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上冊的第四單元是對景物描寫類的文章進行學習,因此會把重點放在景物描寫細節方面及景物描寫類文章的框架結構等的梳理上,要引導孩子逐步形成對景物描寫類文章的閱讀思維和寫作框架。
做丨減丨負丨不丨躺丨平丨的丨家丨長
《語文園地四》閱讀與寫作復習思路
語文第四單元復習思路
一、閱讀:帶著問題去讀文章,并繪制思維導圖
誰的家鄉在哪里,那里有什么景物,他在那里做什么?繪制思維導圖
二、寫話:留言條(重點在于格式和內容總結)
留言條的三部分
一、稱呼:先寫留給誰,稱呼要頂格寫。
二、正文:空兩格另起一行寫,要寫清楚有什么事。
三、落款:最后寫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名字和日期都要單獨占一行,并且右對齊。
注意:人稱代詞的變化。
題目中常常是敘述一件事,寫留言條時,不能直接照搬題目敘述中的人稱代詞,而應轉化一下,如敘述中的“你”應轉化為“我”,“他、她”應轉化為“你”或“您”。
三、基礎知識(第四單元綜合,包含語文園地四)
1.關于生字
①識字表:要求會拼音、會組詞,最好掌握字的部首、結構與音序,可以做到看詞語寫拼音,涉及生字:樓、依、盡、欲、窮、層、瀑、布、爐、煙、遙、川、聞、名、景、區、省、部、秀、尤、其、仙、巨、位、都、著、形、狀、譚、灣、湖、繞、茂、盛、圍、勝、央、島、紗、童、境、印、客、溝、產、份、枝、搭、談、好、夠、收、城、市、干、留、釘、利、分、味、昌、鋪、調、硬、臥、限、乘、售
②生字表:要求會寫并可以寫出生字的筆順、會組兩個以上詞語,熟練掌握生字的部首、結構與音序,包括以下生字:樓、依、盡、黃、層、照、爐、煙、掛、川、南、部、些、巨、位、每、升、閃、狗、灣、名、勝、跡、央、麗、展、現、披、份、坡、枝、起、客、老、收、城、市、利
③多音字:更、落、盡、都、當、彈、倒、薄、要、盛、種、好、分、干、調
2.關于詞語
①詞語表(聽寫):
②近義詞(讀熟)
聞名—著名、神奇—奇妙、秀麗—秀美、陡峭—陡峻、環繞—圍繞、茂盛—茂密、清晰—清楚、展現—展示、隱隱約約—模模糊糊、喜愛—喜歡、茂密—繁茂、熱情—親熱、有名—著名、五光十色—五顏六色
③反義詞(讀熟)
陡峭—平緩、乏味—有趣、升起—降落、茂盛—稀疏、清晰—朦朧、隱隱約約—清清楚楚、苦—甜、茂密—枯萎、喜愛—討厭、展開—收攏、有名—無名、熱情—冷淡、五光十色—黯淡無光
④詞語搭配
(茂密)的枝葉(茂密)的森林(茂密)的竹林
(流動)的熱空氣(流動)的溪水(流動)的人口
⑤詞語擴充(讀熟背過、會寫)
窮盡山窮水盡層疊層林疊翠
煙云煙消云散山川名山大川
張望東張西望奔走東奔西走
家業安家立業思想冥思苦想
來往寒來暑往風雨狂風暴雨
⑤特殊詞語
ABCC類詞語(讀熟)與偏正類短語不完全一樣
金光閃閃想入非非人才濟濟怒氣沖沖
果實累累文質彬彬風塵仆仆心事重重
主謂短語—名詞+動詞/形容詞(什么怎么樣):
例:群山環繞、樹木茂盛
拓展:湖水碧綠、星光燦爛、江山多嬌、山河壯美、景色美麗
并列短語—名詞+名詞(什么和什么):
例:名勝古跡、山清水秀
拓展:湖光山色、冰天雪地、風和日麗、鳥語花香、青山綠水、
偏正短語—形容詞+名詞(什么樣的事情),也是AABC:
例:點點燈光、蒙蒙細雨
拓展:點點星光、綿綿春雨、滔滔江水、朵朵鮮花、條條大路
含水果名稱的地名:
葡萄溝、棗莊、仙桃市、木瓜鎮
含有數字的成語:
五光十色、一清二白、三心二意、五花八門、十全十美、七上八下
顏色詞的構詞***:
白色—雪白、米白、奶白、純白、
紅色—火紅、桃紅、棗紅、暗紅、鮮紅
黃色—土黃、鵝黃、金黃、橘黃、杏黃、姜黃
綠色—草綠、翠綠、墨綠、碧綠
藍色—瓦藍、天藍、湖藍、
灰色—煙灰、煙灰、炭灰
3.句子
①說出詞語的意思,并可以用詞語造句
隱蔽:隱藏、躲避的意思。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八路軍躲藏在大山里,敵人很難發現。
造句:他向樹叢奔去,隱蔽起來。
煩惱:煩悶苦惱。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小明很是矛盾,不知該去還是不該去。
造句:周六的時間很緊張,到底是選擇學習打籃球還是學習跆拳道,我很煩惱。
流連忘返:流連:留戀不止。玩樂時留戀不愿離開,忘記了回去。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景色太美,太迷人,觀光旅游的人都舍不得回家了。?
