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
安分守己:安:安守。安守本分,規矩老實。
安土重遷:安:安心,習慣,安于。在一個地方住習慣了,不愿輕易搬遷。形容留戀故鄉。
安居樂業:安:安于。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形容管理者把社會治理得很好。
安貧樂道:安貧:安于貧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為人生的理想、信念、準則。處境雖很貧困,仍樂于堅守信仰。形容人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實現,寧愿處于貧困惡劣的環境。
安閑自得:安:安閑。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安堵如故:安:安穩。指相安無事沒有改變或十分安定。
相安無事:安:安穩。指彼此相處平安和睦,沒有什么爭執或沖突。
安身立命:安身:容身,在某處安下身來;立命:精神有所寄托。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計將安出:安:怎么,怎樣。如何制定計謀呢?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愛
愛不釋手:愛:喜愛。喜愛得舍不得放手。
節用愛民:愛:愛護。節省開支,愛護百姓。
愛惜羽毛:愛:愛惜,珍惜。羽毛:比喻人的聲望。比喻為珍惜自己的名聲,行事十分謹慎。
愛才若渴:愛:愛慕。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像口渴急于喝水一樣。
愛財如命:愛:吝惜;舍不得。吝惜錢財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樣。形容對錢財的貪婪、吝嗇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3.被
澤被后世:被:覆蓋。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被褐懷玉:被:通“披”,穿。褐,泛指粗布衣服。身穿粗布衣服而懷抱美玉。比喻雖是貧寒出身,但有真才實學。
被堅執銳:被:通“披”,穿。穿堅固甲胄,握銳利武器。指上陣戰斗或做好戰斗準備。
被發佯狂:被,通“披”,披散。披散頭發,裝作瘋狂。
聰明反被聰明誤:被:表被動。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坑害。
被災蒙禍:被、蒙:遭受。指遭受災禍。
4.倍
事半功倍:倍:加倍。只用一半的功夫,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
倍道而行:倍:加倍;道:行程。加快速度,一天走兩天的行程。
棄義倍信:倍:通“背”,背叛,違背。背離信義。指不講道義,不守信用。
5.本
照本宣科:本:書本;科:科條,條文。照著本子念條文。形容講課、發言等死板地按照課文、講稿,沒有發揮,不生動。
正本清源:正:使之正,引申為整頓;本:樹根,引申為根本;正本:從根本上整頓;源:水源,源頭;清源:從源頭上清理。從根本上整頓,從源頭上清理。比喻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
本末倒置: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舍本逐末:本:原義為樹根,借指事物的根本。拋棄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問題,而專顧細枝末節。現多用于指輕重、主次顛倒,不會明辨輕重緩急。貶義詞。
原原本本:本:本來的,原來的。從頭到尾按原來的樣子。詳細敘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個過程,一點不漏。
變本加厲:本:本來,原先;加:更加;厲:猛烈。原先指比原來更加發展。現指事情的狀況變得比本來更加嚴重。
6.鄙
肉食者鄙:鄙:眼光短淺。舊時指身居高位、俸祿豐厚的人眼光短淺。
北鄙之音:北鄙:北方邊境地區。指殷紂時的音樂。后世視為亡國之聲。亦作“北鄙之聲”。
7.兵
紙上談兵:兵:用兵。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貶義詞。
草木皆兵:兵:士兵。把山上的草木都當作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厲兵秣馬:厲:通“礪”,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飽戰馬。形容準備戰斗,也比喻事前做好準備工作。
按兵不動:兵:士兵,軍隊;按:止住。使軍隊暫不行動。現也比喻暫不開展工作。
8.病
同病相憐:病:疾病。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9.察
明察秋毫:察:察看,觀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察言觀色:察:細看;色:臉色。觀察別人說話時的臉色。多指揣摩別人的心意。
10.朝
朝三暮四:朝:早晨。原比喻聰明的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別事情。后來比喻反復無常。
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復無常。
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樂無度。
百鳥朝鳳:朝:朝見;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鳥王。舊時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眾望所歸。
11.曾
曾幾何時:曾:曾經;幾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時候。指時間沒過多久。【語法】偏正式;作分句;指時間過去不久。【近義詞】稍縱即逝、轉瞬之間、彈指之間。【反義詞】遙遙無期、久而久之、天長地久。
曾經滄海:曾經:以前經歷過。比喻世事變遷之巨及經歷之多,眼界非常開闊,不把平常的事物放在眼里。后用來比喻見識廣博、經驗豐富的人很難看得上一般的人或事物。
12.乘
因利乘便:因:順著;乘:趁著,憑借。憑借有利的形勢。
乘風破浪:乘:乘著。船只乘著風勢破浪前進。比喻排除困難,奮勇前進。形容事業迅速發展。含褒義。
萬乘之君:乘:四匹馬拉的車。指大國的國君。
13.誠
開誠布公:誠:誠實,真誠;開誠:敞開胸懷,表誠意;布公:公正無私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褒義詞。
心悅誠服:誠:真誠。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心地服氣或服從。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誠惶誠恐:誠:確實;惶:害怕;恐:畏懼。惶恐不安。原是封建社會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時所用的套語,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形容非常小心謹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樣子。現形容尊敬、服從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懼不安。
14.除
