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
類型
特點
代表品牌
法國產區
干邑
在法國波爾多北部干邑地區的品質被舉世公認,最負盛名,只有此地區生產的白蘭地才被稱為“干邑”。
馬爹利、軒尼詩、人頭馬等。
白蘭地
除干邑地區以外的任何法國葡萄蒸餾酒都統稱為白蘭地。
巴蒂尼、喜都、克里耶爾、富豪、大將軍等
其它國家產區
美國白蘭地
以加利福尼亞州的白蘭地為代表。
E&J、克利斯丁兄弟、吉爾德等
西班牙白蘭地
主要被用來作為生產杜松子酒和香甜酒的原料。
卡羅斯、奧斯彭、芬達多、瑪格諾、索博阿諾、特利等
德國白蘭地
萊茵河地區是德國白蘭地的生產中心。
阿斯巴赫、葛羅特和賈克比等。
意大利白蘭地
生產和消費大量白蘭地的國家之一,也是出口白蘭地最多的國家之一。
布頓、斯托克、維基亞·羅馬尼亞等
其它國家
葡萄牙、希臘、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也有質量較好的白蘭地品牌。以及我國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的張裕金獎白蘭地。
4、白蘭地的飲用方式:5、白蘭地和威士忌的區別:6、白蘭地的地區標準:白蘭地作為一個全球性的烈酒,所有的酒廠都是用字母來區別產品的品質:E代表ESPECIAL(特別的);F代表FINE(好);V代表VERY(很好);O代表OLD(老的);S代表SUPERIOR(上好的);P代表PALE(淡色而蒼老);X代表EXTRA(格外的);XO表示酒的年份,XO是葡萄蒸餾酒(白蘭地)的一種等級表示,是ExtraOld的縮寫,意指"陳年"。另外,白蘭地產品在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標準都有所差異:國家或地區
標準中國國家標準:GB11856-2008,將白蘭地分為四個等級;即:特級(X.O)、優級(V.S.O.P)、一級(V.O)和二級(三星和V.S)。法國法國***為了確保干邑白蘭地的品質,對白蘭地的等級有著嚴格的規定。該規定是以干邑白蘭地原酒的釀藏年數來設定標準,具體如下:1、V·S(VerySuperior)又叫三星白蘭地,屬于普通型白蘭地,干邑地區生產的白蘭地不低于18個月的酒齡。2、V·S·O·P(VerySuperiorOldPale),屬于中檔干邑白蘭地,享有這種標志的干邑至少需要4年半的酒齡。3、LuxuryCognac屬于精品干邑,依據法國***規定此類干邑白蘭地原酒在橡木桶中必須釀藏六年半以上,才能裝瓶銷售。美國采用果汁或水果酒或是其殘渣發酵,具有本產品的典型性的酒精飲料。它必須在橡木桶中陳釀至少2年,陳釀時間不足的需標“immature”(未成熟)字樣。英國必須是采用新鮮的葡萄汁,不加糖或酒精,發酵、蒸餾,必須陳釀至少三年,才可裝瓶銷售。南非必須是采用不加糖的新鮮葡萄酒蒸餾調配而成;必須在橡木桶中陳釀三年,才可裝瓶。澳大利亞采用新鮮葡萄釀制的蒸餾酒度小于94.8%(V/V)的烈性酒飲料,應具典型性。在橡木桶中貯存應不少于二年,同時禁止使用加了酒精的葡萄酒蒸餾白蘭地。白蘭地品類國際市場格局1、白蘭地在全球主要消費市場:白蘭地的銷售市場主要為印度南部、菲律賓、美國、俄羅斯、德國、中國等市場;2018年,就消費量而言,印度排名第一,主要在印度南部消費,以價格低的白蘭地為主;第二大消費市場是菲律賓;俄羅斯是第三大消費市場,中國排名第6位。2、白蘭地品類國際市場現狀:傳統市場銷量下滑,比如:德國、巴西、西班牙、南非,主要原因在于白蘭地的形象在當地年輕人眼里不時尚,是老一輩的飲品,因此他們的注意力從白蘭地轉向了威士忌和黑朗姆等烈酒。亞洲新興市場增長明顯,比如:印度、菲律賓、中國等亞洲市場,其中印度和菲律賓在十年(2008年—2018年)的時間內,銷量翻了一番還多。根據法國干邑行業管理局(BNIC)的統計數據,中國市場每年進口超過10億歐元的干邑白蘭地,是世界上僅次于北美的干邑消費大國。從銷售金額上看:印度銷量雖然排第一,但是銷售額卻是中國占第一;這也說明了,中國市場對白蘭地的需求,高端產品較多,而印度的需求量大,但是低端產品占比較大。