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博覽?一是數量要多,二是正面的、反面的,不同學派、不同流派的書都要讀。地學有五大學派。人學的學派更多,僅僅是人類起源就有很多說法。天文學家,對以其名字命名的行星,也有未知之處。誰都知道,冥王星天經地義地是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老九,可是近來有人提出冥王星不屬于太陽系。不管這種說法正確與否,作為太陽系一員的我們,也應當有所了解。按照量子糾纏對立守恒定律,有正粒子就有反粒子,有強力就有弱力,有玻色子就有費米子,有核聚變就有核裂變,有疊加態就有確定態,有波動性就有粒子性,有高能粒子就有低能粒子,有強子就有輕子……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過去有人講“盡信書不如無書”就是從批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角度講的。抓住雞毛當令箭是很可怕的,射不出去是要誤大事的。學無止境。
為什么要博覽?先從消極方面講,不博不行啊!不博,會開國際玩笑,會遭世人唾棄。一位商人出身的總統,讀書甚少,他堂而皇之地講“比利時是一座美麗的城市”,遭人恥笑。別人笑時他還不懂得別人笑什么,還以為是對他的點贊。他問別人:“阿爾巴尼亞在哪里?”這次因為有他們的外賓在場,沒有人笑話他,只是笑在心里。他還公然說:“火星是地球的一部分。”他把無知的玩笑開到天上去了,逼得他們國家的媒體不得不出來糾正。落后就要挨打,無知會遭人瞧不起。這位總統患有愚蠢病。他這愚蠢病能不能治療呢?!兩千年前對提出二十四個節氣有貢獻的劉向早就為愚蠢病開出藥方。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從積極方面講,要為國家建設出力,總得拿出些高見來。不高于人家的見解算不上“高見”。不知道人家有什么高見,更談不上自己能有高見,因此必須以牛角掛書、囊螢映雪的精神,博覽群書,學到高人的高見,再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上一層樓,建樹自己的高見,獻給人民。(鄧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