除舊布新:除:除去。除去舊的,建立新的。作謂語、定語,用于指革新。
除惡務盡:除:清除;除惡:指消除壞人與壞事。清除壞人壞事必須干凈徹底。作謂語、賓語、定語。
15.辭
義不容辭: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指理應接受。含褒義。
閃爍其辭:辭:言辭。比喻說話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不能贊一辭:辭:言辭;贊:贊助;贊一辭:添一句話。提不出一點意見。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大放厥辭:原指極力鋪陳辭藻。現指夸夸其談,大發議論,有輕視之意。作謂語、賓語,指大發議論。
不辭而別:辭:告辭;別:離別。沒有告辭就離開了。
16.從
從長計議:指慎重考慮而不急于做出決定。也指慢慢設法解決。作謂語;中性詞。
便宜從事:從:從事,參與。可斟酌情勢,不拘規制條文,不須請示,自行處理。指方便行事。
唯命是從:從:聽從,服從。指絕對服從。
從容不迫:從容:不慌不忙,鎮靜。形容態度鎮靜,不慌不忙,從容鎮定。含褒義。
合從連衡:從:通“縱”;衡:通“橫”。指聯合抗敵。作賓語、定語。
17.殆
百戰不殆:殆:危險。作戰百次也不失敗。形容每戰必勝。用作褒義。
18.當
安步當車: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形容輕松緩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夠安守貧賤生活。褒義詞。
螳臂當車:當:阻擋。螳螂舉起前肢企圖阻擋車子前進。比喻做力量達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貶義詞。
首當其沖:首:最先;當:面對,對著;沖:要沖,交通要道。指首先受到攻擊。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害。
當之無愧:當:擔當,承受。擔得起某種榮譽,無須感到慚愧。作謂語、定語;中性成語。
旗鼓相當:當:相當,對等,比得上。比喻雙方力量不相上下。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罰不當罪:當:相當,抵當。處罰和罪行不相當。作謂語、賓語;指處罰和所犯罪行不相稱,多指處罰過重或過輕。
當仁不讓:當:面對。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后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指該做就做。
銳不可當:當:抵擋。形容勇往直前的氣勢,不可抵擋。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獨當一面:當:承擔,擔當。單獨負責一個方面的工作。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單獨負責。
老當益壯:當:應該。年紀雖老但志氣豪壯。多用來贊揚老年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含褒義。
長歌當哭:當:當作。用長聲歌詠或寫詩文來代替痛哭,借以抒發心中的悲憤。形容借歌抒情。
一夫當關:當:占據,把守。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當機立斷:當機:抓住時機。比喻事情到了緊要關頭,就毫不猶豫地做出決斷。
19.道
道貌岸然:道:正經;道貌:嚴肅的外貌。原形容外表正經嚴肅。現多用來指表面大方得體、處處忍讓,實際上陰險狡詐、口是心非的偽君子。含貶義,用于嘲諷人。
微不足道:道:談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義、價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作謂語、賓語,用于人。
任重道遠: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背道而馳:道:道路;馳: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作謂語;形容越跑越遠,永遠達不到目的。
津津樂道:樂道:喜歡談講。很有興趣地說個不停。作謂語、定語;形容對有興趣的事說個沒完。
志同道合:道:途徑,引申為“意見”“思想”“信念”或是“目標”。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作謂語、定語。
坐而論道:原指坐著議論政事,后泛指空談大道理。指口頭說說,不見行動。含貶義。
20.得
相得益彰:得:融洽。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作謂語;含褒義
患得患失:患:憂患,擔心;得:得到。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
得隴望蜀:得:得到,取得。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怡然自得: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自得:自我滿足。非常高興、滿足。
唾手可得:動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極容易得到。作謂語,含褒義。
不得而知:得:能夠。沒有辦法知道。作謂語,用于不知道某事。
21.度
暗度陳倉:度:度過。指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亦比喻暗中進行活動。作謂語、定語,比喻暗中活動。
風度翩翩:風度:風采氣度,指美好的舉止姿態;翩翩:文雅的樣子。舉止文雅優美。形容男子。
審時度勢:度:估計、揣度。觀察分析時勢,估計情況的變化。是說人的主觀能動性能分析利用條件,達到活動的最佳效果。作謂語、賓語;含褒義,指分析局勢。
置之度外:度:考慮。放在考慮之外。指不把個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作謂語,含褒義。
度長絜大:度:推測,估計;絜大:用繩子量物體周圍的長度。比量長短大小,以便找出差距。
22.非
文過飾非:文、飾:掩飾;過、非:錯誤。用漂亮的言辭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含貶義。
無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議,否定。不能過分責備。指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還有可取之處,應予以諒解。作謂語,用于人或事情等。
想入非非:非非:原為佛家語,表示虛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虛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脫離現實地胡思亂想。含貶義。
無可非議:非議:責備,批評。沒有什么可以指責的。表示做得妥當。形容人、事、思想等。
是古非今:非:認為不對,不以為然。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認現代的。
23.復
周而復始:周:環繞一周;復:又。轉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環。比喻事物的循環。指循環往復。
萬劫不復:復:恢復。指永遠不能恢復。
死灰復燃:復:再,重新。冷灰重新燒了起來。比喻失勢的人重新得勢。也比喻已經停止活動的事物重新活動起來或比喻原有的念頭、想法重新出現。現常比喻已經消失了的惡勢力又重新活動起來。含貶義。