3、2020年白蘭地品牌銷量前十名及品牌持有者:白蘭地在國內市場的表現1、國內白蘭地的發展歷程:第一階段:白蘭地生產在我國歷史悠久,著名的專門研究中國科學史的英國李約瑟博士曾發表文章認為:白蘭地當首創于中國;《本草綱目》也曾有多白蘭地進行記載。第二階段:1892年,愛國華僑張弼士在煙臺創辦了張裕公司,1895年開始修建國內第一個白蘭地酒窖,直至1905年,歷時十年經三次改建而成,采用的是土洋建筑法的結合,為白蘭地中國市場的發展扎下堅實的基礎。第三階段:1915年張裕葡萄酒生產的白蘭地“可雅”在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獲金獎,從此我國有了自己品牌的優質白蘭地,可雅白蘭地也從此更名為金獎白蘭地。第四階段:80年代后,改革***讓更多的國外白蘭地迅猛地涌入國內市場,在沖擊了國內白蘭地市場的同時,也增加了國內消費者對白蘭地的認識,促進了國內白蘭地生產也在逐年增加。2、白蘭地品類國內市場現狀:根據中國海關統計的白蘭地進出口數據以及國內白蘭地產量,測算出2013-2019年中國白蘭地消費量從10.22萬噸增長至19.67萬噸。從消費區域分布來看,白蘭地在國內的消費習慣自東部沿海地區向西部內陸地區逐步遞減。其中廣東(消費量占到國內整體的50%以上的份額)、上海是國內白蘭地主要消費區。白蘭地的需求與地區的經濟收入、人口密度、消費習慣、國際化程度有較大關聯,目前我國華東地區以及華南地區是我國白蘭地行業最為主要的市場。上海和廣東保持了白蘭地貿易大區地位,為國內白蘭地消費創造了可觀的市場環境。3、白蘭地國內市場品牌格局:據預測,中國白蘭地市場容量在會達到在500億元以上甚至達到千億人民幣的規模。目前80%左右的份額,還被“三大洋”等國際品牌所占據。面對國內巨大的市場潛力,許多法國產區以外的高品質白蘭地,紛紛高調進入國內市場,比如:西班牙葡萄酒與烈酒集團敖司堡近旗下的雪利白蘭地品牌;意大利白蘭地品牌偉杰羅馬;智利領先的酒水飲料集團——CCU集團旗下皮斯科酒;還有其它國家或產區的優質白蘭地也在計劃進入中國市場的路上。國內品牌僅占市場容量的20%左右,呈現一家獨大的局面,張裕旗下的白蘭地品牌占到國內品牌整體銷售的90%以上,其它國內品牌長城、王朝、威龍、莫高等品牌的白蘭地僅僅是補充性產品。4、白蘭地國產品牌的發展現狀:據英國飲料行業權威雜志《DrinksInternational》的數據,白蘭地在亞太地區增幅明顯,中國市場則成為亞太地區的增長引擎;銷量和銷售額的增長,增強了國內各界對白蘭地行業的信心。類型企業現狀行業龍頭張裕1、全產品線布局,占據國產白蘭地市場份額的90%以上;2、高端產品是可雅白蘭地酒莊系列,與“三洋”并肩競爭;3、中堅力量是張裕金獎五星系列,集中發力中低端市場;4、迷霓系列和派格爾系列,專注于時尚,面對年輕化的消費群體5、三到五年的時間,打造白蘭地成為張裕公司的第二大支柱品牌。王朝2021年9月同時推出4款白蘭地,實現高中低端全價位覆蓋。威龍和長城規劃推出全新白蘭地產品,其中威龍會在今年推出新的產品。新生力量漢諾佳池由山東銀光集團、山東溫和酒業集團、四川蒙頂投資、佳池股份攜手重組而成,志在把漢諾莊園打造成為中國最大的白蘭地VSOP、XO貯存基地、“中國白蘭地第一莊園”。領億來立志打造中國第一品質的白蘭地---頂邑白蘭地:不是所有的好酒都有資格叫頂邑。攜手新疆博樂市打造“白來地之都”。寧夏農墾2021年10月,寧夏農墾集團在暖泉酒莊舉行白蘭地基酒項目投產儀式,標志著寧夏農墾白蘭地基酒蒸餾項目正式投產。是目前國內蒸餾設備配置最全,單體規模西北最大、寧夏首個白蘭地基酒生產基地。目前國內眾多的葡萄酒生產企業對白蘭地的潛力非??春?,山東產區的金鼎;新疆產區的鄉都、中信國安、樓蘭;河西走廊產區的紫軒、祁連、國風;寧夏產區西夏王、巴格斯;云南的太陽魂;山西的戎子;河北的紫晶、中法莊園等企業都在推出白蘭地,但是都沒作為主推品類,處于觀望階段。