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上海疫情防控進入關鍵階段,上海市醫學會團結引領廣大醫務科技工作者,以堅定的抗疫信心、堅決的實際行動,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實屏障,守護這座我們共同生活奮斗的城市,同頻共振,“醫”起戰“疫”!
學術引領,彰顯擔當
面對嚴峻的抗疫形勢,上海市醫學會用高效行動學術抗疫,積極踐行“百年學會,醫心為民”的擔當與使命。
上海市醫學會感染病專科分會組織線上專題研討會,主任委員盧洪洲教授介紹了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最新診治進展和深圳此次應對新冠的心得體會。
上海市醫學會腎臟病專科分會與上海市血液透析質量控制中心、上海市醫院協會醫院血液凈化管理專委會聯合舉辦新冠疫情下上海市血液透析疫情防控質控管理緊急會議,云端探討疫情期間上海市血液透析防控現狀,解讀質控中心文件商討進一步方案。
多個專科分會發出倡議書,從學科***角度利用所掌握的醫學知識,身體力行,積極投身抗擊疫情的戰場。
上海市醫學會主辦的***醫學期刊也積極助力抗疫。《中華傳染病雜志》組稿奧密克戎專輯,在短時間內專家合力快速審稿,遴選出《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突變株感染者臨床特征分析》《珠海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奧密克戎變異株臨床特征分析》《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變異株臨床特征分析》等高質量稿件,其中論著《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突變株感染者臨床特征分析》通過快速通道,已于3月網絡預發表,為抗擊疫情貢獻學術力量。
科普惠民,貼心服務
上海市醫學會健康科普微信公眾號“掌健識”發布“‘疫’起守‘滬’”系列科普內容,為疫情期間老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
不少專科分會在這一特殊時期,提供暖心線上科普,如檢驗專科分會***了科普視頻——100秒帶你認識核酸檢測,用直觀、接地氣的方式讓大眾科學認識核酸檢測。腎臟病專科分會開展“面對疫情,我們該怎么做?——腎友關愛,不再迷茫”線上直播,為患者在疫情下的自我管理措施和自我護理方案提供***建議,針對患者容易忽視卻必須注意的關鍵點在線交流討論,為患者答疑解惑。
專家會員,主動作為
面對疫情挑戰,上海市醫學會各會員單位組織醫護,奔赴抗疫一線,戮力同心,共克時堅。學會的專家會員們積極響應疫情防控的集結號和沖鋒號,有的戰斗在醫療第一線無私奉獻,有的在隱蔽戰場為一線提供科研和技術保障,有的為民眾普及健康防疫知識穩定大后方……
上海市醫學會醫學病毒分會主任委員、新冠疫情科研攻關組組長謝幼華教授及其團隊,通過攻克一道道科研難題,不斷加深對新冠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認知,發展防治技術,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用醫學科學技術點亮希望的燈,為防控疫情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建議。
上海市醫學會醫學病毒分會副主任委員、瑞金醫院臨床病毒研究室主任張欣欣教授,做客上海新聞綜合頻道“夜線約見”欄目,為市民解讀如何有效應對奧密克戎BA.2變異株。
上海市醫學會精神醫學專科分會主任委員、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院長趙敏教授,帶來“600號”錦囊,為舒緩疫情防控期間的焦慮緊張情緒,打贏心理戰“疫”提供良方。
凜冬離去,
春天已如約而至。
在同心守“滬”的努力下,
戰“疫”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