反復無常:反復:顛過來倒過去;無常:沒有常態。經常變化沒有穩定狀態,形容情況變來變去沒有準確的時候。作主語、謂語;含貶義,形容人經常變卦。
山重水復:復:重復,重疊。指山巒重疊,水流盤曲。作賓語、定語,用于風景描寫。
24.負
負荊請罪: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不負眾望:負:原意為違背,背棄,后引申為辜負,對不起。沒有令大家失望。在詞義上,深孚眾望和不負眾望有相同之處,只是深孚眾望程度更深一些。人們又根據這兩個成語組合成一個新成語:不孚眾望。其意為不能令大家信服。
如釋重負:重負:重擔子。像放下重擔那樣輕松。形容緊張心情過去以后的輕松愉快。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消除緊張的心情。
負隅頑抗:負:依靠;隅:山勢彎曲險阻的地方。憑借險阻,頑固抵抗。指依仗某種條件,頑固進行抵抗。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久負盛名:負:承受,承擔,引申為享有。長時期地享有好的名聲。
25.蓋
欲蓋彌彰:蓋:遮掩;彌:更加;彰:明顯。想掩蓋壞事的真相,結果反而更明顯地暴露出來。
26.故
欲擒故縱:故:故意。故意先放開他,使他放松戒備,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含貶義。
溫故知新:故:學過的舊知識。指溫習學過的知識,而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也指回顧歷史,對現在有新的指導意義。作謂語、定語,用于學習、工作或其他。
安堵如故:堵:墻壁,居所;故:原來的。指相安無事,沒有改變或十分安定。中性成語。
故步自封:故步:舊時行步的***。遵行舊時的步法而封閉自己。喻墨守成規,不求進步。含貶義。
一見如故:故:故人,老朋友。初次見面就像老朋友一樣合得來。形容初次相見就情投意合。
27.固
根深蒂固:固:牢固。比喻基礎牢固,不易動搖。
固執己見:固:固執,頑固;執,字面意思是拿著。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
28.顧
三顧茅廬:顧:拜訪;茅廬:草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義無反顧:義:道義;反顧:向后看。從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猶豫回顧。含褒義。
不屑一顧:顧:回頭看。不值得一看,表示輕視看不起。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蔑視、輕視。
29.國
傾國傾城: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后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30.過
聞過則喜:過:過失、錯誤;則:就。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就很高興。形容虛心接受意見。
白駒過隙:過:越過。本義指白色的駿馬在縫隙前飛快地越過。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光陰易逝。
31.何
曾幾何時:曾:曾經;幾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時候。指時間沒過多久。
無可奈何:如何,怎么辦。指感到沒有辦法,只有這樣了。
何足掛齒:何:哪里。哪里值得掛在嘴上。不值一提的意思。作謂語、賓語,用于客套話。
何罪之有:有什么罪呢?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清白無辜,沒有過錯。
32.恨
相見恨晚:恨:遺憾。形容一見如故,意氣極其相投。作定語,含褒義。
遺恨千古:遺恨:至死沒有化解的悔恨,不如意。遺留的怨恨永遠存在下去。
33.胡
胡作非為:非為:干壞事。不顧法紀,不講道理,毫無顧忌地做壞事。含貶義,指任意做壞事。
34.患
患得患失:患:憂患,擔心。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后引申為一味擔心得失,斤斤計較個人的利害。
防患于未然: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生之前。作謂語、賓語,指在事故發生前防范。
35.疾
積勞成疾:疾:疾病。因長期過度勞累而得病。
諱疾忌醫:疾:疾病。意思是隱瞞疾病,不愿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作主語、賓語、定語,比喻不認錯。
疾惡如仇:疾:憎恨;惡:指壞人壞事。憎恨壞人壞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樣。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疾風知勁草:疾:迅速,猛烈;勁:有力量,堅韌。指在猛烈的大風中,可看出什么樣的草是強勁的。比喻節操堅定,經得起考驗。
36.及
過猶不及:過:過分;猶:像,如同,猶如;不及:達不到。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望塵莫及:莫:不;及:趕上。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比喻遠遠落在后面。作謂語,含貶義。
無所不及:及:達到。沒有地方不能達到。
37.即
一觸即發:觸: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開弓等著射出去。比喻事態發展到了十分緊張的階段,稍一觸動就立即會爆發。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十分緊張。
若即若離:若:好像;即:接近、靠近;離:疏遠、離開。形容對人的態度似親似疏,保持一定的分寸和距離。也形容含混不清。也可以形容忽遠忽近。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態度不明朗。
俯拾即是:俯:低頭,彎腰;即:就。只要低下頭來撿取,到處都是。形容多而易得。作謂語、賓語、補語,用于書面語。
稍縱即逝:縱: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作謂語、定語,用于時間或時機。
可望而不可即:即:接近。能望見,但達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還不能實現的事物。
38.既
一如既往:一:完全;如:像;既往:從前。指態度或做法沒有任何變化,還是像從前一樣。作謂語、定語、狀語。
既往不咎:咎:責怪。原指已經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怪了。現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備。作謂語、定語,指對以往的錯不再責備。
既來之,則安之:既:連詞,既然。;安之:使之安。原意是已經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后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心來。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既:已經;駟馬:古代稱同拉一輛車的四匹馬。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作謂語,指說話算數。
39.假
