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一部《陽光普照》成了許多人的年度最佳。
豆瓣上,28萬人打出了8.5高分。
是近幾年的華語片天花板。
然而,導演鐘孟宏去年推出新作《瀑布》。
雖然依舊拿了不少大獎,但豆瓣開分只有5.9。
魚叔一開始也以為它翻車了。
直到影片最近登陸流媒體后,口碑卻突然逆襲了。
豆瓣評分一路飆升,已經漲到了7.5。
看這勢頭,還有繼續上升的潛力。
分數的巨變,更加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
今天,魚叔就來跟大家聊聊它——
《瀑布》
鐘孟宏導演的《瀑布》是去年第58屆金馬獎的大熱門。
提名多達10項。
并最終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創音樂,4項大獎。
其中,大家熟悉的女神賈靜雯,也為自己迎來了一座影后桂冠。
《瀑布》與之前的《陽光普照》相似。
依然是家庭題材,依然是平實的鏡頭語言與溫情的敘事風格。
只不過,視角有了改變。
從前作中的父子,變成了母女。
母親羅品文(賈靜雯飾),是一家外商公司的高管。
與丈夫離婚后,獨自一人撫養女兒。
性格強勢,做事干練,無論在公司還是在家,都是一副女強人的姿態。
女兒小靜(王凈飾),剛滿18歲。
正在緊張準備高考。
兩人相處得并不融洽。
母親總對女兒拖拉磨蹭的作風,大發怨言。
女兒則對母親沒完沒了的嘮叨,不勝厭煩。
故事發生在疫情期間。
母親的公司因為疫情影響,效益下滑,將要面臨集體減薪。
同時,女兒班上突然有一個同學確診,所有學生立刻被安排居家隔離。
母親也被迫待在家里,以待觀察。
長期共處一室的母女,矛盾也進一步激化。
女兒總以擔心傳染為由,把自己鎖在房間里,連吃飯都不愿意跟母親坐在一起。
之后竟發展到,母女共處一屋,還要通過***交流。
母親越來越感覺到女兒不對勁。
先是看到她用完的餐盤上,寫著「bitch」(***)字樣。
后又收到女兒的紙條,不客氣地寫著:
「沒事離我遠點」
還有一回,看到女兒呆滯地坐在客廳,說自己好像生病了。
一種詭異的氛圍,正在這個家里蔓延著。
直到一個狂風暴雨的夜晚,被驚醒的母親發現女兒不在屋里。
便焦急地沖到雨中尋找。
沒想到,鏡頭一轉。
剛剛還是被風雨刮得一片狼藉的房間,又變回原來的模樣。
小靜從房間里出來,發現母親不見了。
同時接到了醫院打來的***。
原來,母親患上了思覺失調。
之前盤子上的「bitch」,女兒說自己生病,還有那場暴風雨……都是她自己產生的幻覺。
這是因為長期的壓抑和焦慮,導致品文精神崩潰。
一方面,是因為婚姻破裂。
丈夫離婚后,又組了新的家庭,這對品文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母女關系。
女兒本身就處于叛逆期,加上備考的緊張情緒,對母親總是沒好脾氣。
這個單親家庭,長期處在一種劍拔弩張的氛圍。
而來勢洶洶的疫情,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效益下滑,薪水降低,家庭的經濟負擔不斷增加,甚至陷入財務危機。
在母親生病之后,問題愈發嚴重。
不僅被公司辭退,還一度生活難以自理。
稍不注意,就引發了一場大火,將家里燒得不成樣子。
此時,小靜不得不扛起重擔,從學業中抽出時間來照顧母親。
而在這個過程中,她也逐漸對母親的處境有了更多的理解。
她看到了生父搪塞自己時的嘴臉。
還發現了父親出軌的真相——
原來,他早就和別的女人在外面有了孩子。
對此,只覺得惡心、憤怒。
她也看到了母親長久以來承擔了多大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
欠了家政阿姨三個月薪水,欠了物業四個月的管理費。
此外,房貸也有好幾個月交不上,自己的房子馬上就要被銀行要回去拍賣了。
看到母親一個人拉扯自己的辛苦,小靜一夜長大。