5、白蘭地國內品牌的發展瓶頸:白蘭地在國內市場是個藍海,據據工信部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在工商注冊的白蘭地生產企業20家左右,究其原因,制約國內白蘭地品牌發展的原因有以下幾種:其一、時間成本高,資金周轉率低;大部分企業的投資意愿不強;第二、“三大洋”品牌長期占據白蘭地核心品牌地位,市場培育的風險大,另外市場上還有很多的低價偽劣產品;第三、國內白蘭地消費區域和消費場景受限,消費者的接受程度相對較低,還需要長時間的培育。以上幾點,導致國產白蘭地品牌做不到規?;a,制約了整體行業的發展進程。白蘭地國內品牌的市場新機遇中國人口眾多,市場龐大,消費的多樣性,是細分品類締造品牌的根本。在白蘭地“超百億級”以上的市場藍海里,白蘭地國內品牌面臨的市場新機遇:1、白蘭地品類已經成為酒類行業新賽道,有著塑造自己品牌的機遇。2、白蘭地品類未來發展空間,給企業提供完善“供應鏈”的機遇。3、白蘭地中低端市場混亂,國產品牌在中低端突圍的機遇。4、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費觀念的升級,白酒消費者在“消費遷移”中尋找替代品的機遇。5、打造專屬場景和產品,為消費新生代制造時尚化、個性化需求的機遇。白蘭地國內市場的快速發展底層邏輯1、***、包容的中國白酒市場,讓白蘭地品類在中國市場已經進入了戰略機遇期。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與世界各地會有更多、更深的文化經濟交流,而國人也會以更加***、包容的心態,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烈酒白蘭地也不例外;白蘭地作為一個國際性大酒種品類,中國萬億的白酒市場的占比還很小,僅占到3%左右,發展的空間很大,會有更多的社會資本加入。2、居民收入的持續增加和消費觀念升級,成為白蘭地在國內市場快速增長的基礎。國內人均GDP連續突破1萬美元(2021年,達到1.2萬美元以上),收入的增長,帶來的是消費觀念的轉變,從原先的生存型向品質型轉變。隨著消費升級帶來的新消費觀念,“少喝酒、常喝酒、喝好酒”已成為新的消費習慣和趨勢。白來地作為一個國際性的烈酒品類,進入中國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三大洋”在國內多年對消費者的培育,它時尚的形象和獨特的飲用方式,隨應了這種新消費趨勢,就是白蘭地在國內快速增長的基礎。3、白蘭地烈酒基因與國內消費者對烈酒的喜好相吻合,具備了成為白酒替代者的機會。在中國,烈性酒依然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國人喝酒的習慣主要是在各種社交場合、群體性飲酒為主,喜歡喝高度酒,認為高度酒才是好酒,白蘭地符合了這種需求。中國飲食結構豐富,白蘭地適合各類餐飲文化,具備了承接白酒消費基礎;它是國際性的大酒種,有著烈酒基因、認知基礎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它具有時尚的外表和白酒的內涵,同時還有國際化的高端形象,能滿足目標消費群體對品位生活的需求,在某種程度上會成為白酒消費遷移中的替代者。4、白蘭地品類自身優良的品質,多元的飲用方式,擴大了消費群體的基本面。白蘭地作為一款國際性的烈酒,它的釀造原料和工藝---精選葡萄經過發酵---蒸餾(可以使酒質更純凈)---儲存(時間越長,酒質越醇厚);它的酒精度數在40~43%之間,雖為烈性酒,但經過長時間的橡木桶存儲,口感變得柔和,香味純正,飲用后很舒暢,是一種高雅的享受。白蘭地這種與生俱來的優勢,迎合了國內消費升級的社會需求,導致消費群體的基本面增加。5、消費升級下的多元需求是白蘭地未來成長空間的重要基礎。隨著經濟發展,收入的提高,新中產、“Z世代”、“她經濟”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消費群體,他們有充分的財務自主,追求品質、個性、隨意的生活,“講健康、重品質、輕奢華”成為他們的主要訴求,“健康、輕松、自主、隨意”是這個群體的新生活方式。