久假不歸(jiǔjiǎbùguī):假:借;歸:歸還。原指假借仁義的名義而不真正實行,后指長期借用而不歸還。
不假思索:假:借助,假借,依靠。不用思考就做出反應。形容做事、說話敏捷、迅速、熟練。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懶于思考,不負責任的辦事。
40.間
間不容發:間:中間;發:頭發。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進一根頭發,指空間距離極小,形容極為精確或精密。也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形勢危急到了極點。也比喻文字精練、嚴謹。作定語,比喻事物很精密或時間緊迫。
字里行間:間:中間,區間。指文章的某種思想感情沒有直接說出而是通過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來。作主語、賓語,指字句之間。
挑撥離間:間:隔閡。原指沒有根據的話,現在多指在別人背后散布的誣蔑、中傷的說法。作謂語,含貶義。
親密無間:間:縫隙。關系親密,沒有隔閡。形容十分親密,沒有任何隔閡。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41.見
相形見絀:見:看見,顯出。指和同類的事物相比較,顯出不足。作謂語、定語,用于人或事。
相見恨晚:恨:遺憾;見:見面。只恨相見得太晚。形容一見如故,意氣極其相投。
見賢思齊:見到有才德的人就想著與他齊平。
捉襟見肘:襟:衣襟;肘:胳膊肘;“見”通“現”:露出。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兒,形容衣服破爛。比喻顧此失彼,窮于應付。
圖窮匕見:圖:地圖;窮:盡;見:通假字,同“現”。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見微知著:意為看到微小的苗頭,就知道可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比喻小中見大、以小見大。作謂語、賓語,指根據事物的苗頭推斷發展趨勢。
見異思遷:遷:變動。看見另一個事物就想改變原來的主意。指意志不堅定,喜好不專一。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真知灼見:灼:明白。指真正知道,確實看見。也指正確而深刻的認識和高明的見解。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一孔之見:孔:小窟窿。從一個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片面的見解。作賓語,指片面的見解,多用于自謙。
見笑大方:見:被。被見識廣博的人所笑話。也指讓內行人笑話。作賓語,常用于謙辭。
42.解
不求甚解:解:了解,理解。指只領會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過分追究。現多含貶義,形容用心不專。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指人學習不深入。
解囊相助:解:解開。解開口袋掏錢幫助別人。用來形容以財物資助別人。作謂語、定語、賓語,指幫助別人。
慷慨解囊:慷慨:豪爽,大方;解囊:解開錢袋拿出錢來。形容極其大方地在經濟上幫助別人。作謂語,含褒義。
迎刃而解:解:解決。原意是說,劈竹子時,頭上幾節一破開,下面的順著刀口自己就裂開了。比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很順利。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大惑不解:惑:迷惑;解:理解。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解甲歸田:解:脫下;甲:古代將士打仗時穿的戰服。脫下軍裝,回家種地。指戰士退伍還鄉。
渾身解數:渾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數:套數,指武藝。所有的本領,全部的權術手腕。
43.就
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
按部就班:部:門類;班:次序;就:歸于。原意是寫文章時篇章結構安排得體,用字造句合乎規范。后來引申為照章辦事,依次進行,不越軌,不逾格。也指按老規矩辦事,缺乏創新精神。
行將就木:行將:將要;就:接近;木:指棺材。指人壽命已經不長,瀕臨死亡。
半推半就:推:推開;就:接近,靠上去。形容心里愿意,表面上卻推辭的樣子。
各就各位:各自到自己的崗位上。
44.舉
舉案齊眉:舉:托舉,舉起。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愛。
舉足輕重:舉:舉起、抬起。只要腳移動一下,就會影響兩邊的輕重。指處于重要地位,一舉一動都足以影響全局。作謂語、定語,用于指人的地位等。
舉手之勞:舉:抬起。一動手就能辦到的小事。指辦事情輕而易舉,毫不費力。作賓語,比喻事情輕而易舉。
舉一反三:舉:舉出,提出。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舉世無雙:舉:全。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這樣的人或物。形容極其罕見稀有。作謂語、定語,指罕見。
選賢舉能:舉:選舉,推舉。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
包舉宇內:包舉:統括;宇內:天地之間,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45.絕
韋編三絕:韋:熟牛皮;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斷絕。孔子為讀《周易》而多次翻斷了編聯竹簡的牛皮帶子。比喻讀書勤奮。做謂語、賓語;指人讀書勤奮。
絡繹不絕:絕:斷絕、窮盡。絡繹:前后相接,連續不斷。形容人、馬、車、船等連續不斷。
絕處逢生:絕處:死路。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生死攸關。
不絕如縷:絕:斷;縷:細線。多形容局面危急或聲音、氣息等低沉微弱、時斷時續。作謂語、定語,用于聲音、書信、情緒等。
千古絕唱:絕:絕妙。指從來少有的絕妙佳作。
絕無僅有:絕:絕對。只有一個,再沒有別的。形容非常少有、極為稀有。也用來形容人或物非常珍貴。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稀少事物。
艱苦卓絕:卓絕:超出一般。形容斗爭十分艱苦,超出尋常。常用于形容斗爭環境艱苦。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精美絕倫:精美:精致美好;絕倫:無與倫比,沒有可以相比的。精致美妙的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比得上它。作謂語、定語,含褒義,同“精妙絕倫”。
與世隔絕:與文明社會上的人們隔離,斷絕來往。形容隱居或人跡罕至的極偏僻地方。
46.堪
不堪設想:堪:能,能夠。未來情況不能想象。指事情會發展到令人難以預料的地步。多指較壞的情況。作謂語、補語,用于指消極方面的事。
狼狽不堪:堪:忍受,能支持。困頓、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疲憊、窘迫的樣子。多作貶義。
不堪入目:堪:能,能夠。指形象丑惡、印象不好,使人看不下去。
不堪一擊:不堪:經不起;擊:表示擊打,也用作精神上的打擊。整個詞語形容力量薄弱,經不起一次打擊。也形容文章論點不嚴密,經不起反駁。
47.克
