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財經社孫浪
編輯|鹿鳴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必勝客在美國“撐不住”了。
8月18日,據CNN報道,美國300家必勝客計劃永久關閉,原因是必勝客母公司百勝集團在美國最大特許經銷商NPC國際面臨破產。而NPC國際在美國共有1227家必勝客門店,除關閉300家外,剩余927家門店也將被出售。
據悉,因為受到疫情影響,NPC不僅面臨線下消費的停擺,還背負著近10億美元的巨額債務。再加之不斷上升的勞動力和食品成本,最終導致了公司申請破產。
而對于即將關閉的門店,必勝客母公司百勝集團表示,與其他的門店相比,這面臨永久關閉的這300個門店的業績“表現明顯遜色”,但也會幫助受影響的員工在附近其他的必勝客門店找到工作。
據公開資料顯示,百勝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餐飲集團,旗下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小肥羊、東方既白等世界著名餐飲品牌,分別在烹雞、比薩、火鍋、中式快餐等領域名列全球第一。
但是由于疫情的影響,包括百勝集團在內的餐飲企業無一不遭受重創。而且在疫情最為嚴重的美國,百勝集團旗下連鎖餐廳必勝客更是面臨閉店的危機。但其在中國卻依然保持著積極的發展面貌。
據百勝中國官網信息,盡管新冠疫情帶來挑戰,但公司看好在中國的長期發展,2020年新開800-850家門店的目標不變。而截至7月31日,百勝中國旗下餐廳數已突破10000家。
“拖后腿”的必勝客
實際上,百勝中國一直都保持著快速發展,并在近幾年加速了新店開張。據統計,百勝中國的餐廳數量從2016年底的7562家增加到了2019年底的9200家,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7%。不僅如此,在2019年,新開店數更是達到了1006家。這意味著每天有近三家新店開業。
但其中的最大功勞卻并不是必勝客,而且在百勝中國近幾年的發展中,必勝客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小。
實際上,在百勝中國的門店“擴張”中,肯德基才是其中最重要的角色,占據著百勝中國近七成的餐廳數量。據其今年二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肯德基共開設了142家新店,截至6月末,肯德基在國內的餐廳數量達6749家。對比而言,今年第二季度,必勝客僅新開設了8家餐廳,第二季度末的餐廳數量為2258家,僅為肯德基的三分之一。
此外,從銷售額上來看,百盛中國整個系統的銷售額同比下降4%,其中肯德基銷售下降6%,必勝客銷售下降12%。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11%,其中肯德基下降10%,必勝客下降12%。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5年前開始,必勝客就已被冠以“拖后腿”的存在。在2015、2016年,必勝客在中國市場出現了長達8個季度的業績連跌——2015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其同店銷售分別下降了6%、4%、1%和8%,2016年四季度同店銷售則分別下降了12%、2%、11%和3%。
2017年,必勝客因為外賣業務的發展和超值套餐的推出,使得其業績有些許復蘇。其第一至第四季度同店銷售額分別為2%、0、0、1%。
到了2018年,必勝客又再次拖住了百勝中國的后腿,浪費著肯德基創造的盈利。財報顯示,2018年公司營收為84.2億美元、同比增長8%,利潤9.41億美元,同比增長21%。其中,肯德基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2%,系統銷售額同比增長7%。而必勝客同店銷售額下降5%、系統銷售額下降1%。
而在2019年,百勝中國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3%,其中肯德基同比增長4%,必勝客同比增長1%。但即便如此,也難掩其頹勢,必勝客在2020年再度“打回原形”。
銷售額一個呈下降趨勢,一個始終保持增長,必勝客與肯德基之間的差距也在進一步拉大。
必勝客曾經的高端
1990年,必勝客在北京東直門開設了第一家中國分店,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在接下來的十年,必勝客一直都屬于高不可攀的存在。在90年代的時候國內能夠消費得起這個品牌的群體,絕對是正宗的中產階級(甚至更高)。而想要嘗鮮的人們,則需要勒緊褲腰帶近半年才敢走進必勝客的門店。
而作為當時的高消費餐飲選擇,消費者們需要穿戴整齊地走進必勝客,“學習”享用西餐的知識,小心翼翼地拿起刀叉去享用美食。很多人第一次用刀叉就是在必勝客。那時的必勝客就代表著時尚、體面、高端的西餐文化。
進入千禧年后,必勝客開始以一個“披薩專家”和“西餐權威”的角色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擴展開來。那時的西方文化對我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必勝客也因此讓年輕人們趨之若鶩。
據了解,2005年,肯德基爆發蘇丹紅事件,這是自1987年進入中國市場的肯德基第一次面臨食品安全事件。而在肯德基遭遇了問題后,百勝只好將希望寄托在必勝客這種不論是消費感覺,還是價位都還是主力消費的年輕人群身上。可以說,必勝客甚至充當了提升百勝在中國形象的角色。
在那幾年,必勝客飛速擴張。即使是在2008年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必勝客中國的同店銷售仍高達17%。2009年必勝客門店數量達到558家,同比增長10%。
然而,一次為“救火”還好,多來幾次也令必勝客陷入了“危險”之中。
2012年,肯德基被爆出“速成雞”事件,2014年,肯德基又陷入了“福喜過期肉”事件。接二連三的食品安全問題,讓肯德基迅速陷入低谷。而那時必勝客再次被委以重任。既需要“為肯德基補窟窿”還得兼顧“做年輕人喜歡的體面西餐”。
然而到最后,窟窿或許補上了,但“體面”沒有了。數十年來辛苦經營的高端形象被慢慢打破,現在的必勝客已然被不少人認成了快餐店,曾經令人著迷的“高端西餐文化”可以說已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