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患上胃炎、胃潰瘍就很難痊愈,容易反反復復,并且已呈現出年輕化趨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孟捷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年輕人三餐不規律,愛吃燒烤、火鍋等***性食物。此外,經常吸煙也容易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縮,提升了胃炎、胃潰瘍的發病幾率。
4月9日,是國際護胃日。數據統計顯示,中國胃病新發病例已經接近全世界胃病人數的一半。并且,我國19歲~至35歲青年人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眾所周知,胃是人體內最主要的器官,它是機體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一個重要場所,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靠腸胃吸收。而胃病是一種慢性病,大多數胃病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癥狀,如飽脹、曖氣,少數有食欲減退、惡心。常表現為持續性上中腹疼痛,可于進食后立即出現。
“因胃病的病變在胃黏膜層,確診主要依靠胃鏡檢查和胃黏膜活組織檢查,輔以胃分泌檢查。”孟捷說,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這三種胃部疾病占了胃病患者總數的90%以上。而這三種疾病都有不同程度的胃黏膜的損傷。黏膜沒有修復好,是導致胃病總反反復復的根本原因。
目前,臨床上治療胃病通常使用“抗菌+抑酸+胃黏膜保護”聯合***。如果胃鏡檢查發現幽門螺桿菌陽性,應服用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羥氨芐青霉素等都有清除Hp的作用;其次如果胃酸過多,就選用抑酸劑的藥物如堿性制酸藥碳酸氫鈉、氫氧化鋁和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拉索拉唑等,都有抑酸作用;再次胃黏膜保護劑常用的西藥藥物有膠體次枸櫞酸鉍(CBS)、硫糖鋁、麥滋林-S、氫氧化鋁凝膠、胃膜素等。
采訪中,孟婕特意提到了中草藥在修復胃黏膜的優勢。比如,白及就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具有抗潰瘍的作用,且具有高度粘性,可在胃內形成膠狀膜,能促使潰瘍面愈合;再加上白及中含有的有益成分,對于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有抑菌作用,能形成保護膜,從而起到防止胃部感染。目前,市面上的胃康靈(葵花)便出自《傷寒論》的千年古方《芍藥甘草湯》為基礎,配以三七、白及、茯苓、延胡索、海螵蛸、顛茄浸膏等藥物組方而成,專門治療胃病反復發作。
“不過,白及雖可以止血、抑菌、抗潰瘍,不能單用一味藥物,還要根據具體胃病情況,配合相應的抗菌藥、抑酸藥等。”孟婕提醒,除藥物治療,胃病患者還應戒煙忌酒,盡量避免使用損害胃黏膜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紅霉素等,還要保持規律飲食與睡眠,避免過熱、過咸和辛辣食物。同時,還要定期檢查,一旦發現患了胃病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并在醫生指導下規范治療和用藥。(張思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