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學博大精深,很多配方看似奇怪,卻是治病良藥。讓我們翻閱古籍,看一看古代人是如何運用有限的技術來治病療傷的。本文只是轉述古籍藥方,自己千萬不要在沒有藥師指導下輕易嘗試哦~
半天河,又稱“上池水”,是從天上降下、聚集在竹籬頭或空樹穴中的雨水。《本草綱目·水部》記載,半天河可治療神經失常、大便時排泄有雞肝樣的血塊,用來清洗毒瘡、疥癢也很有效果。患白癩風,可以取樹孔中的水清洗白色斑點處,再將肉桂搗爛,混合唾液外敷。
赤銅屑,就是煅銅時打落的銅屑。據《唐本草》《本草拾遺》等古籍記載,赤銅屑可以用來治療筋骨折傷、外傷出血、爛弦風眼、狐臭等癥。
地漿。掘地三尺后,在黃土層里注入新汲的水,攪混,澄清后取出的水,就是地漿水。據《本草綱目》記載:“地漿解中毒煩悶,解一切魚肉果菜藥物諸菌毒”,專解食物中毒等癥。
東壁土,即古代土城墻或民間土墻建筑東邊墻上的泥土。據《普濟方》等古籍記載,東壁土專治粉刺,皮膚過敏、痱子、眼袋浮腫等皮膚病癥。
凝水石,即寒水石,山西是主要產地之一。其實是一種石礦,在海盆或湖盆地中沉積的***鹽類礦物。據《本草求原》等古籍記載,可用于清熱降火,止牙疼,解巴豆毒等。
井華水就是清晨第一次汲取的井水。《本草綱目》記載:“井水新汲,療病利人。”中醫認為此水有安神、鎮靜的效果。
生消,又稱“消石”。多取含硝的土塊,擊碎加水浸泡,經多次過濾澄清,熱蒸去水分,冷卻后析出硝石結晶。據《雷公炮炙論》記載,“頭痛者,以硝石作末內鼻中。”
石腦油,實際就是低等動、植物埋藏在地下,經地質作用形成的液態可燃性有機巖。《綱目》記載:“涂瘡癬蟲癩,治針、箭入肉藥中用之”,具有解毒殺蟲之功效。
殷孽,即姜石,其實就是黃土層或風化紅土層中的鈣質結核,形態類似生姜。《千金要方》記載其有治通身水腫之功效。
鐵華粉,又稱“鐵霜”。將鐵打成薄片,磨光灑上鹽水,浸入醋甕中,置于陰涼處百天,將上面的銹衣刮下,研成細粉即可。《經驗后方》記載,可用于治療健忘、精神恍惚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