白蘭地以其“時尚”、“個性”、“高雅”的形象,加之本身多元化的飲用方式,正好與與他們追求新鮮、強調個性的性格十分符合;他們的嘗試和飲用,成為了白蘭地在國內市場增長的重要基礎。白蘭地國內市場未來發展趨勢研判白蘭地品類從日漸增長的市場需求到葡萄酒行業巨頭的排兵布陣,已及社會資本的逐漸進入,預示著白蘭地市場即將進入發展快車道,和君咨詢針對白蘭地在國內市場前景做出如下預判:1、白蘭地的消費場景會從派對、酒吧等休閑商務場景向日常自飲、家宴消費場景轉變。白蘭地作為“洋酒”之一,剛進入國內,主要的消費場合在“酒吧、派對、夜場”等休閑娛樂場所為主,消費場景基本都是“休閑、商務”為主,例如:生日派對、商務派對、朋友聚會等。而隨著新的消費者群體逐漸崛起,他們具有“個性、隨意、自主”的消費觀念,從而衍生出更多的社交需求及場景;白蘭地的時尚、高雅的特點越來越受到他們的青睞,逐步進入他們的日常生活,成為自飲、家宴的??汀?、白蘭地品類競爭格局會從高端(500元以上)市場轉向中低端(500元以下)市場轉變。國際上,高端白蘭地品牌的爭奪非常激烈;人頭馬、馬爹利、軒尼詩、豪達、路易老爺、路易十三、拿破侖等等,爭奪高端白蘭地市場不是首選;但中低端白蘭地正處于軍閥混戰的階段,品牌格局還沒有形成,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的中低端白蘭地品牌,都有機會脫穎而出。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有些類同,高檔白蘭地市場格局已定(三大洋牢牢把持),而中低端白蘭地品牌還沒有形成龍頭品牌的格局。面對“超超百億級”白蘭地市場藍海,中低端會成為競爭的重要陣地。3、白蘭地市場將呈現從沿海到內地、從一二線向三四線城市發展的趨勢。白蘭地的市場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是一種正相關,經濟發達的地區,白蘭地的市場相對較好,比如北上廣深成。隨著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內陸地區的經濟保持了持續高增長,經濟的騰飛,增加了收入,也帶動消費升級,也給經濟發展正相關的白蘭地,提供了新的消費群體。整體看來,白蘭地市場會逐漸從經濟發達的沿海向內陸地區滲透拓展;從北上廣深成等一二線城市向經濟日趨見好的三四線城市滲透發展。4、白蘭地國內市場,呈現出從國際化品牌向國產化品牌轉變的趨勢。隨著葡萄酒行業巨頭對白蘭地市場的重視,社會資本的加持推動,國產白蘭地的品牌將會越來越豐富多元,產品質量和口感也會越來越適合國人的口味。張裕的可雅白蘭地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張裕堅持“高舉高打,以高帶低”的發展戰略,通過“可雅”品牌做大白蘭地品類,進而帶動白蘭地各品牌的全面發展,已經打破白蘭地“三洋”在國內一統天下的市場格局。國產品牌的逐步壯大結合國人的消費自信,白蘭地品類消費,將會從國際化品牌逐步向國產化品牌進行轉變5、白蘭地聯名產品(產品IP化)將會成為爆品打造的一種趨勢。所謂聯名,就是品牌通過和其他品牌、IP、名人合作催生新產品,產生1+1>2的雙贏效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聯名款充滿了消費者的方方面面,服裝、食品、日用品、汽車……萬物皆可聯名,已經形成了一種聲勢浩大的“聯名文化”。隨著聯名文化的興起,去年京東11.11期間,洋酒品牌推出的潮流設計師Atienza聯名款、陰陽師游戲IP款、曼聯聯名款、披荊斬棘的哥哥聯名禮盒款、爐石傳說游戲IP款、藝術家DIGIWAY限定款、邑往情深禮盒等產品皆成為爆款,受到了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的喜愛。白蘭地國內品牌發展建議白蘭地“超百億級”的市場已經形成,市場紅利已經顯現,國內白蘭地企業如何在這個“超百億級”藍海市場里樹立自己的品牌,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和君咨詢給予以下建議:建議一:“先生存,在發展”,集中優勢資源打造穩固“大后方”。