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延亮(超載樂隊)
李延亮中國年輕一代的優秀吉他手,曾受過謳歌和老五的指導。他是一位擅于“追逐靈感”的音樂人,父親曾是一名鼓手,從小培養了他勇于表達自己的感受,自由自在質樸而率真的特質。高中畢業后,他成了一名文藝兵,六年的軍旅生活使其音樂語言在實距中不斷地成熟起來。他堅韌地走著,走向他更廣闊的世界。
93年他毅然棄官不做,只身到北京加入了高旗領導的“超載”樂隊。他在老狼、潘勁東、倮倮、許巍、驊梓等人的專輯中都留下了精彩獨特的吉它聲。
2、歇斯
可能有些樂迷對歇斯并不是很熟悉。但在圈內歇斯可是一位人所皆知的吉他高手,曾創建:雙手點弦:被人們稱為六指琴魔。被譽為:中國第一速度。
3、劉義軍(唐朝樂隊)
1982年開始學吉他,1985年不顧家人反對,上北京求教,刻苦學琴,平均每天練琴8小時以上。
1992年《SPIN》雜志評為“中國最偉大的吉他手”,不只因為他的技藝出神入化,更因為他的吉他聲中充滿創意與感情。
在80年代末,老五的大名在國內的音樂圈就已經叫得很響,當時有一句話可以佐證:“北有老五,南有撈仔”。這兩人均是行家公認的南北兩大吉他高手,其技藝之高超頗有點“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味道。后來老五成為“唐朝樂隊”的一員,擔綱主音吉他手。
隨后在1992年唐朝樂隊的首張專輯發表后,身后追隨者甚眾。他的吉他飄零、游蕩、華麗、大氣,詠嘆著歲月的脈脈流痕,頗有一代大師風范。
4、黃貫中
據說15歲學吉他,沒加入beyond之前跟別的樂隊玩金屬風格,曾經很抵觸玩其他風格,認為金屬會更過癮,85年加入beyond后嘗試跟黃家駒探討更多不同風格,他笑稱當時黃家駒每當發現一個技巧或***又或者一段美妙旋律都會馬不停蹄的馬上跑到他身邊告訴他,然后還嚷著要教他,他(黃家駒)對吉他的癡迷要勝過我,基本上除了吃飯外手不離琴,我們當時經常從早上排練到很晚,手都磨出血泡,只能從冰箱打來冰水消腫,真是苦不堪言!
不過功夫還是不負苦心人,1987年beyond的一場***演唱會,正所謂空前絕后,之前從來沒有人敢在公開場合玩這種高難度的異域風格,正是有大膽的嘗試,beyond迅速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樂隊,黃貫中在本場演唱會的個人秀當中,大秀吉他技藝,使當時很多華人吉他手望塵莫及。
回望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這段時間,beyond演繹水平達到頂峰,于是香港有了一句話:香港沒有搖滾,只有beyond!如今華語樂壇涌現出一大批的技術流,但提起當年的beyond,又有誰能不持崇敬的態度呢!
5、撈仔
撈仔高中畢業正式學習吉他。在廣州期間日子過得顛沛流離。盡管這樣,撈仔也從來沒想放棄過吉它彈奏技術的研習,一段時間后,撈仔的演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撈仔說:“我覺得技術仍然占很高的要求,音樂元素應更加多元化。現在是一個融合的年代,各種音樂的界限已經模糊。做音樂要有一些新的手段。我的音樂取向,沒有固定的模式,把以前所學的做一個融合,吉他已經變成我的音樂的一部分。”
正因為有著這樣的音樂理念,他把各種的音樂元素,搖滾、電子、朋克、藍調……全部融合在一起。他的吉他柔細而清亮,其中著名的唱片《阿姐鼓》里的所有吉他部分就是撈仔演奏的。現在撈仔已經轉型,主要在唱片***和編曲,現在是著名的音樂制人曾被譽為“華南第1吉他手”。
6、江建民
當年齊秦單飛成立了虹樂隊,其中包含了一些現在的高手,其中就有江建民。二十多年來江建民編曲并錄制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影響了中國一批又一批的吉他愛好者。
7、李彤(黑豹樂隊)
李彤北京人,北京搖滾圈中心人物。黑豹多數作品都出自他之手,中學時代開始學習吉它,每日刻苦練琴。他帶有感***彩的吉他彈奏方式及獨特的味道、個性,另每一位樂迷為之陶醉。
8、謳歌(面孔樂隊)
謳歌少時習琴,張炬是他的啟蒙老師,還曾受過丁武,老五的指導,還曾和老五等人一同與保羅·吉爾伯特切磋琴技。
那場著名的紅勘的演唱會,他是當時給何勇伴奏的主音吉他手。現在與鼓手單曉帆組成譯樂隊,竇唯后期個人專輯曾與他多次合作。
9、郭怡廣(春秋樂隊)
1966年出生于美國紐約州,自幼酷愛音樂,曾學習鋼琴,大提琴和小提琴,16歲開始練習吉它。
1984年就讀于BERKELEY(加州)大學,曾自組樂隊FREEFALL(自由落體),并在SANFRANSSCO(舊金山)的很多大學及酒吧演出。
1988年他背著吉它只身一人來到中國尋求他的搖滾音樂夢,與丁武和張炬共同創立,是唐朝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他琴風復雜而細致,給我們帶來了"前衛金屬"的概念。西方音樂的外衣和中華五千年文明是他的設計元素。隨后,在他的帶領下走出了一個光芒萬丈的,由無數樂韻組成的樂之精靈!
10、趙衛(輪回樂隊)
趙衛生于南京,1994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畢業后,在中國人民***總政軍樂團擔任黑管演奏。一次很偶然的機會,在日本看到搖滾演唱會,從此酷愛上搖滾樂,不能自撥。曾受到老五的指導,終日琴不離手,陶醉于夢的彼岸。由于精勇各類音樂風格且技藝非凡,故求藝者絡繹不絕,堪稱中國第一琴師。
隨后加入輪回,將民族、古典、流行、搖滾進行了全面的融合與嘗試,并一往搖滾歌曲內容多用的反抗情緒,而反以一種溫暖、深情、充滿東方意味的力量示人。第一張專集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兩個月內,銷量就突破20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