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稱,現在整個農村廁所革命的進展是什么樣的?如何讓整個農村的廁所真正方便于民,避免成為形象工程?對于過去媒體曝光的有些農村地區的廁所出現無人維護、臟亂差、不好用不能用的問題,您怎么看?
對此,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司長李偉國答復稱,目前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到2020年底大概在68%,目前預計在70%以上。農村改廁涉及千家萬戶,從這幾年農村改廁總體狀況看,改廁質量是好的,群眾也是普遍認可的。在農村改廁過程中,一些地方還存在廁所不能用不好用、農民不愿用不會用等問題,個別地方甚至出現***、官僚主義的問題。這些問題媒體曝光以后,社會關注度高、輿論反映強烈,這充分說明大家關注這件事、關心這件事,也充分說明民生問題無小事、群眾利益大于天。
李偉國表示,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務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一是督促地方整改。對媒體曝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及時調查核實,督促地方把問題整改到位。同時,我們還通過實地調研、問題隨手拍、輿情監測等方式主動發現問題線索,及時轉送地方進行核查整改;
二是組織摸排整改。今年,我們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農村戶廁問題摸排整改,對2013年以來各級財政支持改造的農村戶廁進行拉網式排查,到10月底,各地摸排工作基本結束,目前正在持續推進分類整改;
三是加強工作部署。今年先后組織召開全國農村廁所革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現場會,強調堅持問題導向,完善政策舉措、健全工作機制,切實糾正農村改廁中存在的問題,力戒***、官僚主義;
四是強化技術指導服務。通過“四不兩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等方式,赴10多個省份督促推進問題摸排整改,同時我們派出專家服務團赴中西部17個省份和兵團開展專項技術服務。
關于下一步農村改廁工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簡稱《行動方案》)對“十四五”農村改廁提出了明確要求,特別強調求好不求快、務實推進。
李偉國強調將著重在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切實提高思想認識。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講政治的高度推動農村戶廁問題摸排整改,以務實的工作態度、良好的工作作風、過硬的整改措施,真正把農村廁所革命這件民生大事辦好辦實;
二是選準技術模式。科學選擇改廁技術模式,宜水則水、宜旱則旱。《行動方案》和我們在工作推進中一直要求,技術模式應至少經過一個周期的試點試驗,成熟以后才逐步推開。進一步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幫助地方解決改廁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三是完善工作機制。強化農村廁所革命的責任落實、政策保障、督促檢查和宣傳發動,真正建立起以質量實效為導向、以農民滿意為標準的工作推進機制,確保改一個、成一個、管用可持續。
此前,半月談網曾于今年8月發文稱,針對部分農村接連出現“不能用、不好用、不愿用”的問題廁所,記者回訪發現,雖然各地結合當地實際積極整改,但有一些問題廁所至今仍未解決。
文章稱,一些問題廁所至今仍未整改到位。2018年底,半月談記者曾走訪西部某省較為缺水的村子,該村當年分散式改廁130戶左右,因廁所大多建在院外,加上天冷、缺水、居住分散,衛生廁所使用率偏低。近期回訪時,盡管村里通水問題已解決,該村的大部分衛生廁所仍無法使用。村民宏明(化名)說:“我們這里自來水沒通到廁所,得提水沖廁所,冬天沒法用,夏天用著麻煩,化糞池滿了臭烘烘的,最后只能把化糞池挖掉了。改廁沒帶來方便,還帶來了麻煩。”
除了老問題,新的問題廁所在部分農村也有出現。廁所化糞池埋深太淺,冬天凍住后無法使用,為通過驗收,施工方甚至在化糞池上方覆土;部分衛生廁所后續維護缺失,致使百姓棄用……
半月談記者在西部某省一村莊發現,部分農戶家有衛生廁所和旱廁兩個廁所,大多家庭仍在使用旱廁。該村村民說:“***給每家都配了污水泵,但是家里平時就我一個人,化糞池滿了抽污水麻煩,污水也沒地方處理。”
農村改廁出現的問題并非個例。西部某省一名基層干部說,農村改廁“回頭看”壓力大、問題多,以他所在的市為例,2019年之前建的衛生廁所要么冬天凍了沒法用,要么化糞池滿了老百姓不會處理,部分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