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有一種鄉愁,叫東北老家的“柳蒿芽”,現已成為餐桌寶,你吃過嗎?
“天邊飄過故鄉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喚,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起,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歸來吧歸來呦,浪跡天涯的游子”,一首《故鄉的云》勾起多少人的思鄉之情。而春天對于吃貨來說,更是思鄉最濃的時刻,主要是想家中山上的山野菜,而柳蒿芽毫無疑問就是那一款,這正是:有一種鄉愁,叫東北老家的“柳蒿芽”。
“綠色天然山野菜,清鮮脆嫩柳蒿芽。做湯蘸醬都鮮美,健胃消炎老少夸”。說到這柳蒿芽,又叫柳蒿菜、水蒿、白蒿等,俗話說“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它長得和艾草十分相似,不過葉片比艾草更長更綠,和柳葉也比較相似,而且多長在柳樹之下,所以顧名思義被叫做柳蒿。
柳蒿芽是一種野菜,是北方特有的,清香似艾草,但是與艾草又不一樣,它有著自己獨特的性質,柳蒿的主莖部分粗壯,而且植株光滑,它在嫩莖芽時,主莖和葉柄是紫褐色的;而艾草主莖也很粗壯,但是全株都有絨毛,在嫩莖芽時,主莖和葉柄呈紫色的;另外二者的生長區域也不相同,柳蒿和柳樹是相依相偎的,而艾草則是廣泛的生長著。
過去,柳蒿芽曾是民間雜草,說句不好聽的是喂豬的,但是曾幾何起成為餐桌寶,這主要是人們的健康理念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由過去的大魚大肉向輕生活發展。而柳蒿芽入口沒有纖維感,糯嫩綿細,滑潤無渣,入口后會有略帶微苦的清香,叫人總是欲罷不能,即便是曝干、冷凍后也仍然是鮮嫩和清爽,叫人齒頰生香。
柳蒿芽不但是餐桌上的美味,而且還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詩經》和《本草綱目》中都有記載,柳蒿芽是一種藥食兼用的野菜,它富含蛋白質、粗纖維和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因此可以降血壓、降血脂、養肝健胃、清熱解毒,而且還是解毒的高手。
柳蒿芽這么營養,這么美味,那么究竟要如何吃呢?可以蘸醬吃,可以做湯吃,可以涼拌吃,當然了還可以包餃子吃,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無論你怎么吃在吃之前必須要焯水,這是因為柳蒿芽本身有股子苦澀味,經過沸水焯水后會有效的去掉它的澀味,這樣吃起來鮮嫩爽口,清香怡人。
吃不完的柳蒿芽我們要如何保存呢?一般都是要經過焯水后,把它攥干水分,然后放入保鮮袋內,排干空氣后封好袋口,放入冰箱內冷凍保存,隨吃隨取特別的方便,吃的時候跟新鮮的一樣。
“柳蒿坡下戀家鄉,累月成年向太陽。枯葉老秋含淚死,天然綠色進山莊”。有一種鄉愁,叫東北老家的“柳蒿芽”,現已成為餐桌寶,你吃過嗎?隨著吃野菜的人逐漸增多,野菜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曾經是田間雜草,現在賣到20元一斤,而且吃法多樣,樣樣都美味,遇見千萬別錯過。曾是民間雜草,曾幾何起成為餐桌寶,如今1斤賣20元,遇見請重視!這就是我故鄉的柳蒿芽,你喜歡嗎?我是曉峰,喜歡曉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吃貨峰子哦!
本文由吃貨峰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