國內龐大白蘭地市場,目前處于“高端三洋獨占,中低端混亂無序”的狀態,對于國內白蘭地生產企業來講,是一個塑造自我品牌的機會,尤其是在中低端。企業可以通過給酒商進行加工(貼牌)的形式來完善供應鏈,提高產品競爭力;同時,在企業的勢力范圍內,選擇某個區域或渠道進行根據地打造,解決品牌在發展過程中沒有穩固“大后方”的問題,也為品牌的良性發展積累市場運作經驗。建議二:確定差異化商業營銷模式,快速形成市場規模。在根據地打造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我品牌發展的商業模式,“適合的就是最好的”,通過差異化、個性化的營銷模式,快速的進行復制,形成獨有的品牌發展體系,擴大市場影響力,增加品牌在市場的抗風險能力;分享“超百億級”的白蘭地藍海市場紅利;在白蘭地中低端市場打造屬于自我獨有的品牌。建議三:注重國產白蘭地消費文化建設,強化特有的消費場景。酒水消費,就是文化消費。國內消費者對白蘭地的認知,還處在“三大洋”的層面;對國內品牌除了張裕以外,其它品牌了解的不多,說明國內白蘭地企業對這個行業重視度不夠。品牌的成功除了自身營銷宣傳外,更多來自于文化因素影響,包括影視、文學等文藝作品對品牌附加標簽的塑造、品酒審美取向與身份的強綁定等。國產白蘭地企業要結合自有品牌的獨有特性,通過現有的發達網絡媒體(比如抖音小視頻等),去強化某個消費場景,把特有白蘭地文化植入消費者的心智。建議四:國內白蘭地企業通過全員微創新,找出企業正確的發展方向。國內白蘭地“超百億級”的藍海市場,目前國內的白蘭地生產企業僅僅有二十多家,能叫上名字的品牌更少,處于初步競爭階段,每個企業都有機會崛起。面對這種現狀,從企業內部,全員推動“微創新”,從細節做起,從小處著手,每個環節都可以進行創新和變革,允許員工試錯,積小新為大新。通過無數次的創新和試錯,為企業和品牌的發展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建議五:結合當地文化,進行聯名產品(國潮IP)打造。聯名款產品,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它注重的是雙核雙向驅動,商業與文化的強強聯合、相互借力,促進主打產品和文化元素的交融碰撞,目標是要標新立異、吸引消費者注意力,增加目標群體的消費意愿。聯名款產品也是“國潮”文化的一種表現,也是民族自信的復興,是文化自信的展現形式。國內白蘭地企業,應緊跟潮流,結合本土文化,打造聯名產品,創立獨有的國潮大“IP”。建議六:只有龐大的市場,才能孕育出更多的品牌。國內白蘭地高端市場通過“三大洋”多年對品牌打造和消費者培育,市場格局已經形成;在高端產品“三大洋”對市場的培育下,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中低端的市場份額在逐年提升,高端產品逐漸平民化。國內企業面對這種市場機遇,應共同努力,把白蘭地中低端的市場做大,“只有大河里才能有大魚”,只有大的市場才能孕育出更多的品牌。結語面對白蘭地“超百億級”的藍海市場,國內白蘭地企業也都在積極行動,以張裕為代表的行業龍頭,推出了“可雅、五星、迷霓、派格爾”四個品牌,對目前白蘭地的消費群體進行了全覆蓋,已經奠定了張裕在國內白蘭地市場的地位,長城、王朝、威龍也是動作頻頻布局白蘭地市場;另外社會資本也在進入賽道,比如:領億來和新疆博樂市聯手打造“白蘭地之都”、漢諾集團聯合多方資本在山東棗莊打造“中國白蘭地的漢諾莊園”、寧夏農墾在寧夏賀蘭山葡萄酒產區投資興建西北地區單體最大的白蘭地基酒生產基地等等,行業龍頭和各界社會資本在塑造自己的白蘭地品牌而努力準備著??梢灶A見,在不久的將來,國內的白蘭地市場,會看到更多的國產白蘭地品牌崛起,也可以想到白蘭地品類完成“國產消費替代”的時間不會太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