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2022/02/15
“元,為始;宵,為夜。”
元宵節,正月十五,
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
自這一夜起,月移西去,春回大地。
皆能人圓,事圓,團團圓圓。
人們在這天要吃元宵、
賞花燈、猜燈謎、走百病...
以祈盼新一年里的順遂安康。
愿我們都能在新的一年里,
過上圓圓的日子,
擁有圓圓的運氣!
-元宵習俗-
「正月十五吃元宵,團團圓圓」
元宵節最幸福的事,莫過于同家人聚在一起,吃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啦,仿佛只要吃下這小小的湯圓,日子也能跟著能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在宋代,民間就開始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物,這食物最早叫“浮元子”,后稱為“元宵”也叫"湯圓",以白糖、芝麻、豆沙、棗泥等為餡,然后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元宵之夜下鍋煮熟,和家人們一起圍爐夜食,才算是元宵節真正的“圓滿”了吧!
「熱熱鬧鬧看花燈,喜氣洋洋」
在正月十五這天,人們有掛燈、打燈、觀燈等習俗,故也稱燈節。在這一天,小伙伴們都懷著歡喜的心情結伴而游,一起去街上看花燈。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街市巷尾燈火璀璨,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到處花團錦簇,簡直熱鬧極了!
「民俗活動猜燈謎,歡樂有趣」
猜燈謎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特色活動。每逢農歷正月十五,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后有人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便稱為“燈謎”。
燈謎的內容多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可謂是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經史辭賦、包羅萬象!
「元宵之夜走百病,祛病延年」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之夜婦女們相約出游,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周用在《走百病行》中寫:“姨姨姥姥領小姑,攛掇梳妝走百病。”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這天婦女們會穿著節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墻角、橋頭、郊外都能看見她們的身影,直到夜半才歸家。
元宵節將至,
我們也終將迎著春風,
踏上未來新的旅程。
堂妹兒在此祝愿大家:
花好月圓,元宵快樂!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