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魚這個物種最開始誕生于1996年的馬來西亞,是水族專家謝玉鍬先生用青金虎、紫紅火口、紅魔鬼、金錢豹等魚經過多代雜交培育得來的慈鯛雜交物種。下面我們先來欣賞一下早期羅漢“花角”。
▼這是非常非常著名的一條羅漢,是羅漢處于混沌時期的一條明星,這是當時漁場心目中趨于完美的一條魚,寬大的身板,巨大的體型,包尾無縫隙的三鰭以及略欠缺的額珠是當時花羅漢的特色。
▼讓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另一條在當年登峰造極的花角,前紅后黃的體色不但不單調,反而營造出了一種古典美,可以說是早期的花角奠定了今天的羅漢。
▼這是一尾老版珍珠,可以從圖片中看出,它還是繼承了花角的一些特性:寬大粗壯的尾柄,略帶青灰的體色,巨大的體型,可見那時的羅漢體質還是比較健壯的。
▼再往后一些的時光里,出現了古典金花,本人也是深受其魅力所惑:在花角的血統上進一步改良與融入體無黑紗的火口并甄選出的新一代:炮彈頭、方身板、平眼、平鰓、大三鰭包尾無縫隙以及粗壯的鰭條梗骨構成了一尾泳姿霸氣、神態犀利、氣定神閑的古典金花。
而古典金花的壽命也是比較長的,當然,體質好也是它們的優點,但是它就是如此完美的嗎?不是的,它的成長期長,起頭比較晚,而且接近原生的基因讓它們的幼魚以及亞成是那么地多變和神經質,很多魚友親切地管養古典金花叫“熬”。
▼這是一尾達摩金花,滿拉的珠點拉線十分璀璨耀眼,寬大方正有棱有角的身軀,巨大的三鰭是早期金花的基本特征。
▼達摩金花
接下來我們再來欣賞一下羅漢史上最經典的明星——來自馬來西亞的經典金馬騮,與現在市面上的馬騮不同,經典金馬騮的體型更寬大,方身平眼,拉線以及珠花十分出色,可惜漁場出產的達標金馬騮數量稀少再加上馬來對國內進口的限制,我們很難在國內欣賞到如此優異的個體,以下與君共賞。
▼馬來西亞的傳奇彩虹,凹陷的眼睛,櫻桃小嘴,霸氣舒展的三鰭,寬大的尾展令人好生振奮。
接下來我們來欣賞這一尾古典金花,標準的炮彈頭,鐳射紋路大三鰭,身上野性的紋路十分具有古典氣質。
▼接下來介紹一下珍珠系的滿銀,顧名思義就是如身披銀甲的武士,在泰國親切的被稱為“藍絲綢”。體無墨斑,身披銀甲,體如藍色絲綢是它們最大的特征。
▼紅馬出現的時間也比較早,近年來比較熱門,以下圖片為兩匹退紗后的汗血寶馬,可愛的馬嘴,憨態可掬的猴臉,霸道的性格,超好的互動也是很多朋友們喜歡它們的原因。
▼上揚的頭型,紅到身體末端的體色,閃爍的珠點。這是一尾品相優異的紅鉆。
▼泰金則是近年來在金花的出發點上改良的品種,這兩尾都是比較優異的個體,培育者們為了追求更加耀眼的珠點拉線,急功近利地融入了珍珠基因,因此泰金相對來說起頭較早,體質相對比較差。以下這兩尾的身板三鰭、顏色、拉線、頭型各方面都比較不錯。
▼黃金則是珍珠系當中退紗干凈的個體,因為種魚有攜帶退紗基因,所以一窩仔魚里會出現很少數退紗個體。
▼雪山則區別于黃金,屬于金花品系。前傾的頭型、方正的身板、白眼、平嘴、包尾無縫隙的三鰭是金花的基本特征,雪山是大多數金花二次退紗的結果。
下面借用一位魚友的泰金圖片,這是一尾非常優秀的個體,在額珠大小、拉線、顏色方面非常不錯,但是三鰭偏弱也是泰金在繼承優勢的同時繼承的不足。
▼德薩,以下這尾全身珠點呈投射狀、熒光度極高、紅白對比鮮明、艷紅的底色極為討喜、品種純正的它是一尾不可多得的正統德薩。
▼印尼金花
▼通常把金花系當中前紅后白(或黃)不帶亮片的個體稱為彩虹,值得一提的是,在泰國是并沒有彩虹、幻彩之分的。同一批苗子中有繼承性狀不同的個體,只是到了國內,魚友們把不帶亮片的稱為彩虹,帶亮片的稱為幻彩。
▼鴻運當頭,通常國內把紅色上頭,紅色不超過身體二分之一的珍珠稱為鴻運當頭,現在的鴻運大多數來自于泰國漁場。
▼拉線猴子,據說是當年金馬的改良后代,通常把拉線亮紋上頭的珍珠稱為拉線猴子,有些個體甚至在拉線方面超越了當年金馬,但是體型卻呈略顯薄弱的倒三角狀。
▼印尼帝王金花憨態可掬的神情,紅黃對比的體色,犀利的眼神,可愛的抿嘴讓人愛不釋手。
▼一尾體色如火的珍珠馬騮,十分有特色。
本文轉自:羅漢魚吧——我的女神叫泰勒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