她開始理解母親,并主動承擔起責任,解決家里的財務問題。
賣房子,租新房,償還債務……
還要撫慰母親的心緒,不去否定母親,配合母親解決可怕的幻覺。
一點點將這個家庭,從困境中解救出來。
片名的「瀑布」,實則是一種隱喻。
瀑布本身就有「墜落」之意。
它代表的,是這個單親家庭全方位的墜落。
從原來精致的高檔房屋,變成如今的出租屋。
從之前颯爽的企業高管,變成普通的超市員工。
而另一層面,「瀑布」也代表著人與人之間的隔閡。
臨近片尾的時候,才從品文口中第一次說出了「瀑布」這個詞。
她說自己生病時,耳邊會聽到嘩啦啦的雜音,導致自己無法聽到外界的聲音。
這個瀑布般的噪音,正是將她與外界分隔開來的屏障。
而這層屏障,其實也藏在其他許多細節里。
小到兩人共處一室也要戴著的口罩。
不見全面,只見雙眼,雙方的交流也因此多了一份遮掩與猜忌。
大到圍在整棟樓外的藍布。
突兀的藍罩,也影射了整個社會的隔閡與疏離。
疫情期間,小靜想進醫院看母親,卻因為沒有帶健??ú荒苓M去。
明明是警察讓她來的,但如今卻被攔在門外。
小靜拿著母親的***去查銀行賬戶。
也被職員以固定話術拒絕。
對方全程事不關己的態度,處處透露著冷漠。
外部環境變得糟糕,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消失殆盡。
其實,是這個社會生了場大病。
本片借用了疫情這個特殊的背景,卻拍出了超越疫情的社會現實:
只消一場天災,就能徹底打破生活中脆弱的平衡。
好在,正如《陽光普照》的走向。
《瀑布》里的故事再多艱難,也寄托了導演最溫柔的希望。
冷漠的人很多,但善良的人也不少。
比如,三個月沒發工資的保姆。
不僅沒翻臉,反而念及舊情,主動幫小靜收拾著火后一片狼藉的房屋。
再比如,急于賣房的母女倆遇到的中介經理。
當面揭開了手下收紅包壓價的黑幕。
誠心誠意地給予她們幫助。
又或是品文在醫院認識的病友。
也在最困難的時候給予品文真摯的支持。
最后,電影也暗示了品文的病得到痊愈。
有一回,她突然跟女兒說,電視機后面有條蛇。
當時我們的反應只跟小靜一樣,以為品文又發病了。
不過為了安撫母親,小靜喊來了消防隊。
沒想到,電視機后面真的有條蛇。
正是因為女兒沒有選擇否定母親,才避免了自己被咬的風險。
這和最后的結局一樣,都在暗示著一種「有驚無險」。
故事結尾,小靜與同學在一次出游中意外遭遇泄洪。
本以為導演怎會如此殘酷,竟在一切向好的節骨眼上,硬要安排一出悲劇。
好在,大家情緒緊繃之時,在新聞鏡頭中掃到了小靜的衣服。
衣服上特別的英文字樣,讓我們印象深刻:
「Don‘tsweatit」
意思就是,別擔心,沒什么大不了的。
虛驚一場,成了本片最好的溫柔。
此外,本片還有個很特別的彩蛋。
相信不少影迷,都發現了品文家中一幅格外顯眼的電影海報——
黑澤明的影片《電車狂》。
這個彩蛋也蘊含著兩個意義。
其一,《電車狂》的主人公,也是一個有著幻想癥的人。
恰好與《瀑布》中的品文相互映照。
他生活在臟亂的貧民窟中,但每天卻幻想著操縱電車,上班下班。
縱使別人怎么嘲笑,生活如何受挫,他也依然在心底懷著美好的希望。
其二,這部電影本身也如「瀑布」一樣,是黑澤明大導演的一次墜落。
《電車狂》在1970年上映時,口碑、票房雙雙滑鐵盧。
黑澤明從人人敬仰的電影天皇,淪落為被無數人嘲笑的過時導演。
感到絕望的他,甚至一度在家割腕自殺。
好在,最后在家人和好友的幫助下,又重振旗鼓,之后又拍出了許多經典,如1980年的《影舞者》。
連大師都會遭遇人生谷底,普通人又何須太過憂慮。
疫情之下,像品文一家遭遇變故的家庭不在少數。
而變故之后,該如何繼續生活,成了許多人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瀑布》,恰好給了我們一個溫柔的回答。
日子,總會好起來。
千萬不要灰心,一定要好好地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