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換季的時候到了,大家有沒有想要換個發型呢?
為了保養為數不多的頭發,阿研周末去剪短了。因為有點近視,全程看不太清Tony老師在干什么,一直以為剪完頭發會是這樣的:
或是這樣的:
帶上眼鏡一看,居然是這樣的……
閉眼平復心情的時候,阿研想到一個問題:
為什么理發師被叫作Tony老師?
我Tom老師表示不服。
你去觀察就會發現,很多理發店大多都愛走“國際化”路線,理發師也都會給自己起個英文名,聽上去顯得既神秘又高大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出國進修過。
Tony這個名字順口好記,又不像Tom、Peter等爛大街,于是從眾多英文名中脫穎而出,還與Kevin、Allen并稱“理發店三巨頭”。久而久之,人們索性把Tony當作理發師的統稱。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Tony老師總是自帶滿滿的槽點——比如無視你“只修一點點”的指令,硬是把及腰的長發剪成寸頭;理發時跟你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連你在哪上小學都打聽清楚了,最后只為讓你辦張卡;明明只能剪出殺馬特土味造型,名字倒是這么“洋氣”。
一聲“Tony老師”,略帶嘲諷和抱怨意味,背后飽含著我們曾因發型太丑而見不得人的心酸。
當然了,“Tony”遠沒有你想的那么簡單。
作為形容詞,tony有“時髦的,高檔的”的意思。
fashionable,expensive,andhavingalotofstyle作為英文名的Tony則來源于羅馬名Anthony(或Antony)。同名者有不少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比如羅馬帝國的將軍馬克·安東尼(MarkAntony),曾與奧古斯都共同統治羅馬,還被莎士比亞寫進悲劇《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中。
演講中的馬克·安東尼
不過,玩笑歸玩笑,阿研在此還是要向大部分敬業辛勤的Tony老師道一聲感謝~
最后,阿研總結了不同發型(hairstyle)的英語表達。背會它們,下次就可以和Tony老師露一手了!
先是女生最常見的幾種發型:直發、***浪和卷發(Straight/Wavy/CurlyHair)。
如果你扎辮子,可以有這幾種選擇:馬尾辮(ponytail)、麻花辮(plait)、雙尾辮(pigtail)。
喜歡把頭發盤起來的女生,可以這樣表達:bun(盤發,圓發髻)。
還有一種短發女生很喜歡的發型:bob(齊耳短發,即波波頭)。
男士的發型相對簡單一些:經典短發(simpleshort)、平頭/寸頭(crewcut)、大背頭(slicked-backhair)。
你有哪些有趣的理發經歷呢?
快在留言區告訴阿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