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對月經量少并不太注意,甚至覺得月經量少,少去了很多麻煩。雖然月經量少對身體造不成疼痛影響,但是長此以往,最終會變成對身體健康的危害。而我在臨床上大部分會采用益氣補血的中藥方給予治療,并且收到了比較不錯的治療效果。
下面我就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先看一下方子組成。
黨參、炒白術、黃芪、熟地黃、當歸、白芍、菟絲子、淫羊藿、川芎、薏苡仁、蘇木、益母草、香附、雞血藤、甘草。
加減:(經后期)加枸杞子、女貞子、沙苑子以益氣滋陰養血;(經前期)加牛膝、蒲黃、延胡索、烏藥、車前子以活血通經。
真實案例分享孫女士,32歲,近一年來月經量少,顏色淡紅,點滴即凈,根本不需要衛生巾;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失眠、心悸;舌質淡,苔薄;脈虛而無力。
中醫辨證為:氣虛血虧
治療原則為:益氣補血,健脾調經。
用藥:上方結合中藥調周法加減用藥;同時囑咐患者在用藥期間應調和情志,避寒保暖,保持休息,并保持經期衛生。
3月后復診,自述月經量明顯增加,行經期三天,心悸消失,睡覺也安靜很多,氣色和精神明顯好轉。
這個方子好在哪里呢?方中黨參、黃芪為補氣健脾的良藥,炒白術可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從而更助黨參、黃芪之功;
熟地黃可補血養陰,白芍以增強其養血之功并有斂陰之效,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方中當歸、白芍合用以養血和營,并助熟地黃滋養心肝;
菟絲子、淫羊藿合用既能補腎陽,又可益腎陰,為補肝、腎、脾三經之良藥;
川芎在方中可活血行氣,使方中的熟地、當歸、白芍補而不滯;
薏苡仁利水滲濕,健脾,更助補氣之功;
蘇木、香附、益母草、雞血藤共達活血調經之功;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
這個方劑,在用藥方面簡便、廉價、療效可觀,適合大部分月經量少的女性使用!
注:本文為日常科普使用,文中涉及的方劑不作為具體用藥指導,如有類似癥狀需在***醫師辨證下指導使用,不可盲目使用。
#備孕##月經##中醫##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