而在這些軟件當中,最讓我們喜愛的,應該就是微信了。
尤其是微信的朋友圈,大多人都把它當成了生活中的“打卡”場所,不是今天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就是明天在朋友圈中上傳自己的圖片。
從某種程度來說,其實如今這個世界不僅分為現實可觸碰的世界,還存在著虛擬的網絡世界。
當人們接觸網絡的時間逐漸增多之后,其實我們都會在網絡世界中有著自己的身份和扮演不同種類的角色。
你的微信頭像,也許就是你虛擬世界的“顏值”;你的微信朋友圈,也許就是你在虛擬世界的“人脈圈子”;你的微信“簽名”,也許就是你在虛擬世界的表面原則。
談到微信“簽名”,相信大多人都不陌生。因為大多人都喜歡在“簽名”中寫出自己喜歡的座右銘,或者寫出自己的心聲想法。
不過,在網絡世界當中,別人要想了解你,首先就會看你的頭像和你的簽名。這兩者怎樣,會決定別人留下怎樣的第一印象。
可以說,你的“微信簽名”,其實暴露了你的人生層次。
02
微信簽名該怎么寫,其實是一個人的自由。不過,好的微信簽名能夠提高別人對你的印象分,讓別人對你有好的印象。
一般來說,在日常的生活中,人們最喜歡用一些“雞湯”類的句子作為自己的微信簽名。
雞湯,那是具有鼓勵人心的作用的。而人們將這類句子用在自己的微信簽名中,證明這類人群較為感性,內心較為敏感。
為何這么說呢?因為“雞湯”的本身并沒有多大的意義,它唯一的意義,便是給人一點心靈的慰藉,讓人能夠暫時地打滿雞血。
如果這個人并非是“雞湯”類文案的支持者,那他只會看看就算,而不會將任何一句“雞湯”的話語放在心上。
可以說,這類人歷經滄桑,根本不會輕易被任何的“雞湯話語”所打動。對于這樣的人,他們只會選擇其他類型的“微信簽名”。
而那些喜歡“雞湯”簽名的人,他們要不就是較為年輕的人,要不就是心靈較為敏感的人。因為這些人,特別符合“雞湯”人群的氣質。
03
雖然說雞湯簽名給人一種“膩歪”的感覺,不過它還是有它存在的價值的。而且,在它的基礎上,還延伸出了這么一類微信簽名,那就是“文化類”的微信簽名。
何為“文化類”的微信簽名呢?便是一種以“名言警句”為主的簽名文案,它給人一種較為濃厚的文學氣息,也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
尤其是那些喜歡以“古語”為簽名的人,他們使用了這個簽名之后,那他的檔次就會高了起來。這樣的檔次,并非是現實生活的檔次,而是表面的檔次。
曾見過一些人,他們的微信簽名不是以《道德經》的言論為主,便是以佛經的言論為主,反正讓人感覺到特別高深莫測。
其實,對于這些喜歡“文化類”簽名的人,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去判斷。
第一個方面,有可能這些人只是碰巧喜歡這句話而已,而且覺得這句話真的可以“裝”出自己的格調。如此,這些人便有著“偽裝”的特性。
第二個方面,有可能這些人真的是文化類作品的愛好者。如此,他們以“文化”簽名為主,這就是他們真實一面的體現。
文化類的微信簽名,它讓人感覺到的,便是這個人已然上了一定的年紀,或者經歷頗深,和“雞湯類”的支持者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
04
第三種微信簽名,便超出了中文的范圍,而是進入到英文的范疇當中。
那些喜歡以“英文”作為自己微信簽名的人,其實他們有著標新立異的心理和想法。
在大多人都以中文為簽名的圈子中,他們率先使用英文簽名,自然可以向人們證明自己的特性。
不過,對于喜歡以“英文”為微信簽名的人,我們也要一分為二去看。
首先,如果他們是英文的喜好者,或者本身從事與英文相關的行業,那他們的行為還是很正常的。
其次,如果他們并非是英文的愛好者,而且連這些句子的意思都說不清楚,那這個人就只能是標新立異者罷了。
談到這里,相信很多人會說,如果人們不寫任何的微信簽名,將它空著,那這些人到底是些怎樣的人呢?
其實,寫不寫微信簽名,寫怎樣的微信簽名,這都是一個人的自由。雖然說從微信簽名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層次和想法,可這終究是表面的情況而已。
要知道,網絡上還存在著許多“擅長偽裝”的人。如此,我們不可能完全從他的表面言行中判定他是個怎樣的人。
一切,都并非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