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時是一個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于每年三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六當地時間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希望借此活動推動電源管理,減少能源消耗,喚起人們以實際行動應對全球變暖的意識。
發起機構
發出該倡議的組織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是在全球享有盛譽的、最大的獨立性非***環境保護組織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來,WWF一直致力于環保事業,在全世界擁有將近520萬支持者和一個在100多個國家活躍著的網絡。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創造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未來。為此我們致力于:保護世界生物多樣性;確保可再生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推動降低污染和減少浪費性消費的行動。
由來情況
地球1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07年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吁個人、社區、企業和***在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個星期六熄燈1小時,以此來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以及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思考,表明對全球共同抵御氣候變暖行動的支持。這是一項全球性的活動,世界自然基金會于2007年首次在悉尼倡導后,以驚人的速度席卷全球。
地球1小時”活動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亞悉尼展開,吸引了超過220萬悉尼家庭和企業參加。隨后,該活動以驚人的速度迅速席卷全球。2008年,WWF(中國)對外聯絡處透露,全球已有超過80個國家、1000座城市加入活動。通過實際行動證明了個人或企業的一個小小的善舉將會給人類所居住的環境帶來深刻的影響,甚至成就未來巨大的變化。
3.26地球1小時”活動全國超過150多家企業積極參與,尤其是世界500強的企業非常支持。
活動目標
地球一小時”的目標是讓個人、家庭和企業盡可能多的參與進來,關閉燈光和其他電器一個小時(除了交通等必要的燈光,例如:電腦顯示屏、電視機等)。而最主要的不是節電的問題,而是如何遏制氣候變暖。
地球一小時”旨在讓全球社會民眾了解到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威脅,并讓他們意識到個人及企業的一個小小動作將會給他們所居住的環境帶來怎樣深刻的影響——小小改變就可能成就巨大影響。
同時,地球一小時”活動也為出席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的各國領導人提供一個全球性的環境變革,希望各國首腦達成一個新的全球氣候變化協議,取代《京都議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