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的宋鳳其老伯,是閔行梅隴鎮許涇村的村民。前不久,他家兩層樓的老宅被裝修一新,但眼下,再搬進去住的,除了他們老夫婦倆,還多了5位同村的老年村民。今后,他家的這棟小樓里,將會有20位老人住在一起。
原來,老宋和3戶鄰居一起,將4棟老宅整體出租給了村里,再被村里“打包”改造成了一座農村版長者照護之家。到眼下為止,這里***剛滿一個月,已入住同村的10位老人,總床位則有60個,可以讓農村老人不離鄉土就享受到***化、品質化的養老服務。
記者前往采訪時,只見幾位阿姨正坐在“養老院”的客堂間聊天,而老宋則一個人呆在房間里看電視。作為4棟房屋的房東之一,老宋和老伴費阿姨免費入住一個30平方米的寬敞房間,兩個床位,仍算住在“自己家”。但同時,因為小樓總面積有300多平方米,老夫妻倆還能拿到每月1萬余元的房租,一年下來大約13萬元。
自己家變成了“養老院”,能適應嗎?“這樣很好??!相比以前,房子經過了裝修,條件變好了。我們老倆口也不用自己燒飯了,食堂里每天的菜譜都不一樣,今天早上7點吃的早飯,有稀飯、饅頭、雞蛋,很合我的胃口……”老宋告訴記者,現在,住在一起的人多了,生活也變得熱鬧起來,可以一起聊天、打牌、看節目;這樣一來,也可以減輕兩個女兒的負擔,她們每周來看望兩次,平時都有人照顧父母,放心許多。
記者看到,每個房間里都是窗明幾凈,兩個床位,有單獨的衛生間;走廊里,隨處可見扶手;雖然只有兩層樓,但還是安裝了電梯,方便行動不便的老人進出……據介紹,“養老院”的內部設施,全部按照本市養老機構設計標準進行設置與配備,體現機構的完整性、規范性和完全性。與此同時,這里還設置了休養區、休閑區、閱覽區、就餐區等多個功能區域,以滿足老人們的各種生活需求。
村里其他老人入住,費用高嗎?據介紹,這個長者照護之家主要面向本村居民,每月服務費為2800元,參加長護險還可以獲得每月600元補貼。這樣的養老費用,老年村民的房租和養老金基本可以承擔。在許涇村,一個房間的出租租金大約為每月700元到900元,一戶人家大約六七個,房間,每月租金收入就有4000—6000元。村民如果參加的是農保,每月還有1500多元的養老金。
這個養老點的生態環境,也為外界所稱道。走出大門,老人們只要步行200米,就進入了一個80多畝的生態園。這里原先是個違建堆場,拆違之后被村里打造成了小公園,里面滿目綠色,風景宜人。在公園的旁邊,還剛建成了一個戲臺,今后鎮里將會定期送戲過來,為老人生活增添樂子。
第一批老年村民入住后,更多村民則在觀望、猶豫,許多人隔三差五就會過來“看熱鬧”、打探情況。村干部笑著說,農村老人除了不愿離開鄉土、養老服務的購買力較弱之外,還存在一些觀念上的障礙,擔心入住養老院會讓子女沒面子,但通過第一批老人的示范引導,預計春節后入住的老人將會明顯多起來。
為推動居家、社區、機構養老的融合發展,許涇村的長者照護之家還將發揮自身優勢,結合周邊社區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對外***機構養老設施與服務資源,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日托等***化照護服務,方便老年人就近享受養老服務。
實際上,這并不是梅隴鎮打造的第一個農村版長者照護之家。一年前,該鎮在永聯村吳介巷試點建立了閔行全區首家農村版長者照護之家,自運營以來受到了社會的廣泛歡迎,入住老人已從最初的8個人增加到了現在20多個人,床位全滿。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養老點還委托民營同康醫院提供24小時照護,為入住老人提供***治療、護理和康復。
前不久,梅隴鎮還推動虹梅養老院“打開圍墻”,探索***式居家養老服務,放大***機構的資源優勢,輻射周邊,為社區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日托、短期托養5項基本服務,以及居家護理、照護培訓、輔具租賃、康復保健等4項拓展服務。記者采訪當天,一群社區阿姨正在養老院的餐廳里練歌,據說當天下午他們要在這里舉行年會?!按蜷_圍墻,不僅方便了周邊社區老人,也為養老院帶來了人氣、活力和歡樂。所以,養老院里的老人對此也十分歡迎。”養老院負責人坦言。
據透露,近期,梅隴鎮還將啟動一所曙建養老院的建設,以滿足城鎮居民就近養的需求,預計兩年后投入使用,可新增養老床位1366張,這樣的規模將在鎮級養老院中位居前列。
欄目主編:黃勇娣文字編輯:黃勇娣
梅隴鎮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