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板書了一個“春”字,喊孩子們組詞,這個問題比較簡單,所以舉手的人還是很多。那種不愛動腦筋不愛舉手的裝睡人,你永遠都是叫不醒的,我也不想理了。等舉手的孩子組了詞,讓他們思考下這些含有“春”字的詞語都跟什么有關。他們絕大多數都能說出答案:跟春天有關系。板書上就順勢寫下了“春天”。接著就提問:我們通過什么會發現春天來了呢?就有孩子照搬學過的知識回答,也算是正確,就是知識范圍比較狹窄。不過有個孩子說出了“春天來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讓我老懷安慰:終于有人愿意動腦筋了!
通過層層問題遞進,導入了課文學習,先由我范讀,再抽了兩個孩子起來個別讀,接著齊讀。我其實都有點想放棄做預習作業了,每次都只有幾個孩子能夠按時按要求做完,太累,又浪費時間。本來買本資料就可以不用他們自己抄寫著完成了,但是我可不敢去碰觸這個高壓線,就這樣吧?等第一個單元過去了,我再看看換一下預習作業吧!
讀完課文后,讓他們自己讀明天要聽寫的詞語表里的詞語,自由讀完就抽了一個孩子起來抽讀,本來正常的這個詞語表都是不用教的。誰讓我們班又差又沒有人管,家長指望不上,還是老老實實打基礎掃盲唄。詞語讀完,就喊他們任選其中2-3個詞語來造句。我們班寫話太差了,這個步驟就是我新增添的,看看有沒有效果吧!等一個孩子起來說話后,我就寫在黑板上,讓他們把這個句子修改并把句子寫更具體。總之,要動腦筋,我們班就gameover,慢慢磨吧,水滴石穿。
句子講完就回過頭繼續讀課文,讀完之后學習第一二三自然段。先讓女孩子們讀一二自然段,請男同學們思考從第一二自然段中可以體會到什么。女孩子們讀得平鋪直敘,沒有情感,結果只有一個男孩子舉手說對了文中孩子們尋找春天的“急”,也就是興奮的心情。又讓男孩子們懷著急切的心情讀一讀第一二自然段,理所當然地比女同學讀得好一點。勾畫出第二自然段表現孩子們迫不及待的心情的動詞,讓他們結合自己的動作感受了一下文章中那些孩子們的急不可耐。
再學習第三自然段,為什么要去尋找春天,因為春天是個害羞的小姑娘,理解下“害羞”一詞的意思,積累了“遮遮掩掩”和“躲躲藏藏”兩個AABB式四字詞語。布置了下午放學回家路上尋找春天的作業。就教學七個左右結構的生字。按照教參上,時間有點不夠啊!還得盡管找到合適簡便的教法,雖然教無定法,但是我不想折騰了。