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帶你去看,那些在夜里的玫瑰云。可你沒有去。你說,夜里——又能看到什么呢?
現在,我毫無辦法,除了用你的眼去看,他說,
因此我不再孤單,你也不再。真的,
在我所指之地,一片空無。
只有星星在夜里擠作一團,疲憊不堪,
如那些野餐后乘一輛卡車歸來的人們,
失望,饑餓,無人歌唱,
他們濕漉漉的手掌里握有枯萎的野花。
可我仍會繼續去看,并繼續展示給你,他說,
因為如果你沒有看到,好像我也未曾看見——
至少我會堅持不再用你的眼睛去看——
也許有一天,我們會從另一個方向相遇。
作者/[希臘]揚尼斯·里索斯翻譯/馮默諶
Iwanttoshowyoutheserosecloudsinthenight.Butyoucan’tsee.It’snight—whatcanonesee?
Now,Ihavenochoicebuttoseewithyoureyes,hesaid,
soI’mnotalone,soyou’renotalone.Andreally,
there’snothingovertherewhereIpointed.
Onlythestarscrowdedtogetherinthenight,tired,
likethosepeoplecomingbackinatruckfromapicnic,
disappointed,hungry,nobodysinging,
withwiltedwildflowersintheirsweatypalms.
ButI’mgoingtoinsistonseeingandshowingyou,hesaid,
becauseifyoutoodon’tsee,itwillbeasifIhadn’t
I’llinsistatleastonnotseeingwithyoureyes.
andmaybesomeday,fromadifferentdirection,we’llmeet.
BYYannisRitsos
這首詩讓人想起莫西子詩那首《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出自詩人俞心焦的手筆:“不是你親手點燃的,就不能叫做火焰…..”
這首詩的第二節:“我毫無辦法,除了用你的眼去看……在我所指之地,一片空無”,換成俞心焦的句式,就可以是:“不是你親眼看到的,就不能叫做玫瑰云;不是你親眼看到的,就是一片空無。”
詩人邀請所愛的人去看夜里的玫瑰云,但對方沒有興趣,以反問的方式拒絕。如果對方對你沒有感覺,她就沒有好奇心,也就對你所說的一切都沒有興趣,哪怕你說得再離奇和天花亂墜。在她看來,都不過是些可笑的小伎倆,比如“夜空里的玫瑰云”。
這就是問題所在,“玫瑰云”必須在兩情相悅的情況下出現,即相愛的人必須通過對方的眼睛才能看到那美麗的存在;而如果另一方拒絕,就算夜空真的出現玫瑰云,看到了也沒有什么意義。
星星因此疲憊不堪,擠作一團,其實是說車里人的擁擠和疲憊吧。因為最關鍵的人沒有出現,野餐變成一場失望之旅。歸來的人吃都沒吃飽,更別說歌唱了。濕漉漉的手掌里是沒有送出去的已經枯萎的野花,真是相當失敗的一次野餐。
敘述者并未因此氣餒,繼續表明心志:仍然會去看,仍會向你“展示”。只有通過不斷的“展示”,敘述者才能感覺自己真正看到過,否則,仍然和沒看過一樣。展示的效用約等于“送外賣”,既然你不愿親自去看,那就送貨上門。
但詩人同時也說,他將嘗試不再用對方的眼睛去看,因為他想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對方也相信夜空有玫瑰云,或許有一天,她會自己去看。
這是一種新的可能,是比強行送外賣更大的可能。最好的發現是主動發現,最好的愛情是不需要約定卻在同一片玫瑰云下相遇。
每周日晚,讀睡都會組織線上薦詩會,任何人都可自帶一首詩來參與推薦和討論。今天這首詩,就是來自一位讀睡詩友的推薦。歡迎大家加入我們的每周薦詩會,拿出你喜歡的作品和大家分享。
第3120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