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3月23日,“3·21”東航飛行事故國家應急處置指揮部在廣西梧州市召開第三場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目前搜尋到的一部黑匣子是駕駛艙話音記錄器(CVR)。初步檢查記錄器,存儲單元存在一定損壞但相對完整,數據記錄器(FDR)還未找到。事發現場已發現部分飛機殘骸和人體組織碎片。
(東航空難現場發現的黑匣子,初步判定為是駕駛艙語音記錄儀,圖/觀察者網)
據北京日報報道,資深機長***介紹,“通常說的黑匣子,包括飛機上語音記錄器(CVR)和飛行數據記錄儀(FDR),黑匣子是橙紅色,并不是黑的,鮮艷的顏色是為了方便搜尋。”
駕駛艙話音記錄器安裝在飛機的貨倉尾部,在飛機通電時開始記錄,斷電后停止記錄。可以記錄四個通道聲音,分別為機長通道、副駕駛通道、備用通道、環境通道聲音,記錄時長大約兩到三小時。
飛行數據記錄器位于后廚房天花板上方。在737的歷史上有過多種型號的FDR,采集的參數從8種到上百種,時長從30分鐘到數百小時。多數FDR在發動機滑油壓力出現的那一刻就開始記錄,發動機停車后終止記錄,記錄時長約25小時,記錄參數約1000個,例如飛機的高度、速度、航向、俯仰角、滾轉角、垂直速度以及機組的操作如駕駛盤桿量、油門等重要參數。
民航事故調查中心主任毛延峰介紹,兩部記錄器都裝有水下定位信標,但該信標只能在水下發動信號,發出超聲波信號,由***的水下偵聽設備在水中接收信號,信號在水下的持續時間約一個月,接收距離大概在2至6公里。但是本次事故發生在陸地上,所以水下定位信標在本次搜尋中無法提供搜尋幫助。
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副教授郭慶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指出,黑匣子為了承受飛機墜毀時的猛烈沖擊力和高溫燃燒的火焰,其外殼通常具有很厚的鋼板和多層防護沖擊的隔熱材料,具有承受高溫、重力撞擊以及深水水壓等性能。在一般客機范疇中,不同類型飛機的“黑匣子”性能指標也基本一致。
對于已找到的黑匣子而言,他表示,黑匣子的解讀時間要根據飛機的墜毀嚴重情況而定,有可能幾天,也有可能數個月。黑匣子一般由***的民航事故調查機構解讀,涉及多方力量。
(資料圖)
【來源:九派新聞綜合人民日報、北京日報、中新社等】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