造句:大明湖的景色優美,讓人流連忘返。
②會說比喻句
柳條:柳條像姑娘的發絲,在風中輕輕地飄動。
云朵:天上的云朵像一群白鵝,仰起脖子鳴叫著。
楓葉:火紅的楓葉像孩子們紅紅的手掌。
椅子:椅子像爸爸溫暖寬大的懷抱,把我攬入懷中。
路燈:路燈像導航者,讓黑夜中行走的人們找到回家的路。
胡子:爸爸的胡子像一根根鋼針,扎得人好疼。
4.背誦原文,根據課文填空
①背誦《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
②背誦《黃山奇石》第2-5自然段
③背誦《日月潭》第2-4自然段
④背誦語文園地四的日積月累
四、知識拓展
1.有山皆圖畫、無水不文章
這句話的意思是山都如畫圖一般壯美,水都如詩如歌秀麗,形容山光水色之美。
一說《有山皆圖畫》是李白所作,全詩詞如下:
有山皆圖畫
有山皆圖畫,無水不文章。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第一句出自清代梁章鉅的《楹聯叢話》,用來比喻山水的美麗和重要性。第二句出自曹雪芹《紅樓夢》,是林黛玉代賈寶玉作的一首五律,意思是:一畦畦韭菜于春風中長得翠綠欲滴,一片片稻田飄溢著陣陣花粉的清香。第三句出自蘇軾的《三槐堂銘》,“忠厚傳家久”是指人在品德方面的修為,強調只有忠厚才能傳家;“詩書繼世長”強調文化知識在家族傳承中的作用。
2.白馬西風塞上,杏花煙雨江南。
這句話的意思是駿馬在塞北的草原上縱情奔馳,杏花在春雨中悄然綻放,把春天的江南裝點的更加溫婉秀麗。寫出了豪邁壯闊的塞外景色和秀美溫婉的江南景色的對比。
這句楹聯出自徐悲鴻的手筆,原文如下:
劍馬求不得,狂歌走天涯。
白馬西風塞上,杏花煙雨江南。
3.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是情。
清風明月這樣悠然的自然景色,原本就是無價的,可遇而不可求的,眼前的流水與遠處的山巒相映成趣,別有情趣。
這是滄浪亭的楹聯,是集句而成,上聯源于歐陽修《滄浪亭》詩,下聯出自蘇舜欽《過蘇州》詩。
滄浪亭在蘇州城南,是以亭命名的園林。
初為五代吳越廣陵王錢元璙的花園,以后逐漸荒廢。
滄浪亭的成名,始于北宋慶歷四年(1044年)詩人蘇舜欽在園內建亭。蘇舜欽因參加范仲淹為首的政治革新集團,屢次上疏談論朝廷大事,敢言人之所難言,為邪惡(保守)勢力所忌恨,削職為民。退居蘇州,買下這個地方,筑亭其中,叫滄浪亭。亭名來自屈原《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滄浪,漢水。濯,洗,自稱滄浪翁。作《滄浪亭記》。山頂有一座方形石亭聳立,飛檐翹角,亭額“滄浪亭”。
滄浪亭的石柱上鐫刻一副對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這副對聯,不是建亭時就有的,而是清嘉慶年間江蘇巡撫梁章鉅集歐陽修和蘇舜欽唱酬詩句。上聯是歐陽修《滄浪亭》詩,下聯出自蘇舜欽《過蘇州》詩。梁先生屢次書寫,都感到不如意,故雖集句成聯,卻沒有寫于亭上。直到清末,才由著名學者、書法家俞樾為之書寫,鐫于柱上。有游客慨嘆,梁先生身為巡撫,是省級封疆大吏,大筆一揮,說不定會名留千古,然而他卻如此“謙卑”,在“官本位”的封建社會,實在難得!
4.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
寓意是大霧彌漫,看不清遠處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這是一副寫景的回文聯,回文的技巧為了表現與強化主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讀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種水天相連、山霧相連且連綿無盡的壯觀景象。
這副回文聯,正讀成對,反讀亦成對,很獨特。從第四字向兩邊看,此聯極具對稱美。在詞性對仗上亦顯工巧,上下聯從最后一個字往前倒著念也可以成一副對聯,由于回文聯回環反復的特點,讀起來流暢婉轉,韻味十足。
5.《登鸛雀樓》知識拓展
①時至今日,《登鸛雀樓》還會出現在中國國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場合。
②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指出,唐人在鸛雀樓所留下的詩中,“惟李益、王之渙、暢當三篇,能狀其景”。其中李益的詩是一首七律;暢當的詩也是一首五絕,也題作《登鸛雀樓》。詩境也很壯闊,不失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渙的這首詩在前,比較之下,終輸一籌,不得不讓王詩獨步千古。
同崔邠登鸛雀樓
【唐】李益
鸛雀樓西百尺墻,汀洲云樹共茫茫。
漢家簫鼓隨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
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知長。
風煙并在思歸處,遠目非春亦自傷。
登鸛雀樓
【唐】暢當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6.《望廬山瀑布》知識拓展
李白還有另外一首《望廬山瀑布》,一說是同時所作。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
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五、復習資料
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