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資產300億、年僅41歲董事長跳樓,遺言:無法面對生活
41歲正是人生年富力強、事業有成的階段,尤其他還是掌握300億資產的董事長,家族企業如日中天,卻以跳樓自殺了卻生命,令人扼腕嘆息,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這樣一位優秀的企業人才選擇這樣一種方式結束生命呢?
1.財富帝國強勢崛起
他的名字叫魏東,1967年出生,是涌金集團的董事長,在中央財經大學讀的本科和研究生,曾經從政,后來開始經營涌金系列公司,成長速度驚人。
魏東下海時,成立了北京涌金財經顧問有限公司,一年后便成立上海涌金實業公司,注冊資金整整2億元。此時是1995年,即便放在今天,2億注冊資金也是一筆驚人的數字,但是在玩資金的魏東眼中,只不過是公司大步發展中的一步而已。
此后,涌金系的財富擴張步伐大步前進,炒國債、轉配股、法人股受讓等都是魏東公司所經常采取的手段,而這些恰好是當時的盲點。僅僅四年后,魏東又成立了湖南涌金投資有限公司,這也是涌金系的核心投資平臺。
魏東利用自己掌握的投資知識和人脈資源,開始在投資領域大顯身手。到了2002年,涌金又開始投資實業,比如控股九芝堂,涌金系在九芝堂的巨額投資,使其在千金藥業股東中排名第二位。魏東去世時,作為九芝堂的廣告代言人,張國立也來到追悼會現場同魏東遺體告別。
搞投資的高手,往往既有魄力又有眼光,魏東顯然也是如此。2005年中國股市經歷了低迷期,魏東大手筆控股成都證券,僅僅兩年后,由成都證券更名的國金證券上市,第一天便暴漲了129.6%,這個賺錢速度,遠遠超過其他投資公司。
在魏東跳樓前,涌金已經涉足金融、藥品、高科技等眾多領域,魏東也成為掌握300億巨額資產的年輕董事長,實在令人嘆服。
2.是什么支撐了涌金系的快速崛起
究竟是什么因素讓涌金如此快速地崛起?現在是否還有企業復制涌金這種模式?幾乎不可能。
涌金是家族企業,魏東的父親魏振雄是涌金發展過程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魏振雄原先是中央財經大學教授,特殊津貼獲得者,教授的杰出弟子遍布各行各業。這樣的人物,手中所掌握的人脈資源是別的企業所無法比擬的。
其實魏東剛創辦公司時還不到三十歲,經驗與韜略方面自然還比較稚嫩,雖然魏東曾經否認過父親對涌金的影響,但若是循著涌金發展軌跡探尋背后規律,依然可以推斷魏振雄對涌金的指點。
魏鋒是魏東的哥哥,也是涌金發展的關鍵人物,在湖南涌金和九芝堂并購等重大事件中,都有魏鋒指導參與的身影,而且魏鋒更加具有戰略眼光,對于涌金的布局往往充滿戰略性。
我們知道,對于一個企業而言,戰略性的布局往往更具有深遠的影響,"實業+金融"便是魏鋒為涌金所定的戰略方向,也是當年涌金快速發展的秘訣。
魏東的妻子陳金霞,是魏東的賢內助,陳金霞的老師是人大教授,所以陳金霞手中也掌握一些資源。對于資本運作,陳金霞也有自己獨特的眼光,她和魏東相互配合,一起合力,涌金越做越大。
3.為人低調的好人魏東,為何選擇用自殺結束生命
魏東為人十分低調,從來不接受媒體的采訪,因此公開的照片資料很少。包括他后來成為董事長和大股東,也依然低調。根據九芝堂員工回憶,作為九芝堂的第二大股東,涌金董事長魏東視察工作時,從來不擺譜,都是很低調。有的時候去基層企業調研,還經常自己安排食宿,不驚擾下屬公司。
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魏東自殺主要是兩個原因,一個是強迫癥,這在他的遺書中得到了證實。他在遺書中寫道,自己的強迫癥非常嚴重,強迫癥如影隨形困擾著他,同時伴有失眠和抑郁。這些"使我無法面對生活",最終選擇結束生命,"把大家都解脫出來,把我也解脫出來"。
熟悉魏東的人,很熟悉魏東的強迫癥。根據朋友回憶,魏東洗手的時候,如同舉行一場儀式,重復洗手和烘干的動作。苛求完美、對自己過于嚴格,長期處于緊張狀態,這些都是導致魏東患上強迫癥的原因。
強迫癥、失眠和抑郁,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深刻體會其中的痛苦。魏東坐擁上百億資產,如果投資方向稍有不慎,可能會導致重大損失,其精神壓力可想而知。魏東的精神壓力和疾病,甚至也拖累了家人,在遺書中魏東明確表達了對妻子的歉意,也提醒眾人重視精神上的疾病。
魏東跳樓自殺的另一個原因,有媒體猜測是因為外部環境的壓力,或許是涉及調查的問題。但這只是猜測,根據事后多年的反應來看,這個猜測應該是不成立的。
魏東去世后,涌金系的發展告一段落,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涌金系已經失去了當年的影響,風光不再。對于有些家族企業來說,某個核心人物或者靈魂人物的離去,往往會導致曾經輝煌的企業從此衰落,這是需要我們認真對待的問題,并思考如何改變這個問題,才能做到像西方有些家族企業那樣,長盛不衰數百年。
參考資料:《41歲億萬富翁自殺疑云》《魏東:折于盛年》《魏東:最后一個大佬》
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