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些底板,不一定是時下最熱門的、流行的,也不是價格最貴的。反而相對來說,是接地氣的、大眾的。同時,又以合適的價格捕獲了人心,實乃優質之選。可冠以“大眾情人”的美名。
本文,我們就列舉這樣的10塊底板,以饗球友。
蝴蝶普里莫拉茨碳素
蝴蝶普碳在業余圈向來負有盛名。一方面,直板單面拉攻的受眾群體還有,而普碳3+2的結構,注定了球板干凈利落的迅捷球風。另一方面,球板本身的支撐力足夠,所以也有很多顆粒選手使用。在40+新球時代,雖然5+2結構的底板在旋轉的層次感上更好,但3+2的結構在一速和借力表現上還是更突出。雖然國際賽場上用的選手不多(美國隊的張安用優拉諾比利斯,也是3+2結構),但在業余領域,3+2結構的底板的特色鮮明,實戰效果還是蠻不錯的。
雖然沒有蝴蝶王泰克西姆和維斯卡利亞那么有名氣,但普碳依然不愧為大眾情人。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剛猛,柔彈的檜木面材反而吃球感不錯。無論直橫,普碳的均衡度和全面性都是杠杠的。
紅雙喜狂飚龍5
Viscaria和狂飚龍5一度被視為乒壇的倚天劍和屠龍刀,都是業余神板的代表作。Vis是外置藍芳碳,龍5是內置黃芳碳。龍5可以說是新時代的弧圈機器。林巴面材柔而吃球,纖維內置了后有很強的抓球感,同時黃芳碳本身柔彈又好蓄力,再配合阿尤斯大芯,可以說,這塊底板確實有著強大的爆發力。
時下,特制的狂飚龍5,即W968,不僅成為了國手最愛之一,在業余球友之中,也有大量擁躉。當然啦,對比高價的W968,狂飚龍5的價格實惠了很多,作為大眾情人更加合適。
斯帝卡玫瑰5
許昕曾經的主板,也是國家女隊的熱門款。現在業余賽場,還是能經常看到玫瑰5的身影。我們都說時下已是纖維板的時代,但玫瑰5這種硬木面材的純木板還是有一席之地。玫瑰面材強化了借力的一速,提升了整體的剛性。本身通透的手感和極強的臺內控制力,往往實戰起來也得心應手。
你會發現,業余高手中仍然有一大批用著玫瑰5、極強純木、YEO等純木五夾,尤其直板球友。他們貪戀純木底板的控制力和穩定手感,以及卓越的旋轉制造能力。高上臺率,本身就是戰勝對手的關鍵之一。
斯帝卡CLCR
真正被視為神板的底板之一,就是這款CLCR。伴隨著多少選手獲得過世界冠軍。現下雖然國際賽場上少見蹤影,卻依然是國內體校默認款。中國的教練們依然認可這塊純木七夾,作為孩子們練功的首選。價格可能是一方面,更多的還是因為均衡、穩定、忠實、全面的性能。
可拉可打,可攻可防。貼反膠沒問題,顆粒亦不在話下。速度很不錯,旋轉也還行,力量很強。你有幾分力,就給你幾分的反饋。這樣的底板無疑容易成為大眾情人。
斯帝卡紅黑碳王7.6
在用Viscaria之前,張繼科曾經將紅黑碳王作為主板。這塊也是斯帝卡的經典之作。七層木+6層碳粉的組合,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純木手感,同時強化了出球速度和絕對的殺傷力。雖然是舊時代的產品了,但新版的紅黑碳王7.6厚度上也調薄了,進一步適應這個時代對底板“輕薄”的訴求了。
在芳碳板橫行的當下,碳粉武裝的紅黑碳王竟然一點也不落伍。在擊球的指向性、反彈效率和威脅性方面,仍然值得一試。
亞薩卡競技者Power
亞薩卡的競技者系列,核心哲學上有一點很“中庸”。就是把外置的競技者Speed做軟,內置的競技者Power做硬。你會感覺到,這個Power事實上不是類似結構的狂飚龍5那種軟彈的風格。它試圖變得更有支撐力,更硬實點。這點來看,是為了強化借力防守的穩定性以及回球的一速。對于不太習慣內置芳碳的軟彈手感,又希望多一些持球感的球友來說,競技者Power可能剛剛好。
WTT澳門賽,丁寧也用上競技者Power,反手配上亞薩卡飛龍套膠。某種程度上,Power有點像阿波羅尼亞ZLC的味道。強調防守上的周旋能力,同時,保持借力上加力的穩定性和一速。
挺拔黑薩***版
在40+時代,黑薩依然贏得了很多明星球手的青睞,耳熟能詳的有薩姆索諾夫和斯佐克斯。這是一塊類CL結構的球板,有點發脆,有點震手感,但很均勻,容錯高。無字***版的黑薩,剛性上更好一點,打起快攻也不礙事。
6.5mm的板身提供了高支撐力。前廓設計提高了擊球成功率,簡單說,就是拍頭變圓了,擊球面積更大。三層幾乎等厚的阿尤斯有足夠的能量來提供殺板。
VICTASZX-GearOut
在用簽名版之前,皮切福德一度用著ZX-GearOut。Zexion纖維和碳纖維的結合,締造出一種介于ALC和ZLC之間的手感。有很好的反彈力,同時球板本身也吃球。雖然是纖維外置,但林巴面材持球感佳。再配合阿尤斯大芯,發力之后可謂一觸即發。
對比炭燒了力材的皮切福德簽名版,ZX-GearOut可能更適合大部分業余球友使用,因為發力門檻更低。球板整體的擊球手感非常清澈。單板的絕對力量不一定多么強。但無論拉還是沖,都顯得很輕松,旋轉和速度的結合也很棒。在反拉反帶時也讓人感覺很有數。
銀河譚瑞午午碳
與時下流行的5+2結構不同的是,午碳是7+2的結構。內里本來是三層厚度接近的阿尤斯,但午碳將兩層薄碳置于阿尤斯大芯兩側。一般認為這是提供了剛性和支撐力。其實7層結構本來就不缺支撐力,何況午碳6.4mm的厚度適宜。筆者認為,碳素的內置,其實也是優化了手感,擊球變得更加清晰。
作為前國手譚瑞午的手板,午碳自然在速度這一塊要求頗高。實際使用看來,也確實如此,保持高上臺率的同時,速度很犀利。反手這塊彈力顯得很足,無論借力中的防守還是主動加力彈擊,都直截了當、干脆利落。
世奧得黑金
黑檀面材+阿尤斯過渡層+內置黃芳碳+阿尤斯大芯,這樣結構的黑金是近兩年世奧得銷量最好的底板之一。黑檀面材在小球控制上表現很線性,不容易冒高,中小力量也能通過硬面材來強化近臺的壓迫感。發力之后,又有蓄力效果強的內置黃芳碳和噴射的阿尤斯大芯來輔助,可以說這個結構的均衡度很高。
價格上來說,黑金確實性價比突出。性能上兼顧了硬木面材和內置芳碳的各自特點,可以說,速度、旋轉和力量每一項都不落下。果然,“給力”才是一塊球板成功的關鍵。
這10塊優質之選,結構上各有不同,從外置到內置到純木,在3+2到5+2,但性能上都是均衡的,適合大眾的。而哪一塊呢,又是你的最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