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十二生肖的由來,歷來眾說紛紜。特別是大家都嫌棄的老鼠何以排名第一?好像不能讓人服氣。最通行的說法是玉皇大帝決定挑十二種動物代表人間生肖,在規定的時間內,選出到達南天門的前十二名。本來是老牛先到,結果趴在牛身上的老鼠先跳進大門,所以被選為第一。由于十二生肖中沒有貓,又衍生出原來貓鼠約好時間一起去,不料鼠故意沒叫上貓而讓貓落選,二者從此成為死敵的故事。
這當然是傳說而已。仔細研究十二生肖,會有不少疑問。比如鴨鵝也沒有入選。鴨鵝雖然不是“六畜”之一,但對生產力不算發達的古代農耕社會來說,其意義起碼不比兔子小。此外,作為生產工具,驢似乎也有資格入選;作為可馴養的動物或食物來源,鹿是個不錯的選擇;對于猛獸而言,除虎之外,熊也很有代表性,上古時代熊遍布華夏大地;說到神話中的動物,有龍而無鳳,不能不說是個莫大的遺憾。總之,可選擇的動物太多了,遠遠不止這十二種,我們看到的十二生肖只能說是某種約定俗成的結果。
要論為何這樣排序?若與天干或者時辰相結合,可能還有些說服力。子鼠相連,子時處于半夜,恰逢老鼠的活躍時段。夜深人靜之時,卻傳來老鼠的噬咬之聲,自然惱人生厭。但從另一角度說,當日歷翻轉,我們聽到的最早聲音,正來自那小小的性靈之物,它們雖然相貌不佳,“羞于見人”,卻有著遠比人更聰敏的聽覺知覺,是它們開啟了新的一天。
這正是我覺得鼠身上最值得稱道的一面。老鼠雖小,卻向來精靈古怪,某種意義上,有種敢為天下先的氣質。人們常說的小白鼠,不就是由老鼠來探索嘗試一些未知領域么?對鼠類這方面的犧牲精神,我們要致敬。再有,如果要論惜時用時,聞雞起舞當然了不起,但若一個人半夜被鼠吱聲吵醒,索性起床攻讀詩書,其效率比聽到雞鳴尤勝一籌。
這只是一句玩笑話,誰也不愿意夜里聽到這樣的“鬧鐘”,不過,卻也折射出鼠的可愛之處。小白鼠楚楚可憐自不必說,國外有米老鼠的卡通設計,萌萌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就是一些聰明機靈鬼,也常常被冠之以老鼠的外號。小時候看連環畫,知道有個“五鼠鬧東京”的故事,《水滸傳》里也有個“白日鼠”白勝。巧的是,他們都生活在北宋,不知道是不是宋代人特別推崇鼠的這股機靈勁兒?
話說回來,鼠身上除了機靈,更重要的還是擔當,乃至勇氣。都說膽小如鼠,但有副對聯說得好,“鼠無大小皆稱老,鸚有雌雄都叫哥”。鼠前面加個老字,就有著當仁不讓的意味。是的,鼠無論大小老幼,體形上總是弱小的,但正因為加了個老字,就有了和老虎一樣的氣勢。既然統領十二生肖,十二年歲一輪回,那么就得開好這個頭,守天下之道而篤行致知,總得努力干出一番事情來。
催人奮進,只爭朝夕,帶著緊迫感和危機感。這就是鼠年的鼠給我的最大啟示。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作者:張凌云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