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奇楠的等級,有著“一白二綠三黃四黑”的說法,這和我們傳統(tǒng)上認為的“鶯歌綠”最佳的劃分方式有所不同。是因為現(xiàn)代人更愛白奇楠的清涼通透,給出了這樣的等級劃分嗎?
其實,“一白二綠三黃四黑”的奇楠等級劃分并非始于現(xiàn)代,而是幾百年前的越南當?shù)氐牟上闳司瓦@么區(qū)分了。
一級白奇楠:油脂積聚在的木質中,纖維顏色呈蠟白或淺灰色,有著瑩潤的油脂光澤,質地軟膩,可切為塊,是奇楠中的極品。
二級綠奇楠:外表乍看起來是黑色,在合適的光線下是深墨綠色,切開后內部油脂的綠色更為明顯一些,有著淡淡的油潤光澤,香氣中的涼意不如白奇楠那么強勁,更加婉轉悠揚,極具特色,所以也很容易辨認。有一種被稱為“蠟綠”的,是綠奇楠中的特品。
三級黃奇楠:顏色深黃或蠟黃,這是油脂含量不多,致使木質顏色更明顯,存放過久后,因油脂不多,水分散發(fā)后,質地變得輕虛起來。
四級黑奇楠:黑奇楠并非通體黑色的奇楠,而是木質與油脂交錯形成“虎斑”或“鷓鴣斑”樣子的奇楠,味道有些像上品的惠安沉香,木質纖維為硬絲質地。
不難看出,除了排在前面的白奇楠和綠奇楠與我們傳統(tǒng)的劃分有所區(qū)別外,后面的黃奇楠和黑奇楠正對應著“金絲結”(色微黃)、“糖結”(黃色)和“鐵結”(色黑微堅)。
近代奇楠大部分都銷售到日本,因此相關的現(xiàn)代研究較多,也比較透徹。在日本有關奇楠的研究報告中,奇楠特有的成分油脂呈淡黃色針狀結晶,由此可見“一白二綠三黃四黑”的分級還是有些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