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抗霉素是由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研發的一種多氧嘧啶核苷類農用抗菌素,商品名多氧霉素、多效霉素、寶麗安、禾康、巧丹、寶葉散、多氧清、天達諾殺。可用于防治霜霉病、灰霉病、枯萎病、猝倒病等二十多種病害,內吸性強,治療效果好,不易產生抗藥性,是一種高效,低毒,無環境污染的安全農藥。是生產綠色農產品的首選藥劑。
作用特點:多抗霉素能有效地抑制真菌細胞壁骨架成分—幾丁質的合成,對鏈格孢菌、葡萄孢菌、灰霉菌等所致真菌性病害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經與其他藥劑混配,不僅擴大殺菌譜,還能成倍提高防治病害的效果,延緩抗藥性。下面介紹幾個優秀的混配藥劑,供大家參考:
(1)25.75%多抗·福美雙可濕性粉劑: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的復合殺菌劑菌劑,它是生物農藥多抗霉素和化學農藥福美雙復配而成的。既保留了生物、化學農藥的特點,又彌補了單一用藥的不足;由于兩者的協同殺菌效應,穩定性好,對人、畜毒性低,發病前或發病初期開始施藥,用25.75%多抗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50-200克/畝,兌水30~50公斤均勻噴霧,對黃瓜霜霉病和馬鈴薯晚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效。
(2)70%多抗·丙森鋅可濕性粉劑:是由代森類與內吸性肽嘧啶核苷酸抗生素類復配而成的殺菌劑,其作用機理為抑制病原菌體內丙酸銅的氧化,干擾菌細胞壁幾丁質的生物合成,阻礙芽管和菌絲體的正常發育,最終導致其死亡。于蘋果樹斑點落葉病發病前或初期施藥,用70%多抗·丙森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對全株葉片均勻噴霧。連噴2~3次,施藥間隔10-15天左右,對蘋果樹斑點落葉病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3)46%多抗·錳鋅可濕性粉劑:是由多抗霉素與絡合代森錳鋅復配而成,在對作物產生保護作用的同時,也能夠被作物吸收到體內產生治療的作用。在蘋果謝花后到套袋前和秋梢期各使用一遍,用46%多抗·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均勻噴霧,連續使用2-3遍,防治蘋果斑點落葉病效果十分突出。
(4)65%多抗·克菌丹可濕性粉劑:是由多抗霉素和克菌丹復配而成的殺菌劑,具有保護、治療作用,于蘋果樹斑點落葉病發病初期,用65%多抗·克菌丹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對葉片正反面均勻噴霧,間隔7-15天噴一次,施藥3次,對蘋果樹斑點落葉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5)50%多抗·喹啉銅可濕性粉劑:喹啉銅是一種低殘留的有機銅螯合物,對真菌、細菌性等病毒具有良好預防和治療作用。多抗霉素是廣譜性抗生素類殺菌劑,具有較好的內吸傳導作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藥,每隔10-15天施藥1次。使用次數為4次,對梨樹黑斑病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6)30%多抗·戊唑醇可濕性粉劑:是由多抗霉素與戊唑醇復配而成的殺菌劑,具有保護、治療和內吸作用,于蘋果樹褐斑病發病初期施藥,可用30%多抗·戊唑醇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對葉片和果實均勻噴霧,間隔期10~15天一次,使用3~4次。對蘋果樹褐斑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7)10%苯甲·多抗可濕性粉劑:多抗霉素是一種多氧嘧啶核苷類農用抗菌素,它能有效地抑制真菌細胞壁骨架成分—幾丁質的合成;苯醚甲環唑是甾醇脫甲基化抑制劑,抑制細胞壁生物合成,阻止真菌的生長。有效抑制游動孢子的釋放和移動、菌絲的萌發和生長。蘋果樹在開花后10天內和病害多發期開始使用,可用10%苯甲·多抗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均勻噴霧于果實及葉片正、背面等。噴到藥液在葉片上開始下滴。一般噴藥2~3次,間隔7~10天。能夠更有效的防治蘋果樹斑點落葉病的發生。
(8)10%多抗·吡唑酯可濕性粉劑:為多抗霉素B和吡唑醚菌酯兩種藥劑混配而成的殺菌劑。具有保護、治療、葉片滲透傳導作用。于蘋果樹斑點落葉病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霧施藥,用10%多抗·吡唑酯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對全株均勻噴霧;間隔7~10天噴一次。使用3次,對控制蘋果斑點落葉病有突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