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幫,指社會上暗中活動的犯罪團伙和其他反動集團或其成員。在許多人眼中,黑幫就是暴力違法分子,非常危險,比如華人的三合會,加拿大的地獄天使,美國的猶太幫等,許多國家都有一個存在良久的黑幫。在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黑幫"一詞主要指走資派(即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有時也泛指所有被打倒的"牛鬼蛇神",包括走資派、反動學術權威、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等。
所以黑幫并不意味著暴力分子,有時候也可以代表一批學者,就比如“伯克利黑幫”,是指印度尼西亞這樣一批新自由主義學者。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美國人在印尼社會結構中尋找有名望、富有、并處于領導地位的那個階級,他們在美國福特基金會資助下被送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接受培訓,后來回國并在1965年軍事政變后長期執掌印度尼西亞經濟大權并推行新自由主義,給印尼人民帶來了沉重災難。
二戰結束后,革命運動席卷亞洲,這種革命運動為共產主義運動,與美國的資本主義恰恰相反,一旦共產主義在亞洲蓬勃發展,那么美國將會失去在亞洲的盟友。美國將視線放在了印度尼西亞國家,因為這個國家在經歷了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宣告獨立,國內形勢還不太穩定,而且印尼***的力量很強大,若是讓印尼沿著這個方向發展,到時候美國的計劃就會泡湯。
于是美國啟動了與伯克利合作的項目,1961-1962年,伯克利的教授們在從雅加達大學撤出的時,第一批被送到伯克利去受訓的印尼經濟學者已經學成回來,擔當起了這個學院的教學和研究任務。
此后雅加達大學經濟學院成為了“伯克利黑幫”的天下,總統蘇加諾強烈反對西方經濟教學,可福特基金會以威脅停止資助印尼項目的資金為理由,蘇加諾只得同意。可更讓總統心驚的是,這些學者竟然還會去印尼軍方的神經中樞——軍事人員與指揮學院。
久而久之,這些學者就控制了國家學術研究機構,占據各部門要職,他們排斥***的學者,與軍方建立密切合作的關系,甚至還開始討論“在蘇加諾突然去世時防止出現混亂的緊急計劃”。另外美國也不放心只有這一批學者,多年來,還在不斷地向印尼輸送各項人才以全方面滲入國家的高層,期間軍隊還平息了叛亂,使得“伯克利黑幫”在國家高層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1965年,總統蘇加諾由于政治立場傾向共產主義陣營,于是別有用心的軍人意圖推翻蘇加諾政權,但為蘇加諾的手下翁東所悉破。所有政變軍方領袖,除了陸軍戰略后備司令蘇哈托以外都被處決,組織了反對的軍人,進入首都進行大規模鎮壓行動,在印尼全國策動“***大清洗”,緊接著之后不到一年之內,把印尼的***員幾乎趕盡殺絕。之后,印尼開始了長達32年的蘇哈托軍事獨裁統治,這完全合了美國人的心思。
到1968年6月,蘇哈托組建了一個所謂的“發展主義內閣”,把國家的經濟大權交給了包括蘇密特羅在內的“伯克利黑幫”。為保證新自由主義政策在印度尼西亞的推行,伯克利黑幫費盡心機,不遺余力,利用強大的國際背景,迫使政治家聽從他們的政策建議,推行他們的制定的經濟改革方案。在這樣一群別有用心的政客下,印尼廣大人民遭受了很大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