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寶媽都經歷過寶寶吃著吃著飯就吐了的情況,這時候寶媽就會很緊張,明明飯菜沒有問題,我們全家人吃都沒事,為什么寶寶吃著就吐了呢?于是有的寶媽顯得六神無主,不知所措,總以為寶寶生病了。
其實寶媽不用太過緊張,寶寶吃飯嘔吐是很常見的現象。媽媽要先了解原因,才能解決寶寶的容易嘔吐的問題。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飯菜的衛生問題雖然是同樣的飯菜,但是大人的免疫力比寶寶的強,所以相同的食物,可能家長吃了沒事,但是寶寶吃了就***到了腸胃,產生了嘔吐。所以寶媽要先檢查飯菜是否衛生,不要讓寶寶吃隔夜的飯菜,太涼太硬的食物都會引起寶寶的嘔吐,不宜給寶寶吃。尤其是寒冷的冬季,寶寶更容易感染到病原體。俗話說病從口入,一定要保證寶寶吃得衛生,吃得健康,并且吃飯前后都要把手洗得干干凈凈的。
二.寶寶不喜歡食物的味道關于這一點,雖然和食物有關,但并不是食物的衛生問題了,而是每個寶寶的味覺不同,飲食習慣不同,可能會出現一些挑食或者對某些食物味道過于敏感,由于食物的氣味而產生的嘔吐現象。比如香菇,很多小朋友不習慣香菇的味道,甚至一吃就吐,這和寶寶自身習慣和特質有關,就需要寶媽細心觀察,盡量避免讓寶寶食用這種食物。
但如果是寶寶挑食,那就需要及時的改正寶寶的飲食習慣,讓寶寶習慣各種食物的口感和味道。
三.寶寶已經吃飽了有一些家長為了給寶寶立規矩,不讓寶寶剩下飯菜,所以不管給寶寶盛了多少飯菜在碗里,都會要求寶寶吃完,或者是覺得寶寶吃得太少了,強迫讓寶寶進食。
但其實寶寶的飯量本身就小,再加上日常吃的零食,很可能寶寶已經吃飽了,已經吃不下了別的東西了,但是又不敢和家長說,只能硬吃,所以導致腸胃不舒服,最后吐出來。
四.寶寶情緒問題引發的嘔吐這種情況也是很常見的,寶寶在進餐的時候由于情緒的變化,或者是一直哭,身體不舒服導致的吐出飯菜。
這一點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因為有些寶寶吃飯習慣不好,寶媽總是著急,有時候罵了寶寶幾句,寶寶就哭了,這就影響了寶寶進餐。所以寶媽一定要注意管理自身情緒,盡量不要在寶寶用餐前和用餐的時候激起寶寶不好的情緒,這樣對寶寶不好,媽媽自己也生氣。
結語: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吃得好,身體健健康康的。寶爸寶媽都想培養寶寶良好的用餐習慣,讓寶寶做到不挑食不厭食,這樣才能夠讓寶寶茁壯成長。但孩子模仿力是很強的,很多家長自己也只管挑好吃的吃,對自己不喜歡的決不動筷子,這樣孩子也會看在眼里,有樣學樣的。所以父母從我做起,除了吃好吃的,還應該吃些該吃的,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文海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育兒達人,專注孕產、育兒話題,歡迎大家關注我,如有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感恩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