攻無不克:克:攻下;無:沒有。攻打城池,沒有攻不下的。形容英勇善戰,百戰百勝。也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以柔克剛:克:克制。用柔軟的去克制剛強的。
48.類
有教無類:教:教育;類:類別。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為貧富、貴賤、智愚、善惡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對象之外。
出類拔萃: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申為聚集。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含褒義,用于人或事物。
觸類旁通:觸類:接觸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貫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識或規律,進而推知同類事物的知識或規律。
物以類聚:指同類的東西常聚在一起。現多比喻壞人和壞人常在一起。中性詞。
以此類推:類:類推。根據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與此類似的其他事物的道理。
畫虎類犬:類:象。畫老虎不成,卻像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49.憐
顧影自憐:顧:看;憐:憐惜。回頭看看自己的影子,憐惜起自己來。形容孤獨失意的樣子,也指自我欣賞。作謂語、定語,形容孤獨失意。
楚楚可憐:楚楚:植物叢生的樣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憐:可愛。原指幼松叢密柔弱,后形容女子形體姿態惹人憐惜。也形容神情凄楚或處境令人可憐,當然,不一定是形容女性。
同病相憐:憐:憐憫,同情。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作謂語、定語,用于人。
50.彌
欲蓋彌彰:蓋:遮掩;彌:更加;彰:明顯。想掩蓋壞事的真相,結果反而更明顯地暴露出來。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彌天大謊:彌天:滿天。形容天大的謊話。
歷久彌堅:歷:經歷;久:時間久,很長的時間;彌:越,更加;堅:堅強,堅定。經過長久的時間后,意志更加堅定。經歷時間越長久,越顯得堅定不移。
51.莫
莫衷一是:莫:不。不知哪個是正確。形容很多人之間意見分歧,人多口雜,沒有一致的看法。
諱莫如深:莫:沒有;諱:隱諱;深:事件重大。原意為事件重大,諱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隱瞞得很緊。
莫名其妙:莫:不能。說不出其中的奧妙。指事情很奇怪,說不出道理來。作謂語、定語、狀語,常與“讓人”等組成兼語式。
鞭長莫及:我國古代成語,出自《左傳》。比喻距離太遠而無能為力。
一籌莫展:籌:籌劃,計謀;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52.乃
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就是說一次失敗了不要緊,只要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定會成功!
53.期
不期而遇:期:約定時間。沒有約定而遇見。指意外碰見。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意外相遇。
不期修古: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辦法。指應根據實際情況實行變革。
54.內
色厲內荏:色:神色,模樣;厲:威嚴,兇惡;內:內心;荏:軟弱,怯懦。形容人外表嚴厲而內心怯懦。
55.奇
出奇制勝:奇:奇兵,奇計;制:制服。出奇兵戰勝敵人。比喻用對方意料不到的***取得勝利。含褒義,用于軍事或其他行動。
不足為奇: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種事物或現象很平常,沒有什么奇怪的。含貶義,形容事情等很普遍。
囤積居奇:居:存儲;奇:少有的東西。將稀少的貨物儲藏起來。指商人囤積大量商品,等待高價賣出,牟取暴利。含貶義,用于商人等。
56.遷
時過境遷:境:環境,情況;遷:移動,改變。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發生變化。作謂語,指時間變化。
57.請
不情之請:不合情理的請求。稱自己提出請求時的客氣話,自謙之辭。
請君入甕:喻指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
負荊請罪: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給予自己嚴厲責罰,也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58.窮
窮則思變:指事物到了盡頭就要發生變化。
層出不窮:層:重復(多次);出:出現;窮:盡;不窮:沒有盡頭。形容某些事物接連不斷地出現,沒完沒了,沒有盡頭。
理屈詞窮:謂因理虧而無言以對。
窮且益堅:窮:窮困;益:更加。處境越窘迫,意志應當越堅定。
59.去
大江東去:長江的水往東奔流而去。多表示陳跡消逝,歷史向前發展。
一去不復還:一去就不再回來了。比喻事情已成為過去,再不能重回。
60.勸
勸善懲惡:勸:勉勵;懲:責罰。指懲罰壞人,勉勵好人。作謂語、定語。
61.卻
望而卻步:卻:停止,后退;卻步:不敢前進,向后退。遠遠望見了就嚇得直后退。作謂語、賓語,含貶義;指知難而退。
卻之不恭:卻:推卻。指對別人的邀請、贈予等,如果拒絕接受,就顯得不恭敬。臨時的客套話,常與“受之有愧”連用。
盛情難卻:卻:推辭,拒絕;盛:廣大。很大的情意難以推辭。
62.如
諱莫如深:諱:隱諱;深:事件重大。原意為事件重大,諱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隱瞞得很緊。作謂語,狀語;指把事情隱瞞得很深。
栩栩如生:栩栩:形容生動活潑的樣子;生:活的。形容作品、畫作生動逼真,就像活的一樣。多指人工制造的藝術品。
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樣。比喻行事極為謹慎,存有戒心。
相敬如賓:指夫妻互相尊敬、愛護、很客氣,像對待客人一樣。
一如既往:一:完全;如:像;既往:從前。指態度或做法沒有任何變化,還是像從前一樣。
巧舌如簧:形容能說會道,善于狡辯。含貶義。
如坐春風: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風里。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指遇到良師。
63.若
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詞,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么不合適。
口若懸河:講起話來滔滔不絕,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辯,說起來沒完。
舉重若輕:舉起沉重的東西像是在擺弄輕的東西。比喻能力強,能夠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或處理困難的問題。
門庭若市:門前和院子里人很多,像市場一樣。原形容進諫的人很多。現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64.善
