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迴轉元綠壽司1號店」(廻る元祿壽司1號店)在東大坂開業后,迴轉壽司逐步普及,甚至在全球流行。現時,遍布日本全國的連鎖迴轉壽司店,譬如「濱壽司」、「河童壽司」、「藏壽司」及「壽司郎」,大部分均以每碟100日元(約6.5元人民幣,未連稅)作為基本定價。但老實說,到底怎樣才能做到「百円一碟也有賺」?
一間食肆能否賺錢,基本可按「每位客人消費額×座位數量×轉數」這條算式,計算該店的營業額,然后扣除材料費、人工成本及店面租金等經常性開銷,便知盈余多少。
說到迴轉壽司,大家都想到「每位客人消費額低,但座位和次數也多」。雖然各個連鎖迴轉壽司品牌也曾試過,提高客人消費額或輪轉的次數等,但這些都談不上是它們的賺錢秘密。
玉子壽司及果汁的原價較低,令店方得以「拉上補下」,才不至蝕本。
至于材料費,若是海膽及吞拿魚等款式,成本貴一點的話約為75至85日元。以每碟100日元的定價來算,近八成都是材料費,比率遠高于一般食肆的30%。既然如此,店方便需要一些材料成本較低的款式作為平衡。例如吞拿魚沙律、玉米、青瓜卷、玉子等壽司,比率均低于20%;味噌湯則為10%;咖啡更是低于2%。如此這般「拉上補下」,平均比率約為40%。
站在店方立場,顧客們若能大吃成本低的款式,即使另有客人點選海膽及吞拿魚壽司那些成本較重的,也有賺頭。但是如何能讓客人多點前者、少吃后者?事實上,稍作比較后便會發現,成本低的多為孩子喜歡的食物。相反,成本價高的則往往是他們敬而遠之的食材。換言之,迴轉壽司店想要賺大錢,多招攬「小大人」作為顧客就可以了吧?
但別忘記,小孩子無法單獨前來,所以迴轉壽司店真正的目標客群,其實是年輕家庭。它們會在郊外及新開發的住宅區設立分店,并多附設寬闊的停車空間,吸引親子甚至三代同堂前來。餐牌亦較以往多樣化,引入如薯條、炸雞、漢堡扒、拉面及甜品等「取悅」孩子,而這些食物的價格,又能比壽司定得稍高一點。如此一來,店方自可提高利潤。
另一方面,以某迴轉壽司店為例,原價的40%是材料費、30%是人工成本、其他開銷為25%,盈余僅得5%。然而,材料費難有下調空間,于是得從人工成本著手。
大部分店鋪現改以壽司機械人***白米飯團,員工只需放上已經加工的壽司食材,店面則配備平板電腦供客人下單。這樣既可節省人手,同時減少浪費食物,成本大為減少。即使持續百円一碟的價格,仍然長賺長有。
(撰文:ANNWONG@CUP媒體/編輯:ty)
-END-
歡迎關注抖音上的「至強汽車情報站」
(公眾號ID:BestMotoring)
商業活動及其他合作:BM-Auto(微信號)
(公眾號ID:eRacing)
商業活動及其他合作:BM-Auto(微信號)
請輕點右上方把本文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