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這樣的情況,整天渾身乏力沒精神,干一點活就氣喘噓噓的,而且晚上睡眠質(zhì)量也不好,甚至還伴有腰膝酸軟、心慌心悸的情況,以為自己身體過于虛了,需要補一補,但試過很多種辦法,效果都不甚理想,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實,從中醫(yī)角度來說這種情況是因為虛不受補了。中醫(yī)講五臟是相生相克的關(guān)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里就是說五臟好比一個整體功能系統(tǒng),當我們身體其中一個臟腑虛損時,其它臟腑也會受到損傷的。
比如說一個胃病的患者,由于胃痛,吃不下飯,導(dǎo)致身體很是瘦弱。而你一味勸他多吃,讓他從瘦子變成胖子可能嗎?當然不可能,反而有可能會雪上加霜。因此當脾胃虛弱時,脾的運化功能就下降,不僅水谷精微運送不到五臟六腑中,也不能把糟粕垃圾排除體外。消化吸收受到影響,從而致使身體吃什么都吸收不了,更別說滋補東西了。
又比如說當肝受損時,要去補腎,因為腎為肝之母,同時還需要健脾胃。總的來說,對于這種情況還是多個臟器一起調(diào)養(yǎng)才是關(guān)鍵。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可以補心、肝、脾、肺、腎的養(yǎng)生方,該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由五味子、茯苓、山藥、蓮子和菟絲子5味藥食同源的中藥組成。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該方是如何補五臟的。
首先五味子,藥如其名,有5種味道酸、甘、苦、辛、咸,并且中醫(yī)認為這五味可分別入五臟,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從而補脾益肺、補腎養(yǎng)心。
茯苓,味甘性平,擅長補心脾二臟,它的健脾祛濕,可以增強脾的運化功能,從而祛除體內(nèi)的濕氣。而且茯苓還有寧心安神的能力,對于失眠不寧、心慌心悸是有不錯的效果。
山藥,眾所周知它是餐桌上一道美味的佳肴。但實際上還是一味中藥,味甘性平,不僅能補脾胃之氣,養(yǎng)脾胃之陰,還能生津益肺,補腎澀精,常用于脾胃虛弱、食少體倦等現(xiàn)象。
菟絲子則是一味補陰不滋膩,溫陽不燥烈的良藥。入肝腎脾三經(jīng),有滋補肝腎、溫脾、平補陰陽的能力,對于腎虛腰膝酸軟,肝虛目昏耳鳴,脾虛泄瀉等癥有不錯的改善。
而蓮子,它其是植物蓮的干燥成熟種子,味甘,可健脾理胃、養(yǎng)心益腎。
總之,這5味中藥合用,可謂五大臟器都照顧到了,可以很好緩解失眠多夢、心慌心悸、渾身乏力、腰膝酸軟等身體虛弱的問題。大家學會了嗎?如果你也是身體哪哪都虛,那不妨參考一下這個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