獨善其身:獨:唯獨;善:好,維護。原義是指做不上官就修養好自身。現指在污濁的環境中能不受干擾地堅持自己的美好品格。也喻只顧自身而不管他人。
循循善誘:善:善于;誘:引導,教導。指善于有步驟地引導別人學習。
能言善辯:善:善于。形容能說會道,有辯才。
65.少
少不更事:少:年輕;更:經歷。年紀輕,沒有經歷過什么事情。指經驗不多。
積少成多:指只要不斷積累,就會從少變多。
少安毋躁:少:稍微,暫時;安:徐緩,不急;毋:不要;躁:急躁。暫且安心等一會兒,不要急躁。
66.涉
跋山涉水:跋山:翻過山嶺;涉水,用腳蹚著水渡過大河。翻山越嶺,蹚水過河。形容旅途艱苦。
67.除
除舊布新:除:除去。除去舊的,建立新的。作謂語、定語,用于指革新。
除惡務盡:除:清除;除惡:指消除壞人與壞事。清除壞人壞事必須干凈徹底。作謂語、賓語、定語。
68.勝
引人入勝:勝:圣境,美妙的境界;引:引導。十分吸引人的、使人沉醉的優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風景或文藝作品吸引人,引人進入佳境。形容親身來到某種境地。
不勝其煩:勝:禁得起;煩:煩瑣。煩瑣得使人受不了。作謂語、狀語,指事物繁雜叫人受不了。
不勝枚舉:勝:盡;枚:個。不能一個個地列舉出來。形容數量很多。
69.識
博聞強識:指見聞廣博,記憶力強。
遠見卓識:卓:高超;識:見識。有遠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見解。
老馬識途:識:認識。意為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70.使
頤指氣使:頤指:動下巴示意,指揮別人;氣使:用神情氣色支使人。不說話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權勢的人指揮別人的傲慢態度。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鬼使神差:使、差:指使。好像有鬼神在支使著一樣,不自覺地做了原先沒想到要做的事。
71.是
搬弄是非:搬弄:挑撥。把別人的話傳來傳去,有意挑撥,或在背后亂加議論,引起糾紛。
莫衷一是:莫:不能;衷:折衷,斷定;是:對。不知哪個是正確。形容意見有分歧,沒有一致的看法。
唯利是圖:唯:只有;是:賓語前置的標志;圖:圖謀,追求。只要有利可圖,什么事都干。
72.適
無所適從:適:往;從:跟隨。作謂語、賓語、定語,貶義詞,形容做事沒有目標,無頭緒。
適得其反:適:正,恰好。恰恰得到與預期相反的結果。
73.書
罄竹難書:書:書寫,寫。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古人寫字用竹簡,竹子是制竹簡的材料)。比喻事實(多指罪惡)很多,難以說完。
家書抵萬金:書:書信。比喻家信的珍貴。
74.孰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孰:誰。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賢人,誰能不犯錯?錯了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75.屬
非君莫屬:君:你,表示尊敬對方;莫:沒有誰;屬:歸屬,引申為占用。除了您沒有誰可以占有的。也指只有您來承擔此事才能成功。
76.數
濫竽充數:濫:失實的,假的;充:冒充;數:數目,人數。意思是說,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不好的冒充好的。
如數家珍:數:點數;家珍:家藏的珍寶。形容對列舉的事物或敘述的故事十分熟悉。此成語只能用于是自己的東西。
數典忘祖:數:數著說,列舉;典:指歷來的制度、事跡。比喻忘本。也比喻對于本國歷史的無知。后來就用“數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
擢發難數:擢:拔;數:計算。拔下全部頭發,難以數清。形容罪行多得數不清。
數見不鮮:數:屢次;鮮:新殺的禽獸,引申為新鮮。本指對于常來之客,就不宰殺禽獸招待。后指常常見到,并不新奇。
77.殆
百戰不殆:殆:危險。作戰百次也不失敗。形容每戰必勝。用作褒義。
78.說
自圓其說:指說話的人能使自己的論點或謊話沒有漏洞。
道聽途說: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79.私
徇私舞弊:徇:曲從;舞:舞弄,耍花樣。為了私人關系而用欺騙的***做違法亂紀的事。
竊竊私語:背地里小聲說話。
80.素
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職位,不盡職守;素餐:白吃飯。空占著職位而不做事,白吃飯。
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詞,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么不合適。作謂語、定語,形容面對困境毫不介意,心情平靜。
素不相識:素:平素,向來。向來不認識。
魚傳尺素: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指傳遞書信。
81.湯
固若金湯:金屬造的城,滾水形成的護城河。形容工事無比堅固。
金城湯池:金屬造的城,沸水流淌的護城河。形容城池堅固不易攻破。
82.涕
涕泗滂沱:涕:眼淚;滂沱:雨下得很大。雨下得很大的樣子。形容哭得很厲害,眼淚鼻涕像下雨一樣。
感激涕零:涕:眼淚;零:落。因感激而流淚。形容極度感激。
83.徒
市井之徒:徒:人。舊指做買賣的人或街道上沒有受過教育的人。含貶義。
徒勞無功:徒:白白地。白白付出勞動而沒有成效。
家徒四壁:徒:只,僅僅。家里只有四面的墻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老大徒傷:老大:年紀大;徒:徒然。年老了還一事無成,只好悲傷而已。
84.亡
亡羊補牢: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名存實亡:亡:消亡。名義上還存在,實際上已消亡。
亡可奈何:亡:通“無”,無可奈何。指只能如此,沒有別的辦法。
85.王
擒賊擒王:擒:抓,捉。指作戰要先抓主要敵手。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
86.望
望其項背:項:頸的后部。望見他的頸項和后背。比喻趕得上。
得隴望蜀: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
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沒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興。
望穿秋水: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對遠地親友的殷切盼望。
87.惡
怙惡不悛(hùèbùquān):怙:依靠,依仗;悛:改過,悔改。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好逸惡勞:逸:安逸;惡:討厭,憎恨。貪圖安逸,厭惡勞動。
88.微
防微杜漸:微:微小;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比喻在壞事情壞思想萌芽的時候就加以制止,不讓它發展。
微言大義:微言:精當而含義深遠的話;大義:本指經書的要義,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語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無微不至:微:微細;至:到。沒有一處細微的地方不照顧到。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
