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逍遙鎮胡辣湯”
“潼關肉夾饃”之后
“青花椒”也被告了……
相關消息沖上今天微博熱搜
“青花椒魚”店兩次成被告
店主糟心:賣青花椒魚也侵權了?
如今,位于成都市青羊區萬壽四路的“青花椒魚”店已關門停業。
店主唐女士說,她已兩次收到成都市中院發來的傳票。法院的傳票顯示,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起訴唐女士經營的店鋪侵害其商標權,要求其停止侵犯原告“青花椒”字樣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拆除帶有原告商標的店鋪門頭,并賠償損失及合理開支5萬元。
唐女士覺得不可思議,四川是青花椒的生產大省,青花椒的使用非常普遍,自己給店鋪取個名字,怎么就惹上官司了?
第一次收到傳票的唐女士覺得很害怕,于是迅速拆除了門頭招牌上的“青”字。
11月17日,唐女士前往法院應訴,被法院告知原告已撤訴。然而12月6日,唐女士再次得知,對方公司又起訴了自己,目前法庭已立案。這讓唐女士覺得很糟心。“收到傳票后,我瞌睡都睡不著,很焦慮,不知道該怎么辦。”
讓她感到疑惑的是,為什么“青花椒”三字能注冊商標?她認為,青花椒是一個通用名稱,是川渝地區的特產,如果“青花椒”可以注冊,以此類推,那以后“回鍋肉”“水果店”是不是都不能用了?
唐女士稱,因疫情影響生意本就不好,她和家人商量后,目前已關停了門店。
多家店主接到“協商”***
有著類似遭遇的還有四川廣安市民朱派宣。2011年,他在城區劉家巷開了一家叫“宇宣青花椒魚莊”餐館。
但萬萬沒有想到,2021年9月底,因為其店招有“青花椒”三字,被比他晚兩年開店的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告到廣安中院。
“開得比我晚,還好意思來起訴我!”朱先生表示:我們四川人吃青花椒、賣青花椒幾百年、幾千年了,卻因為店招上有“青花椒”三字就被告上法庭,簡直是豈有此理。
但可笑的現實就是,截止目前,四川已經有數十家餐飲店因為使用“青花椒”三字被這家名為: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告侵權。成都武侯區的一家火鍋店老板吳先生說:“一些小商家已經賠了錢,還有商家收到了所謂的協商***,價格從3萬談到1.5萬。”
上海萬翠堂公司
是一家什么樣的企業?
天眼查顯示,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公司位于上海市徐匯區,成立于2013年6月2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小型飯店(不含熟食鹵味)、酒堂飲、餐飲管理等,注冊資本56萬余元。
公司旗下有“青花椒砂鍋魚”品牌。目前已注冊“青花椒”“青花椒花椒魚”等商標數十個。該公司涉及數十件與商標權糾紛有關案件,分布在上海、江蘇、山東等全國多地。自今年9月以來,該公司密集起訴四川省內的餐館。
涉嫌惡意起訴
四川多家餐企聯合組群***
“這家公司的行為,可能涉嫌惡意起訴。”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建平說,在這個案件中,上海萬翠堂可能利用法律漏洞,獲得了商標注冊。之后廣泛地向各地含有“青花椒”字樣的商家提起商標權起訴,有惡意起訴的嫌疑。
針對“侵權”苦惱,吳先生已經和18家被起訴的店主聯合起來,組建了***群準備***:“這明顯存在惡意,大家聯合起來咨詢知識產權相關專家,在適當時間可能要反起訴,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鍋從天上來”,網友紛紛吐槽
用了“青花椒”
就有法院傳票?
網友們對此集體吐槽
從胡辣湯、肉夾饃、到青花椒
似曾相識的“商標糾紛”
如出一轍的圍獵套路
以一眾中小商家作為獵物
強詞奪理、顛倒黑白
看起來是依法***
但釣魚碰瓷的意味昭然若揭
能碰一個算一個、能賺一筆是一筆
堪稱是無本萬利了
以后還會不會有紅辣椒、紫皮蒜?
這樣的事究竟有沒有盡頭?
恐怕也不僅僅是四川人民不答應了
上海新聞廣播綜合自川觀新聞、四川新聞網等
來源:上海新聞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