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常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當醫生確實“百害而無一利”嗎?并不見得。
據說上海三甲醫院的麻醉師,年薪保底30萬,等于農民工搬6年磚賺的錢。
同時,從體面度、社會認可度與個人價值方面看,醫生也是令人向往的職業。
如果當“白衣天使”不好,又怎會有“醫學世家”呢?
1
在互聯網上,醫生和老師是最愛抱怨的兩種人。
老師總看不慣叛逆的學生、不配合的家長,與熱衷于布置任務的某局。醫生則苦大仇深地認為自己既辛苦又貧窮,還得冒著被患者及患者家屬毆打的風險,由此誕生一句“名言”: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可是,據某豆瓣網友觀察,在整個就業大環境里,醫生十分吃香。
以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985專碩畢業的麻醉師,年薪30萬算最低檔,外科醫生年薪可達40至50萬。假如繼續讀博,學成后收入上限能突破100萬。
“年薪30萬算最低檔”是什么概念呢?時下最熱門的職業——程序員,名校畢業的碩士生面試進大廠,年薪也就30萬而已。2020年農民工的平均工資是4072元,搬磚1年拼死拼活能賺5萬,要打工6年才抵得上醫生1年薪水。
是,醫生辛苦,但哪份工作不辛苦?其他更辛苦的工作,也做不到年賺30萬。
僅就待遇方面來說,醫生乃妥妥的高薪行業。
2
況且,你不覺得醫生非常體面嗎?
去年一整年的社會關鍵詞是什么?是“疫情”和“醫生”。鐘南山院士敬業之心感動全網,張文宏醫生以其***學識令大家受益匪淺,誰提到醫生都豎起大拇指,稱贊他們不負天使美名。
雖說職業平等,但往往醫生比其他職業更“平等”,享受更多榮譽與褒揚。
人民群眾對醫生的高認可度,直觀地體現在婚戀擇偶上。
知乎搜“醫生擇偶”,可看到有不少人在問“如何找一個醫生男朋友”,還有人出“拿下醫生攻略”。《歡樂頌》里眼高于頂的曲筱綃,見趙啟平第一面就拜倒在他西裝褲下,不只是因為王凱帥到犯規,還因他具備醫生的***魅力。
另外,“越老越吃香”的職業屬性,也是醫生一項優勢。
今日份熱搜:一名保潔員為順利找工作,不得不辦假***,將年齡改小11歲。醫生無需體驗35歲以上的中年人所要面臨的就業困境,僅這點就足夠駁斥所謂“天打雷劈”的觀點。
3
當然,說“天打雷劈”也不算胡說八道、空穴來風。
在熱門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中屢屢露面的陶勇,原本該安安靜靜地做一名頂級眼科醫生,卻因為患者無差別捅人,砍傷他的手臂,導致他無法繼續從事原有工作。
陶勇不是“一個人”,全國各省,幾乎都出現過暴力傷醫事件。有醫生遺憾與世界告別,有醫生重傷至今昏迷不醒,有醫生雖脫離生命危險,但再也不能從事這一職業。
但即便如此,“學醫”仍算很有前途的選擇。
“我朋友家里全學醫,高考讓她也去,要是真不好干嘛讓她學?”
“同學學麻醉,畢業進入北京三甲醫院,***很缺人,他不到半年就拿到戶口。”
“樓下兩口子醫生很有錢,家境不好的人,學醫真的是改變階級的方式。”
老實說,每每看到醫生吐槽工作多忙多累,一臉認真地勸誡別人“遠離醫學”,總有種“他得了便宜還賣乖”的錯覺。
勸人別學醫,才是“天打雷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