人微言輕:地位低,說話不受人重視。
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89.悉
至纖至悉:極其細致周密。
90.相
相濡以沫:相:相互。濡:沾濕;沫:唾沫。泉水干了,魚吐沫互相潤濕。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大相徑庭:徑:小路;庭:院子;徑庭:懸殊,偏激。比喻相差很遠,大不相同。作謂語,形容事物區別明顯。
相得益彰:相得:互相配合、映襯;益:更加;彰:顯著。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彈冠相慶: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準備做官。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作謂語,含貶義,指壞人得意的樣子。
旗鼓相當:比喻雙方力量不相上下。
刮目相看:相:偏義副詞,相當于“他”。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另眼相看:用另一種眼光看待。指看待某個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視的人得到重視。作謂語,表示重視或歧視。
萍水相逢:浮萍隨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作謂語、定語,指無深交。
休戚相關:休:歡樂,吉慶;戚:悲哀,憂愁。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真相大白:大白:徹底弄清楚。真實情況完全弄明白了。
相風使帆:相:察看,識別,辨別。比喻隨機應變,相機行事。
91.謝
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不聰明,沒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夠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辭。
杜門謝客:杜門:閉門不出;謝客:謝絕賓客。指不與人往來。
新陳代謝:陳:陳舊的;代:替換;謝:凋謝,衰亡。指生物體不斷用新物質代替舊物質的過程。也指新事物不斷產生發展,代替舊的事物。作主語、謂語、定語;指生物體的更替。
92.信
信手拈來:信手:隨手;拈:用手指捏取東西。隨手拿來。多指寫文章時能自由純熟的選用詞語或應用典故,用不著怎么思考。
信馬由韁:信、由:聽任。騎著馬無目的地閑逛。比喻隨便走走。也比喻無主見,隨外力而轉移。
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誠意的誓言;旦旦:誠懇的樣子。誓言說得真實可信。
杳無音信:音信:消息,回信。沒有一點消息。
難以置信:不容易相信。作謂語,用于驚訝的場合。
言而有信:說話靠得住,有信用。作謂語、定語,用于講信用的人。
魚書雁信:泛指書信。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93.興
方興未艾:方:正在;興:興起;艾:停止。事物正在發展,尚未達到止境。作謂語、定語,指事物正在發展,尚未達到止境。
望洋興嘆:望洋:仰視的樣子。仰望海神而興嘆。原指在偉大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夙興夜寐:夙:早;興:起來;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奮。
興高采烈:興:原指志趣,后指興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辭犀利。后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94.行
天馬行空:天馬:神馬。天馬奔騰神速,像是騰起在空中飛行一樣。比喻詩文氣勢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實。
踽踽獨行:踽踽:孤零的樣子。孤零零地獨自走著。形容非常孤獨。作謂語、賓語、狀語,指人獨自走路。
危言危行:危:正直。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約束,就像漂浮著的云和流動著的水一樣。
各行其是:行:做,辦;是:對的。按照各自認為對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
并行不悖:悖:違背,沖突。同時進行,不相沖突。
便宜行事:便宜:方便,適宜。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斟酌處理,不必請示。作主語、賓語,根據具體情況自行采取適當處理方式。
95.幸
幸災樂禍:幸:高興。指人缺乏善意,在別人遇到災禍時感到高興。
三生有幸: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來生;幸:幸運。三世都很幸運。比喻非常幸運。
96.修
茂林修竹:修:長。茂密高大的樹林、竹林。
不修邊幅:修:修飾。邊幅:布帛的邊緣,比喻人的衣著、儀表。原形容隨隨便便,不拘小節。后形容不注意衣著或容貌的整潔。
修心養性:修心:使心靈純潔;養性:使本性不受損害。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
不期修古: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辦法。指應根據實際情況實行變革。
修短隨化:修:長;化:造化,舊指自然界的主宰者,迷信說法指運氣、命運。人的壽命長短,隨造化而定。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修:修理,修繕。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97.徐
城北徐公:原指戰國時期齊國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稱。
不疾不徐:疾:急速;徐:緩慢。不急不慢。指處事能掌握適度的節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98.許
以身許國:許:預先答應給與。把身體獻給國家。指盡忠報國,臨難不顧。
99.陽
陽春白雪: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洛陽紙貴:比喻著作有價值,流傳廣。
陽奉陰違:陽:表面上;奉:遵守,聽從;陰:暗地里。指玩弄兩面派手法,表面上遵從,暗地里違背。
驕陽似火:指太陽像火一樣燃燒。多形容夏日的炎熱。
100.要
要言不煩:要:簡要;煩:煩瑣。指說話或寫文章簡單扼要,不煩瑣。
簡明扼要:要:要點。指說話、寫文章簡單明了,能抓住要點。
不得要領:要:古“腰”字;領:衣領。要領:比喻關鍵。抓不住要領或關鍵。
101.宜
因地制宜:因:依據;制:制定;宜:適當的措施。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
權宜之計:權宜:暫時適宜,變通;計:計劃,辦法。指為了應付某種情況而暫時采取的辦法。作主語、賓語,用于事情。
不合時宜:時宜:當時的需要和潮流。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與時代潮流不合的事物。
102.遺
路不拾遺: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遺世獨立:遺世:遺棄世間之事。脫離社會獨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來。
