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支右絀
支:支持。絀(chù):屈曲,引申為不足。它原指彎弓射箭的姿勢,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應付了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問題。現(xiàn)在用以形容財力或能力不足,顧此失彼的窘狀。含貶義。亦作“支左詘(qū)右”。“左支右絀”和“顧此失彼”、“捉襟見肘”都有“倉促窘迫,難于應付”的意思。但“顧此失彼”偏重于“窮于應付”;“捉襟見肘”偏重于窘迫,并常用于形容經(jīng)濟困難穿得破爛或物資奇缺;“左支右絀”偏重力量不足。
近義詞:顧此失彼、捉襟見肘、東扶西倒
反義詞:左右逢源、綽有余裕、游刃有余
出處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西周》:“養(yǎng)由基曰:‘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譯文: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西周》:“養(yǎng)由基說:‘您怎么不像我一樣也來射柳葉(試試)?’那人說:‘我不能教你左手操弓右手把箭(的***)。’”
注釋:
支左屈右:意思是射箭時左手持弓,右手屈曲控弦的姿勢。
故事
楚國有一位名字叫養(yǎng)由基的人,擅長射箭是一位射手,他在距離柳樹一百步那么遠的地方放箭射擊,都可以準確無誤的每箭都射中柳葉的中心位置,稱得上是百發(fā)百中的神射手,左右的人看到他準確的箭法都贊許的說他射得太好了,可是偏偏有一個過路的人卻說道:“我擅長射箭之術,可以教他該怎樣射箭了。”
養(yǎng)由基聽了這個人的這話,心里覺得十分不舒服,就說道:“大家這么多人都說我射的很好,而你竟然大言不慚的說可以教我射箭了,你既然能說出這種大話,那你怎么不過來替我射中柳葉呢!”
那個人回道:“我不能教你怎么樣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領,不過你有沒有這樣想過呢,你射柳葉雖然是百發(fā)百中很精準,但是你卻不善于調養(yǎng)修整氣息,等一會你就會疲倦了,弓也拉不開,射出去的箭也是歪斜的,到時候一箭都射不中,那就會導致前功盡棄了。”
“百步穿楊”和“支左屈右”就是源自于中國古代歷史中養(yǎng)由基的典故。“百步穿楊”指能在一百步以外射穿指定的某一片柳樹葉子。形容箭法或槍法非常高明,并引申為本領非常高強。“支左屈右”是善射之法,意思是把射箭時左臂支起來持弓,右臂適當彎曲以持箭的姿勢。后轉為“左支右絀”。亦省作“支絀(chù)”、“支詘(qū)”。謂處境窘促,顧此失彼,窮于應付。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即可在線了解1對1量身定制教學!(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暑假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