一覽無遺:覽:看;遺:遺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見了。形容建筑物的結構沒有曲折變化,或詩文內容平淡,沒有回味。
遺笑大方:指讓內行見笑。
103.貽
貽人口實:貽:遺留;口實:話柄。指做事或說話不小心,給人家留下了話柄。
104.易
平易近人:對人和藹可親,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淺顯,容易了解。
輕而易舉: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費力氣。
改弦易轍:易:改變,更換;轍:車輪軋過的痕跡。琴換弦,車改道。比喻改變原來的方向、計劃、辦法等。
馮唐易老:感慨生不逢時或表示年壽老邁。作賓語、定語,用于感慨人生。
不易之論:易:改變。不可更改的言論。形容論斷或意見非常正確。作賓語,用于指論點或意見正確。
105.陰
光陰似箭:光陰就像射出去的箭一樣快。比喻時間流逝得非常快。
陰陽怪氣:形容態度怪癖,冷言冷語,不可捉摸。(性格、言行……)怪僻,跟一般的不同。
陰謀詭計:陰:暗地里,偷偷地;詭:欺詐,奸猾。指暗地里策劃壞的害人的主意。
106.右
左右逢源:逢:遇到;源:水源。到處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賞識廣博,應付裕如。后比喻做事得心應手,非常順利。
左顧右盼:顧、盼:看。向左右兩邊看。形容人驕傲得意的神情。
左右為難: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無論怎樣做都有難處。
107.再
再接再厲:接:接戰;厲:磨快,引申為奮勉,努力。指公雞相斗,每次交鋒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繼續努力,再加一把勁。
東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后又重新得勢。
時不再來:時:時機。時機錯過就不會再來了。指行事不要放過時機。
盛筵難再:比喻良機不易重逢。
108.造
登峰造極:登:上;峰:山頂;造:到達;極:最高點。比喻學問、技能等達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到達極高的境地。
矯揉造作:矯:使彎的變成直的;揉:使直的變成彎的。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天造地設:造:***;設:安排。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
不可造次: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進行。意為要慎重。
109.假
久假不歸(jiǔjiǎbùguī):假:借;歸:歸還。原指假借仁義的名義而不真正實行,后指長期借用而不歸還。
不假思索:假:借助,假借,依靠。不用思考就做出反應。形容做事、說話敏捷、迅速、熟練。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懶于思考,不負責任的辦事。
110.致
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專心致志:致:盡,極;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淋漓盡致:淋漓:形容濕淋淋往下滴,比喻盡情,酣暢;盡致:達到極點。形容文章或說話表達得非常充分、透徹,或非常痛快。也指暴露的徹底。
111.質
文質彬彬:文:文采;質:實質;彬彬:形容配合適當。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后形容人文雅有禮貌。
質疑問難:質:提出。提出疑難,請教別人或一起討論。
質而不野:質:樸素,單純;野:粗俗。質樸而不粗俗。
112.治
勵精圖治:勵:奮勉;圖:設法;治:治理好國家。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
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費力;治:平安。古時比喻統治者不做什么,卻能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稱頌帝王無為而治。
長治久安:治:太平;安:安定。形容國家長期安定、鞏固。作賓語、定語,形容社會長期安寧。
113.諸
付諸東流:付:交給;諸:之于。扔在東流的水里沖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好像隨著流水沖走了一樣。
諸如此類:諸:眾多;此:這,這樣。像這類的各種事物。作狀語、分句,常與“舉不勝舉”連用。
114.賊
擒賊先擒王:指作戰要先抓主要敵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關鍵。
逆臣賊子:逆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115.族
名門世族:有名望的世家大族。
非我族類:族類:同族的人。指不是跟自己一條心的人。
116.卒
身先士卒:作戰時將領親自帶頭,沖在士兵前面。現在也用來比喻領導帶頭,走在群眾前面。
有始有卒:指做事能貫徹始終,堅持到底。
倉卒主人:倉卒:匆忙。客人突然到來,倉促中招待不周,難盡主人之禮。
117.走
走馬觀花:走馬:騎著馬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
不脛而走:脛:小腿;走:跑。沒有腿卻能跑。比喻事物無須推行,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作謂語、狀語,比喻不經宣傳就迅速流傳開來。
鋌而走險:鋌:急走的樣子;走險:奔赴險處。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采取冒險行動。
走投無路:投:投奔。無路可走,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困難,找不到出路。
奔走相告:指有重大的消息時,人們奔跑著相互轉告。作謂語、補語,用于互相轉告重要消息。
118.左
見“右”。
119.坐
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著。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著。形容嚴肅或拘謹的樣子。
如坐春風:像坐在春風中間。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學識的人相處,并受到熏陶。
坐而論道:坐著空談大道理。指口頭說說,不見行動。作主語、謂語、定語,含貶義。
120.歸
完璧歸趙: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作謂語、賓語,指物歸原主。
久假不歸:假:借;歸:歸還。原指假借仁義的名義而不真正實行,后指長期借用而不歸還。
賓至如歸:賓:客人;至:到;歸:回到家中。客人到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樣。形容招待客人熱情周到。
眾望所歸:眾望:眾人的希望;歸:歸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歸根結底:歸結到根本上。同“歸根結蒂”。
(如果覺得不錯,有請關注點贊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